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7.69%的受调查者表示对领导干部找替身开会等活动现象,表示同情或谅解■69.15%的受调查者认为领导干部找替身开会的现象比较普遍,超过三成的受调查干部表示经常替领导参加会议■82.97%的受调查者认为目前地方政府或部门的会风较差■会议不重要或者纯粹浪费时间,这被认为是领导干部找替身开会最重要的原因,86.67%的受调查干部认为,目前地方会议真正能够起到实际作用的不足六成  相似文献   

2.
<正>调查结果■75.56%的受调查者认为,官商交织最影响群体形象■65.58%的受调查者认为,成功得益于"家族经济的组织优势"■"如何实现官商分离、与‘公权力’切割",86.5%的受调查者认为这是新富家族发展最大的忧虑  相似文献   

3.
调查结果>>■75.56%的受调查者认为,官商交织最影响群体形象■65.58%的受调查者认为,成功得益于家族经济的组织优势■如何实现官商分离、与‘公权力’切割,86.5%的受调查者认为这是新富家族发展最大的忧虑  相似文献   

4.
■75.9%的受调查者采取各种形式增加财产性收入■受调查者认为,垄断企业高管、领导干部、私人企业主是排在前三位的最能从财产性收入中获得实惠的群体■76.36%的受调查者认为,财产性收入会拉大社会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5.
肖楠 《人民论坛》2012,(7):14-17
调查结果八成以上受调查者表示关注空降干部群体"反腐型"、"能人型"空降干部最受欢迎受调查者认为"避免山头主义,防止派系斗争"是空降的最大好处受调查者认为完善"空降"制度最需"增加透明度"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大转型,时代大变革,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冲突,一些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怨天尤人的情绪,干部队伍也不例外。在一般人眼里,干部职业稳定,社会评价高,应该是怨气较少的群体,可在现实工作生活中,面对困难、问题、矛盾的时候,一些领导干部也摆不正心态、放不平心绪,由此生出怨上级、怨下级、怨机制等种种怨来。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社会大转型,时代大变革,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冲突,一些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怨天尤人"的情绪,干部队伍也不例外。在一般人眼里,干部职业稳定,社会评价高,应该是"怨气"较少的群体,可在现实工作生活中,面对困难、问题、矛盾的时候,一些领导干部也摆不正心态、放不平心绪,由此生出"怨上级"、"怨下级"、"怨机制"等种种"怨"来。  相似文献   

8.
近万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47.18%的受调查者表示,"没有休假,也不打算休了";没有休带薪年假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单位没有主动安排,自己不敢或不好意思争取"、"没有时间休假,工作安排不开"以及"休不休都一样,工作都要一样完成"■44.82%的受调查者表示,带薪年假是自己主动争取到的;仅有3成的受调查者表示,"休假期间可以完全放开工作,一心休息"■60.49%的受调查者表示,带薪休假制度虽然国家强制执行,但依然很难落实  相似文献   

9.
·在面对"您认为自己的工作生活状态如何"的提问中,70.8%的受调查者选择"绷得很紧"·在"造成各类群体绷得很紧的社会原因有哪些"的不定项选择中,64.6%的受调查者认为,主要来自"市场机制优胜劣汰带来的危机感"·对于"如何从社会层面化解紧绷状态",有56.4%的受调查者认为应当"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公众有稳定的社会预期"  相似文献   

10.
刘赫 《人民论坛》2013,(24):22-23
调查结果近七成受调查者认为党内自我革新意识"强烈"或"非常强烈",50%以上受调查者认为目前政党转型落后于国家和社会的转型。超过60%的受调查者认为从我党自身建设历程和国际政党发展规律来看,政党转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超过80%以上的专家学者和党政干部认为政党转型不能输给时间。革命式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的转变是中  相似文献   

11.
张爱民 《群众》2010,(3):79-79
日前,《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栏目刊发了《“四怨干部”要不得》的文章,读来令人深思。放眼四周,在现实生活中,心存怨气的干部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12.
<正>44%的受调查者怕过年55%的受调查者表示过年最怕的事情是去领导家"走动"47%的受调查者认为官员过年的压力来自于社会的不良风气62%的受调查者认为让官员不怕过年,需要全社会树立良好过节风气  相似文献   

13.
近期,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人民网进行的"群众与基层干部"的专题调查显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占受调查者的68.46%;二是"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意识比较淡漠",占受调查者的64.89%,这都与"走读干部"有着密切联系。人们把"工作在农村,住宿在城镇"的党政干部戏称为"走读干部"。  相似文献   

14.
青年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充满朝气。但是,有一些年轻人却经常充满怨气:或怨风气不正,流弊盛行,抱怨“好人难寻”;或怨社会不公、贫富不均,抱怨“投错了胎”;或怨际遇不顺、前途迷茫,抱怨没有奔头;或怨提拔太慢、待遇不高,抱怨人生乏味;或怨无爹可拼、孩子无为,抱怨独木难支。凡此种种,怨气十足,全无一点快乐。  相似文献   

15.
人们把工作在农村,住宿在城镇的党政干部戏称为走读干部。近期,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人民网进行的群众与基层干部的专题调查显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占受调查者的68.46%;二是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意识比较淡漠,占受调查者的64.89%,这都与走读干部有着密切联系。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7.19事件已经给严重影响干群关系的走读干部敲响了警钟,但干部走读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制度层面。  相似文献   

16.
<正>1您了解"后备干部"吗?——56.9%的受调查者关注"后备干部",却不知道是如何产生的"您是否关注‘后备干部’?"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9.3%的受调查者表示"非常关注",27.6%的受调  相似文献   

17.
调查结果显示:★88%的受调查者认为围绕蛋糕的争论很有必要,有利于厘清下一步改革发展思路,凝聚共识★45%的受调查者选择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先分好蛋糕更重要★65%的受调查者认为社会不稳定或动荡是做大蛋糕的最大风险  相似文献   

18.
扭曲的官场现状引发官员低调人民论坛:据人民论坛杂志调查发现,近92%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干部低调,您认为干部低调的原因有哪些?张希贤:干部低调可以说有五个方面原因。第一,晋升无门的干部会选择低调。在官场上,相当一部分干部晋升无门,本来工作干得不错,有很好的晋升希望,但总会被上边  相似文献   

19.
结果提示:●68%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漏洞非常多●国企改制、土地审批、工程建设三大领域成漏洞多发地●党政领导、国企高管、房地产商被认为最有机会抓住漏洞机遇●55%的受调查者认为县级出现制度漏洞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73.5%的受调查者认为,收入分配体制不能有效调节贫富差距调查结果>>56.5%的受调查者认为,有房,有车,有闲钱,有保障才算富裕下一个富裕群体是谁?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具有市场头脑,深谙经营之道的人(占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