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这连续六车获得农业丰收和实现粮食自给后,内蒙古自治区又于1996年夺得特大的粮食丰收。1996年全区粮食总产153.53亿公斤,比上年增产化亿公斤,增幅为45.5%,占全国同期粮食增产总量150亿公斤的32%。人均占有粮食665公斤,比全国人均392公斤高273公斤,居全国的首位。初步测算,农村三项消费留粮需65亿公斤,农业人口平均留粮415公斤。其中:口粮36亿公斤(1566万人×230公斤),饲料23亿公斤,种籽6亿公斤。农村余粮88.53亿公斤,扣除薯折粮7.5亿公斤,余纯粮81亿公斤。丰收给农民带来了喜悦,为稳定市场、安定社会提供了物资基…  相似文献   

2.
傅晓明 《前进》2009,(7):34-35
太原市是省会城市,常住人口348万人,年粮食消费10亿公斤,而年产以玉米和杂粮为主的粮食总量仅有2.5亿公斤,缺口7.5亿公斤。全市居民粮食消费以小麦面粉、大米为主,供求总量不足,品种结构不平衡,90%以上要从外地调入;食油年消费1亿公斤,全部靠外地调入。为此,我们以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为载体,促进了全市粮油市场稳定繁荣。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粮食生产沿革及再上新台阶之途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之基础。尽管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总产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2.对亿,人口基数大,人均拥有量低,而且增长速度缓慢,所以粮食问题一直成为吃饭和建设的头等大事,受到政府的重视。1996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要求:到2000年,粮食产量达到5000亿公斤,比1995年增加350亿公斤,人口控制在13记以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  相似文献   

4.
东川市乌龙乡园子行政村,地处梁王山西北部,是一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贫困山村。全村有7个合作社,271户人家共计1160人,总耕地面积1400亩,人均占有回.2亩。改革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人均有粮五10公斤,人均收入60元,全村80%的农户处于贫困线以下,过着“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的日子。农村改革后,在村党支部和干部的带领下,摸索出一条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依靠劳务输出脱贫致富的成功路子,使全村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粮食稳定增产,经济收入逐年增加,福利事业发展,生活条件改善。现人均有粮460多公斤,人均…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05,(1):73-76
1.2004年,在中央一号文件引领下.“三农”实现“三突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年初预定增长 的目标,粮食生产有望突破 亿公斤的预期目标,农业效益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末以来,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山西各地相继出现了农产品积压滞销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在一些蔬菜、苹果、养殖等农产品基地县,一批农民经纪人应运而生,他们或从事农业生产资料中介交易,或从事农产品中介交易,成为产销之间不可缺少的牵线人。据了解,山西近年来每年外销的十几亿公斤蔬菜和十几亿公斤水果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农民  相似文献   

7.
扬自身优势促农业发展赵汉春宋伟才以中高级科技人员为主体的九三学社漯河市委,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多的优势,十年来坚持组织农业专家送科技下乡,在对农民科技培训、高产示范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创出佳绩:累计增产粮食11亿公斤,农民增收25亿元,被中共河...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近12亿人口中,农民占SO%左右,农业产值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现代化进程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国4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SO年代,我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撑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全中国人民的温饱基本得到解决。90年代,农业继续作为基础产业,要支撑国民生产总值在199O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我国未…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必须有一定的粮食储备,以防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不过,这种储备超过一定的数量就会变成一种包袱。它不仅不能实现其价值.而且还得支付高额的储存费用。 我国农业几年来连续丰收,国家也加强了粮食收购力度。1996年粮食年度,粮食部门共收购粮食1185亿公斤,比上一年度增加241亿公斤。省际调剂近150亿公斤。截至1997年4月末,粮食部门库存总量  相似文献   

10.
论提高我国农业抗灾能力的对策黄不凡,孙振玉程延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旱、涝灾害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平均每年造成粮食损失100亿公斤以上。因此,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抗灾应变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  相似文献   

11.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对2010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两个千方百计”和“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即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5000亿公斤以上,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在6%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是世纪交替之年 ,是完成“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 ,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进入新阶段的关键之年 ,如何走好战略性调整的第一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认清形势迎接挑战1999年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生产在大灾之年 ,仍然获得了 142 .5亿公斤粮食和 10亿公斤油料的较好收成 ,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调整中稳步发展 ,并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一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困难 ,主要是农产品卖难、农民增收难、农业增效难、财政负担重 ;另一方面也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全国农村的情况,从全局看是好的,产品丰富,价格低廉,与短缺经济时代比,有天壤之别。但前进中出现了新问题,物资丰富多了,出现了卖难。从粮食来看,去年湖北粮食产量达526‘8亿公斤,增产35亿公斤,粮价却下跌6.6%,农民增产不增收,人均从粮食中减收73元,出现了新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好这一改革,应注意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正确认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看起来只涉及粮食问题,实质上事关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全国粮食流通企业亏损1400亿…  相似文献   

14.
姚高宽 《前进》2009,(3):17-18,36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全省粮食安全形势向好。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粮食总产量从70亿公斤,依次迈上80亿公斤、90亿公斤和100亿公斤三大台阶。2004年~2008年,我省连续5年粮食丰收。但我省粮食生产条件脆弱,粮食流通发展相对滞后,粮食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粮食安全基础还不够稳固。  相似文献   

15.
1986年与1978年相比,全省农业总产值增长58%,达到45.1亿元;粮食增产3亿公斤,达到55亿公斤;乡镇企业总收入增长6倍,达到2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4倍,达到277元。由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改革,给农村注入了活力,焕发了生机:改革,在我省农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是:  相似文献   

16.
1993年我国在种植面积有所减少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达到1564亿公斤,超出历史最高纪录102亿公斤。它意味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达到年产4500亿公斤的水平。从1979年到1993年的15年和,中国的粮食产量从3000亿公斤增加到4500亿公斤,用市斤计就是连上7000亿、8000亿、9000亿(斤)三个台阶,完成了华夏农耕史上跨越几干年的飞跃。中国人民凭着这三大步,才圆了祖祖辈辈孜孜以求的温饱梦。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世界22%的人的温饱,这是列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巨大贡献。据外国经济学家分析,1980年至1991年,世界粮食总产量每增加…  相似文献   

17.
《政策》2007,(10):64-64
水利部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万平方公里,每年可保持土壤15亿吨,增加蓄水能力250多亿立方米,增产粮食180亿公斤,累计有1300多万水土流失区群众解决了温饱,许多农民走上了富裕发展的道路。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实现了土地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王伟 《淮海论坛》2007,(4):14-16
未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供给提供科技支撑。从长远分析.我国粮食安全供给形势严峻。如果按现在人口增长率计算.到2030年我国总人口将突破16亿。那时耕地还将比现在减少约5亿亩.如果要保证人均400公斤的粮食需要.粮食生产必须超过6400亿公斤。这仅靠提高单产难以解决.根本的出路在于农业科技创新:②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要想彻底改变我国农产品总体质量不高.附加值低.国际竞争力差的局面,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对传统农业实行革命性改造.从而适应农业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③为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加快研制开发综合性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的向农民提供政策信息、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李鹏总理在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谈制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的立足点这一问题时,首先谈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 1990年同198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84.6%,平均每年增长6.3%。粮食总产量先后登上3500亿公斤和4000亿公斤两个台阶,1990年达到4350亿公斤,棉花达到447万吨,油料1615万吨,猪牛羊肉2504万吨,水产1218万吨,水果1876万吨,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提供了物质保障。其中粮食、棉花、肉类、布匹的产量已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20.
湖北是粮食大省,199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246亿公斤,居全国第8位.其中稻谷产量173亿公斤,占总产量的70.2%,小麦36.4亿公斤,玉米15公斤,各占总产量的21%、8.7%。湖北的粮食生产具有不容置疑的优势,但是湖北要想在中长期继续保持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满足省内外不断扩大的粮食需求,实现用15年时间再增产75亿公斤、年均增产5亿公斤的目标,任务艰巨,但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粮食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和劳动者、生产要素的投入有关,还涉及土肥水气候条件诸多因素和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因此发展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