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合同法律制度巾两种不同的制度,<合同法>对此做了一些规定.然而,我国目前现行民法和合同法均未对此做严格的区分,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把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混淆.大多数情况下,合同成立时即具备了生效的要件,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因而其成立和生效时间是一致的.但有时合同成立并不等于合同生效,不成立也不是无效.本文试图从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概念、构成要件等方而来阐述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正确认定合同法律关系、合同效力及正确处理合同纠纷.  相似文献   

2.
刘双喜 《世纪桥》2013,(3):52-5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合同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应其而产生的效力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合同效力是一个存在歧义的概念,很多学者将其等同于合同的生效的概念,为了进一步增强人们对合同效力的了解,本文着重对合同效力概述、合同生效要件、合同欠缺生效要件后的法律后果、合同被确认无效和被撤销后的法律责任及合同的特别效力要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合同成立与生效在当今民法理论界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传统热点问题,学者论述不少,但是对于合同成立与生效问题的理论起源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都尚欠分析。我国民法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阻碍了合同成立和生效制度的建立,对于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要件区分也有待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金融诈骗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金融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单位实施的信用卡诈骗行为和有价证券诈骗行为如果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我们就可以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如果不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我们还可以认定为诈骗罪。金融诈骗罪必须要以“非法占有目的”为主观要件。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合同法关于合同成立、生效要件的规定与现有保险合同法制、理论对保险合同成立和生效要件的认识与规定不乏合理性、科学性,但仍然存在着与保险业发展不同步的情况。基于新时期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宜采用一种开放性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对我国保险合同成立、生效要件进行除旧布新,以澄清认识、指导保险实践。  相似文献   

6.
研究担保法律关系,对于正确确定诉讼主体,认定合同的法律效力,明确当事人的民事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10年9月12日,刘媛与孟方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孟方将小区一处楼房租给刘媛使用3年。双方约定好租金以及租赁期内孟方不得出售等内容,刘媛按时支付了租金。两年后,孟方与王明签订了这套楼房出售合同,并以45万元卖给王明。刘媛得知后,将孟方告到法院,要求法院认定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相似文献   

8.
<正>一、合法性之辨讨论以物抵债协议的效力,从合同的生效要件来说一般为二:成立和合法性。即使双方已经合意成立,而不具有合法性,也不具有效力,因此首先应讨论假设以物抵债协议满足成立要件的情况下,是否合法的问题。认为以物抵债协议无效的观点,多是因认为以物抵债其实为流质契约,而流质契约被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为无效,因而以物抵  相似文献   

9.
朱娟 《唯实》2006,(7):46-49
合同形式作为合同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合同的成立、生效至关重要。尽管法定形式具有其特定价值,但严格的形式主义规则在保障交易安全的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的发展。从推进市场经济发展与维护交易安全的角度综合考虑,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确立起以“证据主义”为主,以“要件主义”为辅的合同形式规则。  相似文献   

10.
合同诈骗罪是1997年我国刑法修订时所增设的罪名,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裂出来的新型经济犯罪。鉴于本罪认定过程的复杂性,本文从犯罪构成要件的分析入手,对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探讨研究,以期有助于司法实践准确把握此罪的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