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访韩散记     
访韩散记金光耀深秋初冬之际,我作为复旦人学韩国研究中心访韩团的一员,对汉城进行了十天访问。旬日之间,来去匆匆。对韩国的观察只能是走马看花,有些也许还是雾里看花。不过,我还是写下我的点滴观感,希望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这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邻国。一飞机从虹...  相似文献   

2.
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留华学生日益增多,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应运而生。其成立后开展的活动涉及层面相当广泛,但它成立后与留台联总之间发生了争论。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给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带来了生机,也为广大的留华学生提供了许多帮助,对于促进中马之间的文化、学术等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常修为政之德,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课题。党员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就是要时刻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牢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切实解决好人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重大问题;就是要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4.
苏联后期以来,南高加索地区一直是世界最动荡的地区。使用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来考察冷战后影响南高加索安全的独立政治行为体,可以认为,南高加索地域的无政府状态,是因其处于俄罗斯与欧盟两个安全复合体夹缝之中而产生的。欧盟、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在当地维持权力平衡状态,主权行为体的权力弱势以及大陆品性促成的国家间关系文化,导致南高加索形成了无结构的安全态势。各国难以解决的分离问题以及国际势力对南高加索国家分离问题不恰当的冲突管理,导致南高加索地区冷冲突长期存在。俄罗斯、欧盟与美国在南高加索地区的博弈,影响了南高加索地区因分离问题而产生的冲突的解决。较之于中亚国家,南高加索独立的安全复合体较难形成。  相似文献   

5.
香港:弹丸之地变大不是神话杨再高香港位于珠江口伶仃洋东侧,北与深圳市接壤,南濒临浩瀚的南海,为太平洋西岸的中枢。地方虽小,但经济地位突出,被誉为“东方之珠”,是个令世人瞩目的多功能的国际中心,亚洲“四小龙”之香港是由230多个大小岛屿及广东省珠江口以...  相似文献   

6.
公路——南朝鲜南朝鲜近年来大量投资于公路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卓有成效,并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干的公路网络,实现了所谓“全国交通一日生活圈”,即在一天之内可以从汉城到南朝鲜任何一个地方作往返旅行。到1990年,南朝鲜共建有10条高速  相似文献   

7.
南斯拉夫在战后四十年的时间里,特别是实行自治制度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以相当快的速度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具有中等发达程度”的工业国。南经济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无可置疑。但是,八十年代上半期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也是事实。诚然,经济困难是各种问题长期积累所致,而它在最近五年日趋尖锐和表面化,致使整个经济形势变得相当严竣。尽管从1984年开始,经济已出现好转的迹象,但从最近五年整个经济形势来看,经济发展速度之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高,外债负担之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之快都是五十年代以来最严重的。1981~1985年同1976~1980年相比,社会总产值的年平  相似文献   

8.
曹南冥 (15 0 1~ 15 72 ) ,名植 ,字楗仲 ,号南冥 ,是朝鲜 16世纪与李退溪齐名的硕学鸿儒。其学“不由师传 ,能自树立” (郑仁弘《行状》) ,少“好读左、柳氏” ,后 (2 6岁时 )读书得许鲁斋之言 ,曰 :“志伊尹之志 ,学颜子之学” ,遂“惕然觉悟” ,乃“发愤励志 ,讲诵六经四书 ,及周程张朱遗籍 ,既穷日力 ,又继以夜” ,遂对自六经孔孟 ,迄周程张朱之学 ,不仅融会贯通 ,更有“自得”。先生尝“于读书之暇 ,抄录前言往行之切于己者” ,后人编为《学记》一书 ,① “以为修省之地”。“观其为书 ,首论道之统体 ,次及为学论心之要 ,而皆为图 ,以…  相似文献   

9.
中日近代高等教育的比较--以戊戌变法、明治维新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高等教育交流自古不断,隋唐时期,日本曾向中国派出大量使节及留学生来华学习,并于八世纪初仿照唐朝的国子监在日本设立了古代的大学--大学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一直是日本学习与借鉴的对象。但到了近代,中日高等教育的交流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开始向日本学习与借鉴:京师大学堂章程仿自东京大学,《壬子学制》仿自日本学制,甲午战争后,中国更掀起一阵留日高潮,1906年留日学生达12000~13000之众①,1909年来华任教的日本教习达405人②之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什么中日高等教育的相…  相似文献   

10.
<正>折柳送别,玉门阳关。天涯一曲,念吾河山。“柳”谐“留”音,故《折杨柳》之古乐,常与怀恋故乡的家园之思联系在一起。而在上海援疆的干部人才们心中,喀什地区,也许早就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回望当年,自上海启程时,他们胸有丘壑,挥斥方遒,历数年辛劳,终使丝路明珠的风采更加惊艳夺目。畅想明朝,当使命完成,从喀什归返后,他们会继续努力,带着对“第二故乡”的深深祝福,全情投入新的工作岗位。他们不啻最可爱的一群“上海代表”。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相似文献   

11.
孔冰欣 《新民周刊》2022,(43):50-51
唯余笔砚情犹在,留与人间作笑谈。有这么一个男人——他出身高贵,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后代;又气度不俗,飘然若仙,连异族的统治者都不禁为之折服;还书画精绝,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把“技能树”全部点满;更兼知音识趣,时不时与爱妻合伙撒撒狗粮……称其一声“男神”,似乎并不为过。但此君乍看风光的一生,实则颇多磋磨。赵孟頫(1254-1322),乱世公子也。  相似文献   

12.
清政府开始仿效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之初,急需大量具备西学知识结构的新式人才,于是向日本广派留学生.基于当时国情与留学生自身特点,法政科的学习成为不少留日生的选择.留日学生在日学习期间,通过办报、译书等形式,将西方的政治体制、民主自由观念、法制思想等源源不断地介绍到中国.他们对西方法政思想的宣传活动,在开启国人视野,增强人们法政意识和观念以及推进中国法政体系近代化的进程,发挥了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89~1990年之交,东欧7国剧变,震撼了整个世界。执政40多年的东欧各国共产党先后丧失了执政地位,除民主德国归并西德、南联邦解体外,其余各国均实质上走上了资本主义型的发展道路。之后不久,上述各国共产党也相继自动宣布解散或改名换姓变种为社会民主党。历史是面镜子,今天,我们追述比较一下当年哥穆尔卡、卡达尔、杜布切克改革的那段历史,或许对人们有着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南北苏丹分离以后,南苏丹开始了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进程。但是,部族冲突、反叛运动以及政治经济发展的停滞,反映了这一进程的诸多困境。南苏丹有沦为失败国家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一 作为亚洲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南朝鲜和台湾具有大致相同的历史遭遇、文化背景、和社会地理条件,两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差不大。但由于南朝鲜和台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经济策略,使它们的经济发展态势产生了明显的差异。 南朝鲜和台湾在文化背景上都属于儒家文化圈,曾经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60年代初以前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被称为东亚“四小”之首的南朝鲜的经济发展,引起了世界的重视,被人们誉之为“汉江边的奇迹”,“亚洲的又一个日本”。自60年代初到目前的20多年间,南朝鲜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1961年南朝鲜国民生产总值仅21亿美元,1987年达到1200亿美元,26年间增长57倍.同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82美元增至2850美元,翻了五番多。1962年至1982年  相似文献   

17.
南斯拉夫的自治过程由经济到政治,由工人自治到社会自治大致经历了25年(194~1974年),三个重要阶段。74年时基本定形,74年以后仍在不断完善。完善自治的过程在1948年苏南关系破裂以前,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基本上照搬苏联模式。1948年6月南被开除出情报局,苏南公开分裂。与苏彻底决裂后南要创立新的意识形态。首先要从理论上解释苏为什么采取霸权主义政策。南由外及内,认为苏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官僚变形”,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应从经济上解释,即国家对经济的极大集中。对南来说,避免走苏联的道路,必须减少国家的权力,走自治道路。其次,由于与苏决裂,南面临严重经济  相似文献   

18.
据南朝鲜专家估计,90年代上半期在亚太地区国家中南朝鲜的经济仍然是最活跃的。在实施1992—1996年7年经济发展计划期间,可望国民总产值年均增长7—8%。预计从1990年的2320亿美元增至1996年的4540亿美元,而人均收入增至1万美元。在最近10年内,南朝鲜经济会发生首先是与技术密集型部门优先发展有关的重要结构变化。科学研究与试验设计工作费用的比重计划从1990年的2%  相似文献   

19.
《南亚东南亚研究》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署2008年9月批准,由《东南亚》(季刊,1983年创刊)更名为《东南亚南亚研究》,2018年更名为《南亚东南亚研究》,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举凡有关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区域合作、历史、宗教、民族、文化等相关学术理论研究文章、学术动态、书评等稿件,一概欢迎。  相似文献   

20.
留日士官生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以下简称保定军校)是近代中国一所规模较大的正规化的军事学校,它在1912年创办至1923年停办的11年时间里,大量聘用留日回国的士官学校毕业生进行新式军事教学和管理,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就是基于这一事实,试对留日土官生在保定军校的执教情况以及他们在军校建设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有关问题进行探索,请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