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得广厦千万间通过今年这最后一期刊物,编辑部全体同仁谨向亲爱的读者致以亲切的问候,感谢他们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给予我们的支持与爱护。同时,也向各国的朋友们祝贺新年的到来,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充分地享受到和平、繁荣与幸福。本期我们编发了两组重点文章:一...  相似文献   

2.
斗转星移。当您见列本期刊物时,可能已进入了1987年。新年伊始,我们向亲爱的读者致意,祝您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本刊创办以来,一直得到您的热情关怀,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对此,我们再次向您——亲爱的读者表示衷心的谢意! 经有关部门批准,本刊自下期起更名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名称变了,为您服务的宗旨未变,办刊方针及服务对象基本不变,2—78的代号不变,变的是我们主观上想尽力创新,为您的教学服务得更好、更实惠。怎样才能把这一刊物办得更好呢?至少要把四股力量揉合起来:一是读者,这是本刊赖以滋长的土壤;一是作者,为本刊提供精神食粮,一是印刷发行者,  相似文献   

3.
我们迎未了改革开放30年。这30年,虽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但行进的轨迹已经镌刻进人类的历史;这30年,有意的制度安排、政策设计和自发努力、自生秩序交错纠缠、相互激荡;这30年,我们既是亲历者,也是观察者。身在改革开放未尽的过程中,身在一段复杂的历史中,力图对它  相似文献   

4.
随着本期杂志的发排,我们走完了1997这个充实的年度。香港回归、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等举世瞩目的大事、使得1997年倍受世人瞩目;而看似平凡的民政工作,也取得了不平常的业绩。我们、民政干部职工和全国人民一道,在这一年里尽职奉献、辛勤劳作,格外充实。对于编辑部同仁而言,1997年也是我们恪尽职守、努力为大家奉献精神食粮的一年。年初我们按领导要求和读者期望,制定了较大幅度的改进方案;一年来我们埋头工作、大抓落实,一步一步地实践着我们"竭尽努力编辑出高质量的稿件、采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奉献出精美可口的精神食粮"的目标和…  相似文献   

5.
披一肩战斗的烟尘,面迎新世纪的风采,我们,迈进了新的一年。1997年是难忘的,也是辉煌的。这一年中,我们洗雪百年国耻,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五大,描绘了跨世纪的宏伟蓝图,这两件大事,将永久地载入中华史册。在这一年里,我们中国公务员杂志的读者、作者与编者,以改革为动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凝聚笔端,挥洒纸上,使中国公务员杂志的宣传报道,较为准确地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才人事工作的声音,展现了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风采,反映了公务员与广大读者的心声,可以说,1997,是以坚实的脚步走过的一年…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政》2010,(11):1-1
翻过这一期,我们又要去迎接新春了。新春不在季节,而在内心。将在回首中走进崭新的2011年,走进"十二五"计划的开启年,迎来《中国民政》杂志出版500期的起步年,我们与读者共贺:更上一层楼!我们向读者祝福:生活更幸福! 《中国民政》,在新中国民政的春天里诞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展,在民政人的关怀呵护下成长。"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与为民理念的深化同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与民政工作的创新同进步。  相似文献   

7.
《创造》2003,(1)
时光荏苒,从1993年1月在已故的前省委书记普朝柱同志关心下《创造》杂志正式出版,我们期刊和读者、作者一道在需要创造精神的路上前行,已经足足有10年了。10年,说长,但在我们编辑的感觉里,它却是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飞梭般地过去,每一期都有新的任务在等待着我们的艰苦劳动,每一个选题都需要我们全身心投入地去构思、策划、实行;可说短,这又毕竟是整整10年光阴!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老一辈的编辑付出了他们的智慧与辛劳之后,把一种敬业、进取、创新、求索的传统留了下来,年轻一辈的编辑人又在孜孜不倦地工作——一种党的理论刊物编辑特有的理论责任感和关怀社会问题的人文精神,得到了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8.
《就业与保障》2008,(11):56-56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为了做好改版工作,《就业与保障》杂志社恳切希望得到您对本刊的综合评价,以让我们了解您的阅读要求,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为您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党建研究》2023,(1):4-6
<正>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阔步走过风云激荡的2022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23年。在这辞旧迎新、普天同庆之际,《党建研究》杂志社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各级领导、读者作者和广大党员干部致以最深切的感谢和最诚挚的祝福!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薪火相传里书写。  相似文献   

10.
祝福与期望     
当历史的巨手抹去了1997年的最后一片晚霞,把1998年最早一缕晨曦洒向大地的时候,《人大建设》杂志也带着本刊全体同志的祝福,飞向了亲爱的读者!这是春天的祝福!在这一年之始的日子里,我们祝福建设者们勾画好宏伟蓝图的第一笔,奠定好万丈高楼的第一层基石!在这生机勃勃的季节里,我们祝福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日新月异!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年年有春天,今春不平凡。在这个春天,全国、省、县三级人大要进行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政权组织的组成人员。在这个春天,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要提出今后5年工作的基本设想,为谱写世纪之交的华章定出音阶。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编完今年最後一期杂志,面对着桌子上一堆堆贴着五彩缤纷邮票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来信时,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要向我们尊敬的读者说几句家常话。一年来,我们收到许许多多读者来信,每封信都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也许已经注意到,其中一部份已经在《读者信箱》专栏里发表了。但限於人力,我们未能一一作覆,也望读者谅察。一位远居国外的华侨偶然看到本刊後来信说:“我真不敢相信这是来自我们国家的出版物……读完後,种种辛酸苦辣、芬芳甘美,一齐涌上心头,不禁写打油诗一首寄给你们:去国  相似文献   

12.
走过1998     
读者朋友,当二十世纪最后一个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刻,当您在寒冷的冬日里读着这一期刊物的时候,我们编辑部全体同仁向您表示新春的祝福和真诚的感谢,祝福您们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幸福,事业有成,感谢您们在过去的一年对本刊的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州统战》像一个稚茁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新年寄语     
新的一年又来临了.我们祝贺读者们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的成就、实现新的希望、获得新的幸福!就包括我们编辑部全体同仁在内的中国人民来说,我们是怀着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乐观的情绪迎接这新的一年的——因为,如所周知,领导着中国人民前进的中国共产党刚刚开过它的历史性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4.
又一次站在一年之终与一年之始的交汇点上,我们感触良多。在过去的一年里,人民政坛杂志秉持服务人大、服务读者的理念,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抓好主题策划,以精品策划带动杂志整体质量进一步提升,得到了以各级人大代表为主体的广大读者的肯定和认可。  相似文献   

15.
许海峰 《前沿》2008,(2):154-158
本文探讨了冷战结束后中美两国间发生的几次大的危机事件,通过对事件过程的梳理力图为读者构建一个中美两国对于危机处理的框架结构;同时指出了中美两国由危机的矛盾双方向危机的共同管理方,由军事、政治危机向经济、贸易危机转变的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 《观察与思考》第一期与大家见面了。几个月来,我们一直在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她。曾记得,我们把刊物内容分为社会、文化、道德、法制四个方面。现在,在社会观察里我们向读者献上《被接待的中国人》一组文章。接待、是中  相似文献   

17.
岁末之际,当我在电脑上打出“老读者新读者”这6个字时,有两点感受特别强烈:一是我在以前“编者的话”栏目上发文章,题目大多是4个字,这回是破例,破例总是不容易,但却是必要的;二是这回即要面对老读者,又要面对新读者时,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感谢老读者——您和我们一起度过了2003年。不说2003年国际形势如何跌宕起伏、变幻莫测和国内形势如何高潮迭起、五彩缤纷,单说我们杂志本身。2003年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践着“彰显正义、关注民生”的办刊宗旨,坚守着“新视野、新深度、新民  相似文献   

18.
新年寄语     
告别了1990年,我们步入了90年代的第二个春天。在举国上下辞旧迎新,欢度新年之际,我们向亲爱的读者、通讯员和关怀支持我们的各级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祝您们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1991年,是对本刊有特殊意义的一年。10年前,受原国家教育部的委托,为从事中学政治课教学工作的同行提供交流经验、互相学习、研究探讨、共同提高的园地,《中学政治课教学》这株幼芽破土诞生了。伴随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她又于1987年更名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到今年她整整10周岁。  相似文献   

19.
致读者的信     
敬爱的读者:《国务院公报》自1980年复刊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同志和广大读者的关怀与支持,现已出版发行了282期。为了进一步保证质量,提高时效,更好地为各级机关、单位和广大读者服务,我们将逐步改进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衷心希望继续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热忱欢迎对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浙江》公开发行已半年。半年的路走得怎么样,是否与设定目标相一致?我们为此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随11期杂志下发。我们在忐忑不安地期待着读者的评判,出乎意料的是此项活动受到读者的空前欢迎和热情参与。每天回寄表的数量均在30封以上,最多的一天达100多封,截至7月15日共收到800多封。翻看着这雪片般的回卷,我们犹探究一束束锦囊计,咀嚼着一首首抒情诗,仿佛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在敦促着我们,同时也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在提示着我们:只有把刊物办得更好才对得起读者。我们对读者的每一条意见逐一做了认真的研究,提出了落实的措施。本期的改版即1999年的试样本,即意在体现和吸收大多数读者问卷调查的意图,希望引起读者的注意。本刊决定,从回卷中评出若干名热心读者给予重奖;并遴选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30名读者作为长期的评刊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