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期间,从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战略格局的高度,作出了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了把云南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确立了我省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石屏具有发展绿色经济、  相似文献   

2.
《今日民族》2010,(10):F0002-F0002,I0001
<正>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宏大战略的提出,给地处西南边陲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带来了巨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帆  徐元锋  胡洪江 《创造》2012,(9):34-35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两强一堡”战略,是引领云南未来发展的“总纲”。如何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从而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帆  徐元锋  胡洪主 《创造》2012,(9):28-30
云岭大地新潮涌,彩云之南正芳菲。9月3日,《人民日报》“迎接党的十八大”特刊浓墨重彩推出云南专刊,8个整版的篇幅,全景式展现了七彩云南站在新的起点上,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深刻启示,在此,本刊特别转载了其中几组精彩文章,供读者再学习、广交流,希望可以引起持续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创造》2012,(9):28
云岭大地新潮涌,彩云之南正芳菲9月3日,《人民日报》"迎接党的十八大"特刊浓墨重彩推出云南专刊,8个整版的篇幅,全景式展现了七彩云南站在新的起点上,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深刻启示在此,本刊特别转载了其中几组精彩文章,供读者再学习、广交流,希望可以引起持续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罗应光 《创造》2011,(4):32-33
目前,云南省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化及滇派园林品牌化建设已初具成效,将为进一步做好全省园林"两化"工作,圆满完成"十二五"目标,为云南"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做出更大的贡献。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植物多样性为园林建设提供了最佳素材。诸如傣家竹楼和白族民居等少数民族建筑风格,曾被屡屡用作建园的元素。与此同  相似文献   

7.
胡良波 《创造》2011,(5):74-77
2009年底,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两强一堡"新目标,确立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发展战略。相时而发的科学战略,为"一城连三国"的江城县提供了全力跨越发展的肥沃土壤。充分挖掘利用自身地域、文化、资源等优势,建立"江城中老越三国边境经济区"正是江城县在这块催生发醇肥沃土壤上播下的一颗深扎虬根的苍树之种,在借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将成为云南省深化沿边开放水平、全面推进桥头堡建设的有力触角和黄金前沿门户。  相似文献   

8.
徐光春 《政策》2008,(5):13-14
近年来,中部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三基地一枢纽”建设成效明显,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河南同中部兄弟省份一样,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科学发展,加快了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9.
《党建研究》2012,(6):20
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目标,采取岗位建功、争先进位的活动方式,形成加快发展的目标导向,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争先进位创发展先锋、执政为民创服务先锋、凝心聚力创和谐先锋,把跨越发展的任务分解到基层、量化到党员、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云南人大》2010,(10):4-6,14
为全面推进我省民主法制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大工作,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我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施本植 《思想战线》2001,27(5):45-49
云南绿色经济发展必须走以开放促发展之路.建设绿色经济强省,首先必须成为绿色贸易强省;发展绿色贸易,必须有效地应对日益兴起的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犹如一把双刃剑;绿色贸易的广泛兴起,对云南绿色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云南经济外向度的扩大还将进一步增大;云南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有效应对,以确保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努力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完成的重大任务。其中,建设以水电为主的绿色能源基地,是我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能源强省梦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桥头堡建设的重要抓手建设一流的绿色能源基地,云南需要加强与中央电力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中央电力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稳妥地推进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桥头堡建设启动两年有余,我省建设一流绿色能源基地的进展如何?实现能源强省梦的路还有多远?各驻滇中央电力企业是如何积极跟进的,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近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调研组专门造访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云南公司,了解、学习了公司积极支持桥头堡建设的一些成功做法借以成文,把国电云南公司支持桥头堡建设取得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加深了解,促进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3.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了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要求.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和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立了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目标,桥头堡建设迅速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行动,成为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跨越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正>发展、和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元素和主要特征。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3,自治地方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2%。在向"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  相似文献   

15.
可顺祥  徐丛山 《创造》2013,(1):48-51
2009年7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标志着国家对桥头堡建设的部署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2012年岁末,为学习好、推广好中央金融机构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的重大经验,中共云南省委党校调研组赴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调研学习,并专访了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念宁.  相似文献   

16.
信息     
《今日民族》2012,(5):62-64
省内信息云南省政府与文化部在京就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举行座谈会5月5日,云南省政府与文化部在北京就进一步深化落实双方签署的《加快云南桥头堡文化建设合作协议》内容举行座谈会。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出席座谈会并讲话。蔡部长表示文化部将以落实合作协议为抓手,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努力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新成绩。(省民委办公室)  相似文献   

17.
《思想战线》2013,(1):157+164
近日,由"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云南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桥头堡建设云南研究中心")组织研究编撰完成的《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发展报告(2011~2012)》(以下简称"桥头堡蓝皮书")正式出版发行。桥头堡蓝皮书的研究编撰,是设在云南大学的"桥头堡建设云南研究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该中心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更好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在省委宣传部的关心支持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党中央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战略,这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部署,一直处于对外开放末端的云南从此将成为祖国西南沿边开放交流的前沿。东南亚、南亚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潜力和国际区域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深化与这一地区的互利合作必将给云南  相似文献   

19.
陈觉民 《创造》2011,(4):34-35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7月视察云南时提出"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卫生厅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提出了"设窗口、筑前沿、建基地、搭平台"的卫生桥头堡建设总体思路,为我省的"两强一堡"建设提供医疗卫生保障。  相似文献   

20.
吴灿新 《岭南学刊》2011,(3):132-134
建设学术强省是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根基,然而要建设学术强省,必须要有科学、客观、公正、公平、正确的学术评价。学术评价是学术文化建设的导向标,对学术文化建设和学术强省建设具有重大影响。要使学术评价在正确健康的轨道上运行,必须要建设一个良好的学术评价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