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司运作实践中,经理和董事会关系有了新发展:经理的职权往往有扩大甚至滥用的趋势。而公司经理取得具体的业务执行权是经济的发展和商业安全性,快捷性的客观需要,且受到相关理论的支持。法律亟待作出新的调整,这就是:赋予公司经理业务执行权和代表权,同时在公司治理中进行制衡,并完善相关立法。鉴于此,结合我国公司发展历史背景,我国公司经理职权法定化有值得肯定之处。  相似文献   

2.
郑子森 《工会论坛》2007,13(2):146-147
我国《公司法》引入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国有独资公司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理应适用《公司法》关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规定。国有独资公司具有特殊性,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依法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和董事会的职权。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经理实际掌握着国有资产的控制权。应防止滥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国有独资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是在市场经济尚不发育,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自身条件尚不成熟等状况下进行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适当优化国有股权比重,改变国有股权代理关系;对董事会成员实行有效约束和激励;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尽可能分设;对董事长和总经理实行年薪制;积极建立和发展经理市场.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委托代理制是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之一,股东(或其代理者——董事会)与经营者之间普遍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实践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营者可能做出违背所有者利益的事情,形成“委托—代理问题”。而我国国有企业多级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对国有资产管理环节上高层经理人员的约束激励机制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我国企业高层经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健全。一、国企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存在的问题。1.职位消费等隐性收益过度而显性收益不足。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有关规定,在基本年薪核定方面,小型企业经营者基…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公司制企业中长期存在的大股东操纵公司、操纵董事会等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种种扭曲现象,使得人们对公司中董事的义务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而对董事的职权、权利以及将职权、权利与义务等作为一个共同的问题研究不足。本文拟就我国修订后的《公司法》的有关董事职权、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从理论上予以分析,以求保障公司董事更好地行使权力(权利)并承担应有的义务,保证我国公司制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促其健康发展,使得公司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公司经理是公司治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对经理的科学定位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公司经理是公司董事会委聘的高级管理人员,是公司的代理人,是辅助董事会执行业务的机构。  相似文献   

7.
董事、董事会与公司的关系应包括内部和外部关系.在内部关系中,应严格区分作为公司机关的董事会和作为公司机关成员的个人董事.董事会与公司为"法定关系";董事与公司间存在委任关系.对于外部关系,本文在分析"代理说"与"代表说"缺陷的基础上主张"机关说",并对具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解决作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公司治理理论的起源。伯利和米恩斯在其《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中,对所有者主导型企业(OM:owner-manager)和经理主导型企业(MM:manager-manager)做了区分,提出了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理论,从而为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代理理论——奠定了基石,引起了人们对股份公司存在的代理问题可能引起公司管理效率缺失的怀疑。学者对于如何通过对经理实施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使其行为能符合所有者的利益,并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如何减少代理成本,有着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司法应将一人公司纳入法定公司范畴 ,完善公司种类体系 ;公司立法应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 ;改革我国公司设立原则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实行准则主义 ,一人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实行严格准则主义 ,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企业的设立实行行政许可主义 ,增加设立无效的规则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思想 ,以“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为原则 ,扩大董事会职权 ,并加强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督 ,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独立董事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独立董事制度有利于保证董事会独立于公司控股股东和内部经理阶层 ,减少股东和经营管理人员之间、控股股东和公众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该制度体系应包括独立董事的消极任职资格、积极任职资格、提名、选任、薪酬和职能等各个事项。在制度设计过程中 ,应该注意制度的体系完备性和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公司中 ,所有权与控制权能日益分离 ,董事职权急剧膨胀 ,“股东会中心主义”已为“董事会中心主义”所取代 ,董事会实际上已成为公司治理的中枢机构。欧陆大多数国家、日本、中国以及中国台湾的公司立法均采取了对董事及董事会的三层监控体系 :股东大会、股东个体、监事会(或称监察人、审计员)。但其中 ,股东大会系非常设性机构 ,无法实行经常监督 ,而股东个体则势单力薄 ,难以形成对董事会的有效制衡 ,这样 ,阻遏董事滥权、维护公司利益就在很大程度上倚诸于公司的专门监督机关———监事会监督职能的实现。而目前 ,我国股份公司中监…  相似文献   

12.
分权与制衡是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 ,要防止滥用权力 ,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公司法》规定了监事会比较广泛的职权范围 ,若行使得当 ,尚可对董事会形成一定的制衡。但客观地讲 ,与监督制度健全的国家相比 ,其存在不足与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监事会对董事会、经理的监控力度 ,要充分实现监事及监事会的价值功效 ,就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司立法。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之间的关系。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有重要财产委员会设置公司型、委员会等设置公司型、监事设置型等三种模式。本文通过对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剖析,阐述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新构建。  相似文献   

14.
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经过公司制度几百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它的要旨是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的权力、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它是公司制企业按市场经济规则进行运营的重要保证。可以说,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经理法律制度是指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支薪的经理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居支配地位,并形成有效地降低经理代理成本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法制建设的状况,笔者认为,建立我国经理法律制度已势在必行。一建立我国经理法律制度刻不容缓(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运营要求有经理法律制度作保障1.经理法律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专业经理阶层的形成和发展大体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同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现代企业的规模空前庞大,其内部统一管理与协调的资源量,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空前宠大…  相似文献   

16.
公司监事会制度是商事公司制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职权部门分权制衡、降低代理成本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公司法实施和企业公司化改造过程中,公司监事会制度由于体制、立法和实施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功效,甚至产生监事会虚化现象。因此,我们有必要依托现行公司法并以健全和完善监事会运行机制为切入点,以公司章程为支撑载体,完善监事会相关的法律规定,使监事会充分履行监督职能并且有效、实时的行使监督权,促进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的实效性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实现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从股权异化角度论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分析股权异化可知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可以享有私权力,而公司、个人意义上的董事、监事和经理不享有私权力。独立董事制度有利于防止公司、董事成为私权力的主体,从而促进公司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董事、经理违反忠实义务和善管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害,应承担侵权责任而不是债务不履行责任.在董事会行为侵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下,股东应直接告董事.损害事实一般只涉及公司和股东的财产损失,而且侵权行为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联性,主观上必须要有过错.  相似文献   

19.
用公司法中的大股东与董事会的委托 代理理论理解美国大公司与政府的关系 ,大公司实际上就是大股东 ,委托人 ;政府是董事会 ,代理人。大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 ,会制约、引导甚至主导政府的政策。在美国政治中 ,存在着经济力量与政治力量的联盟、大股东与董事会的联盟、委托人与代理人的联盟。这就是美国的公司政体。  相似文献   

20.
行政越权代理行为属于行政法上一种特殊的越权行为.它所超越的是行政委托机关授予的代理权限而非法律授予的行政权限,与行政诉讼法所指的超越职权相似但不同.除了表见代理制度之外,民法上关于无权代理的制度在行政法中可以得到应用,特别是追认制度.不过基于行政职权法定原则和行政秩序安定原则,行使行政追认权应受其行政权限和时间的限制.将来制定行政程序法时应对行政越权代理行为的追认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