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中如何发挥理论研究的作用,笔者有两点认识:一、理论研究工作要自觉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当前,中央提出:改革的胆子再大一点,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份量。这对指导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果不坚持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难以搞上去,本世纪奔小康的目标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工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对此作了全面阐述。这一科学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全党对我国国情认识的深化,是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重大成果,也是对某些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的冲击。认真剖析并自觉地转变这些传统观念,是正确理解这一科学理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肖娴 《理论月刊》2007,1(8):14-16
胡乔木是我们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论探索。从胡乔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有关书信来看,这一探索集中体现在他对两个重要理论问题的再认识上,一是在"历史决议"起草期间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再认识,二是在东欧剧变后、苏联解体前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胡乔木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论探索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理论环节。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当今时代,结合历史与现实,有必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再认识。这种再认识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在社会主义内在本质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是"功能论",主要从社会主义应具有的功能,即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来把握社会主义的深层规定性;在社会主义外在形态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共产主义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在社会主义实现路径问题上,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逻辑,新社会因素已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产生,将经过一个相对和平而漫长的自发过程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则呈现为一个从现有前提和条件出发的自觉而现实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前夕,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合著的《社会主义再认识》出版了。这是一本选题上立意高远,构思上匠心独运的理论书籍。掩卷之际,令人心旷神怡,思绪飞扬! 半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一直深刻地影响着近现代中国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对这一理论的认识与实践,虽然倾尽心血,历经坎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付出过高昂的代价,但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却始终未完全弄清楚。十年改革,风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不止一次地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因为只有从革命的意义上才能真正把握改革酌性质、任务、特点及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深刻认识和自觉承担改革这一新时期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本文想就此谈点不成熟的想法,以期引起对这一问题的更多注意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王瑞峰 《前沿》2013,(16):60-61
市场社会主义作为作为世界社会主义思潮中的一个重要流派,长期以来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而特殊的参考意义。探究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起源、内容与特征,并对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其进行再认识,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全面改革的新时期,我们的认识要适应改革的新形势,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和十三大的主要决议和重要文献,还要学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及改革、开放、搞活等重大问题上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为改革作出积极的贡献。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崭新事业。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要经历一个曲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任务,就是将在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转向社会主义的现代模式。要实现这一转变,则取决于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观念的更新。尤其重要的是必须在对传统的理论概念进行深刻的批判和科学反思的基础上,来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从而为改革寻找新的理论支点和确定正确的目标模式。当前,在这个世界性的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探讨中,一  相似文献   

10.
樊丽红 《前进》2014,(4):45-47
<正>理论是灯塔,实践是航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署,吹响了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军号角。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发展,促进文艺繁荣,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何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如何认识当代文艺发展趋势,成为摆在广大文艺工作者面前的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文化自觉的主体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可以是一个政党、一个组织,乃至个人。民族的自觉,首先是文化上的自觉,一个政党的力量和前途命运,也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我  相似文献   

11.
面对"共时性"的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苏联探索形成了一套重工业优先的资源调配和社会发展体系,开辟了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但是这一道路没有真正解决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在二战后逐渐陷入困境。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模式,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另一方面也陷入了相应的困境。改革开放后中国对现代化和社会主义都进行了再认识,实现了二者关系的变革和协调,进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对现代化的认识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突出了生产力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的有机统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新的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自觉。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直面"后初级阶段"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继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深化中共党史教学的改革,我院历史学系中共党史教学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围绕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这一主题,对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展开了讨论。现将对“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的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最重要的理论建树。研究这一理论对利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于加深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促进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继续推进对社会主义及其发展规律的再认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理论指导,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且还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商品经济是否存在和价值规律是否发挥作用,而“在于能否在全社会的规模上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这些论述,科学地解决了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本文就  相似文献   

15.
刘艳 《长白学刊》2012,(5):156-157
正如何实现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广泛认同,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思想政治理论界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大理论问题。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必须由外在认识层面推进到情感认同层面,是一个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的过程。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个民族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是科学社会主义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全面的、深刻的总结,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明确提出了我国现在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是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再认识的结果。它表现了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说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光辉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首先要客观评价该理论的学术价值和革命意义;其次明确该理论必须与时俱进,在深化认识中自觉做到坚持与发展相统一;再次深化要在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和价值理论两个方面研究有所发展;最后深化认识目的在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志着我们党对价值观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实现了价值观自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不断增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深入开展,将进一步坚定价值观自信。随着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深入推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将逐步深化而产生新认识、新理论和新概括。  相似文献   

19.
张传能 《长白学刊》2010,(2):140-144
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却没有自觉认识的时期。新时期则是中国共产党对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认识由不清醒不自觉转入比较清醒和自觉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情认识的转变,是由于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汲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和走出国门受到了震撼。考察中共国情认识史,分析其转变原因,理论上对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实践上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党校系统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理论讨论会于1988年12月14日至17日在中共甘肃省委党校举行。与会者回顾了十年来我国理论研究的进展,肯定了十年改革和理论研究的巨大成就,同时对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较深刻的反思,对今后改革和理论研究充满了信心。代表们结合各自的专业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对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没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