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周敦颐将"诚"的思想引入到本体论的角度,认为"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大学生作为知识、科学的载体与传播者,他们的行为对社会有着直接的示范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诚信观是至关重要的。周子"诚"的本源论对大学生的诚信观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莱州市电业公司领导干部以诚信作风在职工中树起自身形象,以先进典型的诚信奉献在职工中树起旗帜,全体职工以诚信的作风在社会上树起良好行风。全公司干部职工精神振奋,比业务、比贡献、争一流,诚信之花开遍企业。诚信拨心弦诚信是企业的命根子。莱州市电业公司的领导班子认为:领导干部是“龙头”,要带好职工队伍,必须要有以身作则的诚信作风,才能把职工的心和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公司党委抓班子自身建设动真的,来实的,从不搞花架子。他们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做到:下乡调研、现场办公、分片蹲点,深入一线督促各项目标、任务和措施的落实,重点…  相似文献   

3.
诚信人之根本,商家之根基。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曾提出:为事不以诚,则事败,与人不以诚,则丧其德而增人之恕。白领丽家家居商场自2004年创建以来,始终以“商品质量百分之百合格,购物顾客百分之百满意”为工作目标,坚持遵循“诚实守信”的服务经营理念,给企业注入了强壮的生命力,使企业发展根基日益强固。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诚信观的内涵及其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诚信”是一个伦理学意义上的完整范畴 ;同时“诚”与“信”又是两个既相通又有所区别的相对独立的范畴。中国传统诚信观在传统社会中形成了某些带有时代烙印的特点 ,诚信适用范围是熟人社会、诚信关系大多具有单向的义务性、诚信作用的主要领域是政治、诚信的践履主要靠主体的道德自觉、履行诺言具有超越功利的道义性、诚信地位具有神圣性。这些特点为传统诚信观的现代转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徐清海  魏彩云 《前沿》2004,(3):49-5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所做的报告中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信用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备前提。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发展史看 ,他们在市场经济起步时都曾经历过信誉缺失 ,秩序混乱的阶段 ,都为此付出了代价。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还处在低级阶段 ,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市场诚信严重缺失 ,基于长远发展的市场竞争力还很弱 ,因此 ,以诚为本 ,提升企业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问题。以诚为本 ,提升企业竞争力 ,需要社会、政府、企业等多方面解决。本文仅就政府的宏观作为和企业的微观作为两方面作一阐明。一、政府要为企业…  相似文献   

6.
谈诚信     
沈壮海 《政策》2002,(5):28-28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说文》以“诚”、“信”互训,谓“诚,信也”、“信,诚也”。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里,诚信作为一种规范,通用于个体、家庭、朋友、国家乃至国与国之间,被赋予修身成人、立民强国的重要价值。“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相似文献   

7.
梅州车务段是广梅汕铁路公司客货运输的主要创收单位,管辖漳龙、畲汕线大小30个车站。今年以来,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加上各种运输方式竞争激烈,运输市场形势比较严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梅州车务段干部职工紧紧围绕“诚信”两字做文章,大力推进诚信建设,以诚待客,以信留客,取得了明显成效,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新篇章。一、基本做法1.倡导诚信服务新理念。对于企业来说,诚信既属于道德规范,又属于经营理念,是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和外在表现。为此,梅州车务段以铁道部“树标塑形”和公司创建“诚信路风”活动为…  相似文献   

8.
感悟诚信     
诚信义解 诚信,是中国传统美德中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道德规范。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言”。在他看来,信、诚本为一义。考究“信”字的结构,是“人与言”相合,所以,“人言为信。”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古代的思想家们是将诚信作为两个意义相通的概念分而论述的。 “诚”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和伦理学范畴,《礼记·中庸》不但认为“诚者,天之道也”(即“诚”是自然界  相似文献   

9.
机关事务工作若干重要关系的认识问题,无论是在理论建设方面还是在指导改革实践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客观上对正确认识机关事务工作若干重要关系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以依法行政为核心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则为探讨和反思机关事务工作若干重要关系认识问题提供了新机遇。一、“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机关事务工作“管理”与“服务”之间联系密切,管理中有服务,服务中有管理,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承。首先,从编制看,从事机关事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使用行政编制,从事机关后…  相似文献   

10.
论“诚信政务”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必须以诚信为本 ,诚信社会建设必须以诚信政务为中心。诚信政务即政府在进行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要诚实守信。诚信政务具有自身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政府的可信度和公信力。诚信社会建设要实行“一体两翼”的战略 ,即以诚信政务为主体 ,以诚信商务和诚信民务为两翼。在这种基础上政府的诚信政务建设要以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参与型政府和发展型政府作为目标选择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抓好服务,促进管理,为机关事务工作创造良好环境河南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党委一班人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明确提出要把服务工作放在核心位置,通过改进和强化服务树立形象,为机关事务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第一,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自2001年以来,他们先后在机关较为集中的办公区建起了省直机关食堂,在主要生活区开办了四个生活服务部、省直洗衣中心,增设了文体活动室、医疗保健室等。所有的服务项目都面向整个省直机关,以一流的设施,质优价廉、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省直机关广大干部职工的好评。物业管理与服务工作方面,…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13,(4):38-38
从1990年开始,广西侨盛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成伟就在凭祥从事边境贸易。20多年来,他坚持“德为先、诚为本,一点一滴积攒诚信”的服务理念,文明经商。  相似文献   

13.
王福明 《春秋》2013,(1):41-42
程颐云:“诚则信矣.信则诚矣。”诚实就会有信誉,讲信誉就是诚实,可见“诚”与“信”互通相连。“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人之所助者。信也。”诚信是经商之魂,商家只有以诚待客。方能赢得顾客盈门。早期以荣成人为主流的北京烤鸭业近200年的兴衰发展史。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4.
古今中外,文明国家都将诚信作为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尽管不同国度、不同时代对诚信的界定有所不同,但其要义是一致的。"诚"是指道德主体内在的一种品质、信念,即所谓"内诚于心"。"信"则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或社会整体交往  相似文献   

15.
为官与“政绩”□雪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时下领导干部常讲的一句话,他们在当政期间,总希望办些实事,出些成果,留下“政绩”。我们共产党人是为人民服务的,无疑应该强化“政绩意识”。然而为谁创政绩?创什么样的政绩?这就因人而异了。同样是追求政绩,有...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曾被儒家学派大力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伦理的五个德目。以至于人们谈及诚信,自然就先想到儒家学派。事实上,诚信美德并不是儒家的专利,法家学派也大谈诚信,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的诚信伦理观就是其重要代表。韩非的诚信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取信于民和信人。韩非诚信观的成因是极其复杂的,他站在君主本位的立场上,主张对诚信道德要灵活运用即实行权变。剔除其诚信观中的消极成分,其精华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就业与保障》2008,(4):F0002-F0002
龙海市劳务派遣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是龙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属的就业服务机构。公司以促进就业为宗旨,奉行“热情、诚信、高效”的服务理念,实行“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法制化轨道”的模式。主要开展:国内劳务派遣、个人及单位劳动事务代理、职业技能培训、劳动政策信息咨询等“一条龙”服务。  相似文献   

18.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与其弟子们主要讨论了"信",他们从为人立身、与朋友交往、理政治国这三个方面说明了"信"的重要性,揭示了"信"的本质和前提条件;《大学》、《中庸》进一步从信的内在意念去分析"诚",指出了诚意必须明善、明善必须好学这样一条修身之路。儒家的诚信观念主旨在于如何培育诚信主体,实质上是一种道德修养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弘扬儒家的诚信观念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调查研究,广交朋友,把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向,不断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从1995年开始,红山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亲自挂帅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专项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全区县处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两户重点企业的工作制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制定4个支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文件。专项推进各成员单位都制定了支持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的具体措施,并编印成册下发到各非公有制企业中。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交朋友,要注重与他们加强联系和沟通,体察他们的呼声和意愿,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刘安伟 《群众》2013,(9):31-32
没有群众的有效监督,就没有高效廉洁的政府。党的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当部分领导干部不为老百姓服务的时候,群众如何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呢?"监督"在汉语中的基本解释是察看并加以管理"。从这个角度看,有效的群众监督必须具备"察看"与"管理"两个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