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叔龙 《法制与社会》2013,(18):178-179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进行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当代中国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面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至此,党又进一步对全体中国人民提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那么,究竟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本文提出了六个原则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实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以及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的重要源泉,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不竭动力,是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道路的重要法宝。在新起点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进而不断提升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客观需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明确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三化的辨证关系,以三化的互动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握重要的基础手段和方法,以理论的发展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理论传播普及的基本路径,以思想理论的日益通俗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民主社会中总有宗教、哲学和道德等诸种学说,且这些学说观点不尽一致,甚至相互对峙、相互冲突、相互斗争。因而,为了寻求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就必须寻找这些学说的共识,即罗尔斯的重叠共识。重叠共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繁荣发展。当前,对于马克思中国化而言,形成某种重叠共识就迫切需要。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重叠共识的理性选择,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中国重叠共识的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重叠共识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中华民族不仅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而且仍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5.
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的学校,是研究、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党校因其地位、性质、职能的特殊性,应该发挥自身优势,起到其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系统工程。邓小平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理论学习和理论传播方面,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篇章,对推进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理论只有被群众掌握,才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因此,必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我们应结合中国传统和各个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毛泽东、邓小平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分别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同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有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的士官院校及其《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具有自己的优势与条件,因此,应在课程教学中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黄声平 《法制与社会》2011,(35):238-239
高等院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卓有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高度重视载体创新与方法创新,努力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指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使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卢金婷 《法制与社会》2013,(18):207-208
五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新任务的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育、普及以及学科建设的新要求,也进一步为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掀起了当前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热潮。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在当前UGC信息传播环境中,坚守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更多的人去掌握理解马克思主义并接受它,必须借助UGC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秦丹丹 《法制与社会》2010,(9):281-281,283
邓小平同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承、发展和丰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内涵丰富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集中阐述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全部内容,对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丰富的理论建树。  相似文献   

14.
延安整风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说,具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延安整风加强了全党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基础;冲破了长期以来存在与党内的教条主义的束缚,实现了思想大解放;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事业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思想的文化渊源问题,国内研究者基本上有两种不同意见。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是构成毛泽东思想的基础和主干。为了使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革命实际提出的问题,由此出发,推动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选择和继承,将其中有价值的内容,经过改造,用以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进一步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已为中共中央所确认。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是这个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具有指导性和遵循性的意义。江泽民书记提出并要求,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c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其中就包含着要学好用好邓小平民主与法制思想…  相似文献   

17.
吴永辉 《法制与社会》2012,(28):159-16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问题探讨的是随着时代条件的转变,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大众中普及的可能性问题.从理论根源上讲,对于这一问题的探究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的追问.只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得实践品格是来自于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相统一,才能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问题做出理论的科学说明.  相似文献   

18.
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从理论到实践 ,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再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都是在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的。 19世纪 80年代 ,马克思在研究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时 ,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 ,创造性地提出了东方社会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前苏联和中国在各自实践的基础上 ,实事求是地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指导思想 ,即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成为前苏联和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取得社会主义建设早期成就的指导思想。后来 ,前苏联在旧思想…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是构建毛泽东思想的积极参与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之后,他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为迎接中国新的文艺春天,吹送东风,焕发精神,形成氛围。他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思想美学的党性原则、工农兵方向、人民至上论、"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废止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正确处理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了"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他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注意运用实事求是的辩证方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为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和发展,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实践和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且把这一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把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员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