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洲研究》2010,28(4)
2008年秋始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欧洲出现金融动荡、实体经济衰退、国家破产、东欧外债危机乃至拖延全球经济复苏的主权债务危机。相比美国与日本,欧洲经济呈现出恶化程度深、持续时间长、复苏缓慢、国别差异大、失业和主权债务突出、经济社会问题迸发、各方充满博弈等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有美国次贷危机的外来冲击、欧洲相关国家产业结构软肋的拖累和全球化压力下结构转型的失衡、社会市场经济理念和模式的短板、劳动力市场僵化、科研与教育投入不足等长期沉淀的结构性积弊,以及一体化制度设计和实践的不完善等。随着主权债务危机的被动求解和欧洲2020战略的主动实施,危机将推动欧洲经济的结构改革和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步伐,欧洲步出危机、继续发展的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菲律宾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亚洲金融危机对菲律宾经济带来的种种影响并对今年菲经济快速复苏所面临的困难作了分析。主要观点是:金融危机对菲经济的影响虽未及泰、马和印尼重,但仍然是严重的、多方面的。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今年菲经济的复苏将是缓慢的、渐进的。  相似文献   

3.
4.
5.
印尼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国家 ,研究印尼在危机中的经历对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亚洲金融危机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危机的冲击下 ,印尼的经济总量严重萎缩 ,国内生产总值倒退到 1995年以前的水平 ,人均产值下降更为严重。投资需求剧减是产值减少的主要原因 ,私人消费需求虽有所减少 ,但相比较而言 ,幅度并不太大。农业部门主要受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而陷入停滞 ,金融部门和其他更多地依赖金融部门的产业则受到严重影响。与其他受危机影响的经济体相比 ,印尼盾贬值的幅度最大 ,但出口表现并不理想。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下 ,外国官方资本大量流入 ,官方外汇储备有所增加 ,但私人资本有大规模流出 ,外国直接投资也出现净流出 ,反映出社会政治动荡等因素的严重影响。贫困率和失业率有所上升 ,印尼政府为此采取了一些缓解社会危机的措施 ,但是情况并不特别严重。印尼的经历提醒我们 ,对金融业的开放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应被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 ,社会各界和各阶层都应为此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综述:欧洲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媒体关于欧洲国家和欧洲联盟在应对金融危机挑战方面的报道,试图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份比较完整的背景资料。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长普遍受到了影响,先后采取了应对措施,文中对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和冰岛等国的相关事态进行了梳理。同时,在欧盟层面上,金融危机对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也提出了挑战。本文根据媒体在这方面的报道与分析概述了欧盟在这个领域中采取一致行动的最新进展,以期展示欧洲在民族国家和联盟两个层面上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挑战的全貌。  相似文献   

7.
文峰 《东南亚研究》2012,2(2):96-102
欧洲经济的欠“生产性”根源引发了主权债务危机,作为其一部分的欧洲华侨华人经济在市场、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也深受影响.欧洲华侨华人应该进一步把握形势,调整战略,适应居住国实情,学法守法用法,培育人才,加强社会融人,以推动欧洲华侨华人经济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欧洲研究》2021,39(1):75-101
近年来,欧洲对于经济主权的讨论从范围到内涵正在不断扩大,并且有了相对应的"战略自主"的欧洲产业链行动。无论是缘于理论反思,还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现实变化,抑或是欧洲右翼民粹主义的兴起影响,特别是新冠疫情触发的思维方式转变,欧洲各国包括欧盟委员会已经在推动实质性的产业回迁计划,突出战略安全的权重来强化和提升欧洲的经济主权,这势必引发未来全球范围内价值链的结构性重构。关键的问题是,欧洲强化经济主权是基于战略安全考虑,还是巩固和提升自身在全球中的经济政治话语权,特别是在塑造经济主权过程中究竟是选择封闭还是开放的道路?这不仅会对全球价值链的重塑模式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影响未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和全球化演化的方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引发的当前之全球金融危机,预计会使世界经济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经济不景气。韩国经济也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发生急剧变化,导致消费、投资、出口等实物方面的不景气状态。本文通过分析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给韩国金融市场和实物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力图导出一些政策性启示。  相似文献   

10.
欧洲货币联盟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的非对称性治理机制始终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面对欧元区债务危机和“里斯本战略”差强人意的实施效果,法国“欧洲经济政府”的主张对当前欧洲货币联盟极具德国色彩的经济治理机制提出了挑战.本文将对“欧洲经济政府”这个概念的含义和历史进行梳理,解析这个概念背后德法两国在欧洲货币联盟治理机制上的根...  相似文献   

11.
After the prolonged stagnation that followed the post-Bubble economic collapse at the end of the 1980s, from 2002 onwards the Japanese economy exhibited its longest period of economic expansion (albeit gradual) since World War Two. As this expansion came to an end and the economy was on the verge of the downward curve of the economic cycle, it was confronted with the current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rises, which originated in the USA. Nevertheless, Japanes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d invested little in sub-prime-related financial products, and with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issue of bad loans in the 1990s, Japan's financial system enjoyed greater stability than that of any other major nation. However, in the period from the end of 2008 to early 2009, Japan experienced the sharpest economic decline of any major nation.

Yet, with the worst period having ended in the spring of 2009,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has predicted in its October 2009 forecasts that Japan will experience real economic growth of 1.7% in 2010—a higher rate than the USA (with 1.5%) or the Euro Zone (with 0.3%). Despite forecasts of a protraction of excessive US imports as a direct result of excessive US consumption, Japan is being forced to reduce its degree of reliance on exports to the USA and to make major adjustments to its export structure—both in terms of the regions to which it exports and the products that it exports. Japan also faces the task of setting itself on the path to economic growth, using the twin drivers of foreign demand and domestic demand, and this will necessitate the cultivation of domestic demand. Now, the long-term strategy for Japan is to promote the expansion of regional demand in Asia, to couple this regional demand with domestic demand, and to latch on to Asia's economic dynamism.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对俄罗斯产生了深远影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俄罗斯所处的战略环境,恶化了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使俄罗斯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更具紧迫性,同时也影响了与中国的双边贸易。这些影响又间接作用于俄罗斯的对华战略,主要表现为:俄罗斯对华借重、合作领域有了新的方向,对华战略中更加突出经济因素的作用,调整对华经济战略,力图改变单纯依赖能源出口贸易结构,进而稳步提高双边贸易额,减少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在今后,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俄罗斯本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俄罗斯对华战略也将发生进一步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中俄贸易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俄两国开始了崭新的双边关系。伴随着各自的转型和发展历程,两国的经济合作也经历了剧烈的动荡和快速发展,并对各自国内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2008年秋天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对中俄两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双边合作产生了强烈冲击。本文以双边贸易为主线,详细梳理了转型时期中俄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双方经济合作的模式,并对成因进行了分析。此外还重点考察了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双边贸易出现的新动向与新变化,并展望了后危机时代的双边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地震、海啸、核安全问题接连发生,日本正在经历史上罕见的“大创伤”。强震、海啸、核危机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冲击明显大于阪神地震。日本地震后的灾后重建与阪神地震时的财政环境明显不同,地震提高了日本政府的违约风险和隐含的主权债务风险。但对世界经济整体而言,日本大地震不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虽然全球股市企稳回升,但“核阴云”笼罩亚太、大宗商品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加之受利比亚战争及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等外围因素影响,日本大地震使全球金融市场未来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灾后重建对中国出口及产业发展带来有利契机。  相似文献   

15.
16.
在 1997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中 ,盘谷银行作为泰国最大的商业银行 ,不仅损失惨重 ,更一度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其原因何在 ?本文对盘谷银行在危机前后遭遇的问题和银行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结果进行了分析 ,并对盘谷银行的发展前景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