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7 毫秒
1.
东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核心合作区,中国与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分析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合作的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广西与东盟的贸易快速增长.随着电子商务技术日益成熟,广西中小企业积极尝试利用电子商务开拓东盟市场.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平台,研究零关税背景下的广西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攻略,对发展广西电子商务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是中越广西边境地区西路重要的陆路通道和主要的边境口岸经济合作区,具有优越的基础条件和现实可行性,积极推进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已经具备条件、势在必行。通过实行"一区两国、境内关外、自由贸易、封闭运作"管理模式,加强跨境经济合作区总体规划建设、加强跨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协调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各方关系、加强提升跨境经济合作区地方政府服务能力,将跨境经济合作区建成中国与东盟的区域贸易服务中心、区域物流仓储中心、区域进出口加工中心,发展成为连接多个区域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概括中国—东盟服务贸易"黄金十年"取得的成效,分析目前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等5个方面论述构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钻石十年"的策略,并提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钻石十年"广西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实现中国与东盟互利共赢具有重要意义。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背景下,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的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等向海跨境产业链,机遇与挑战并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生效实施带来的推动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发展的新机遇,立足互补性的产业基础和交通物流,强化产业链布局及区域间分工协作,加强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建立完善跨境产业合作交流机制,加快培育链主型龙头企业,推动开放型园区转型升级发展,强化项目建设,突出产业发展要素支撑,推动中国—东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媒体,特别是广西的电视媒体,如何充分利用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的重要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文化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出和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将产生经济一体化,而经济一体化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国际化,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教育资源在东盟范围内的合作与交流。广西是作为中国与东盟联系的重要枢纽和桥头堡,发展与东盟各国,特别是与马来西亚的教育国际贸易,促进国际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对广西教育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性机遇。一、广西与马来西亚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是指国家之间各种形式教育服务的商业化活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自80年代末起,随着国际贸…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沿边地区正在掀起新一轮开发开放的浪潮。广西既沿海又沿边,地处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最前沿,在全国沿边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中将打造东盟合作高地;广西边境线是中国的"黄金边境线",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沿边开发开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新浪潮将给广西与台湾拓展合作新空间带来新良机,桂台可在跨境旅游、口岸经济、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开拓东盟市场、互联互通建设等方面拓展合作新领域新空间,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把桂台合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9.
"南宁渠道"既是一条综合的、宽广的、多元的、立体的、稳固的、多边的、双边的、时代的、开放的、包容的、共赢的、文明的渠道;也是政治互信、政策沟通、设施相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渠道。它有力地服务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国家周边外交战略及中国与东盟各领域各层次的交流合作,极大地提升了广西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广西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促进了广西的对外开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商品和服务贸易呈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中显示,利用电子商务作为平台开展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贸易活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