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医术高,医德更高──记西峡县政协委员、主治医师贾虎林王武堂,岳发样在山城西峡,提起贾虎林,熟悉他的人都会说:“虎林,医术高,医德更高!”除了党政机关发给他的一叠子荣誉证书之外,这是普通老百姓给他的最高奖赏。“为病人服务。仅有热仍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精...  相似文献   

2.
闵行区人大代表沈好弟在梅陇镇可谓家喻户晓。群众熟悉他、敬重他、称赞他。沈好弟原名沈江。今年51岁,80年代起就当上了华二村支部副书记、村主任,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呆就是20个春秋。早年他是本村的赤脚医生,由于医德好、技术高、人又热心,远近百姓都喜欢找他治病。走上领导岗位后,他处处为民着想,办了数不尽的好事和实事,百姓们打心眼里感激他,并给他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好弟。就这样,好弟叫出了名,竟成了他真正的名字。  相似文献   

3.
得与失     
人生世事,琐碎而复杂,有左便有右,有上就有下,有琐碎便有硕大,有得就有失。   人生美好,但有不幸之事。有些是天灾人祸,难以避免;有些是人为造成,难以预料。   笔者的好友 H就曾遇到一件意想不到的烦恼事。   H的同事 L是个老党员,二人异地相遇, L在外治病,需要三个月以后才能返回单位。 L掏出三个月的党费让 H代他交给党组织, H深为 L极强的组织观念所感动,回来即将 L的党费悉数交给组织委员小二。   不曾想,就这样一件小事,竟在单位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当 L回到单位后,小二又要收缴他的党费。 H想,怕是小二…  相似文献   

4.
王玲  刘耀珂 《乡音》2013,(4):31-31
荧屏上播红了的电视剧《神医喜来乐》,让观众见识了沧州人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在沧州吴桥县安陵镇窑厂店村,也有这样一位"喜来乐"。他叫刁守谦,吴桥县政协常委,行医40多年,奔波乡间为病人开药方、针灸等,从没收过乡亲们一分钱。乡亲们亲切地称赞他是村民的"喜来乐"。  相似文献   

5.
华佗的灵丹妙方  ——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华佗是我国古代的名医。他到处拜师学医,又注重医疗实践,使他的医术越来越精,名扬四海。大家都夸他:“见人断病,药到病除”。  有一次,有一个大肚皮的病人哀求华佗看病。他诊断后,开了“两钱砒霜分两次吃下”的药方。病人看到这个药方,大惊失色。华佗安慰他说:你肚中有毒,砒霜正是以毒攻毒的妙方,你放心吧,只是不可一次吃掉。病人按华佗的叮嘱吃了,果然药到病除。所以,请华佗治病的人愈来愈多。  《三国志·华佗传》曾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东汉时期有两个州官倪寻和…  相似文献   

6.
肖军强 《前进》2014,(3):63-63
<正>《鶡冠子·卷下·世贤第十六》(作者鶡冠子是战国末期楚国人)中载有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其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载: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厉害呢?"扁鹊回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接着回答∶"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是在事先就铲除了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  相似文献   

7.
他,对医德不断磨砺,对学问不懈追求,对病人高度负责,对业务开拓创新。在救死扶伤的路上,他是病人的福祉,撑起了生命的绿荫;在履行代表职责的行程中,他是群众的依靠,为民代言尽职尽责。他就是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洛阳市政协副主席、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专家陈登庭。医德医风人称颂陈登庭有好几个称呼。陈老、  相似文献   

8.
“做有爱心,有耐心,甘心奉献的医生,面对老人如同父母要尊重他们,给予他们亲情般的帮助和温暖。面对孩子如同自已的孩子,要关心爱护、呵护有佳。而面时有钱的人要按原则办事,以治病为原则,不能诱导他们多花钱.见利就取。面对穷困的弱势群体,更要理解他们。能少花的就少花,能不花的就不花。还尽最大努力减免费用,增加了他们求医治病的信心”——张恩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期,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未发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传于乡里。而我治病,是在病情严重之时,所以大家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相似文献   

10.
无奈的尴尬     
读罢第七期《警察天地》“民警缘何开‘摩的’”一文,感慨万千。杨增社的境遇是尴尬的:他是人民警察,却从事着第二职业——开“摩的”;杨增社可以正大光明地徒手搏击持刀歹徒,但却要偷偷摸摸地挣钱为妻治病。 在公与私面前,民警经常遭遇无奈的尴尬。 我结识一位“110”民警,他向我说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处警的时候,妻子打来电话,说是被人抢了钱包,叫他赶快去。他说:“我没空,你拨打‘110’吧!”事后,妻子怨恨地说:“你帮别人就那么  相似文献   

11.
三言两语     
我救了19个人的生命,求县长救我的命。 ——曾救了19名失事中巴里的乘客的重庆农民金有树因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染病。他在给当地政府的求助信里这样写道。3月10日,无钱治病的金病情恶化去世。  相似文献   

12.
新疆建工医院在自治区许多医院中,仅是一家“小”医院,但却能时时牢记党的宗旨,不忘救死扶伤道义,急病人之急,治病人之病,解病人之难,想病人之想,从来不把医院当“市场”。可以说,这种把病人当亲人,为病人祛病痛的高尚医德,正是一些医院当前所匮乏的,尤其是个别医护人员,当你医德滑坡、两眼看钱时,能否把建工医院的“亮点”作为一面镜子,多替病人想一点,多替特困阶层的病人想一想,千万千万不要见死不救!  相似文献   

13.
曾经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晋朝的时候,在庐山上住着一位医生,他医术精湛,又宅心仁厚,替人治病却不收分毫,只是要病人在治愈后种上一棵杏树。为什么种杏树而不是其它树呢?因为吃剩的杏核还可以入药。几年以后,屋前屋后杏树成林,漫山遍野盛开着淡雅的杏花。后来“杏林”就成了医界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4.
鲍鹏山 《现代领导》2010,(12):40-40
求才诏与自荐信 讲东方朔之前,先说说汉武帝刘彻。刘彻一生干了不少大事,是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但他一生又干了不少荒唐事。他个性太丰富,生命力太强大。以至于森严的体制并不能约束他,反倒是他给森严的体制带来了一丝活人的气息。他一生浪漫、好奇、好色、好才。他好才不拘一格,且不求全责备。他要立“非常之功”,所以便求“非常之人”,哪怕这样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人生污点。他不大喜欢规规矩矩的人,他的长子“仁恕温谨”,他就不满意。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0,(2):82-84
北宋有个名医,叫吴真人,业医济人,悬壶济世.崇高的医德精神为外界颂扬和怀念。民间为了纪念他,便修建了庙宇来祭拜.这些庙宇被称作慈济宫。 而说起慈济宫。就不得不提到海沧的青礁慈济宫和角美的白礁慈济宫,这两个地方被誉为慈济宫的祖庙,其中青礁是吴真人采药炼丹救人和逝世的地方,白礁则是吴真人的出生地。  相似文献   

16.
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民工王钦峰,在短短十几年里,在一线岗位上,他完成40多项工艺革新,获得3项国家专利,成长为一名国家级科技创新企业的技术带头人。问其成功原因,他说:“最重要的是要有问题意识,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发现问题,注意学习,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艾科卡说,在他自己成为箭靶之前几年,亨利二世曾向他透露心中的领导哲学,福特这样说:“如果一个人为你做事,别让他太安逸而松懈下来,或让他自以为很有安全感。要常让他无法预料你的反应,使你的手下始终保持焦虑不平衡的心态。”  相似文献   

18.
左春和 《乡音》2014,(6):45-45
历代封建统治者不但要牢牢地统治人民,还把自己说成是人民的主宰。因此,他的权力出身决定了他天生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人民。庄子的时代自然也有这样自负的人。这个人叫日中始、他就认为必须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出台法度,然后去治理天下。  相似文献   

19.
我接近这样一个人,与他牵手…… 这个人一脸的忧郁,在茫茫人海中,慢慢而焦灼地抬起目光四处寻觅,他的目光是尖锐的,充满着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他的一生似乎注定要承受痛苦和沉重,接近他,就像接近一种厚实的人生。 我感激这样一个人,牵着他的手…… 在我面对夕阳的光芒时,在我陷入伤心的往事之中,在我举头渴望另一双眼睛接住时,这个人沉默着递过来一束含苞待放的鲜花,像一种未来的前程。因了这束无言的花,我在暗夜的行走突然有了许多光亮的映射。 我渴望与这样的人悄然对坐,握着他的手。 我们坐着,在微微的灯光下,彼此能听…  相似文献   

20.
赵辉 《台声》2011,(2):98-101
技巧是尽本分,不足以炫耀,真正要炫耀的是思想,真正有思想、有深度的内容是不必要、不屑于炫耀的。所以我不认为存在“炫技”的问题,只要我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诚恳就能放在阳光下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