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说得不全面,还可配上一个下联:进酒可让人办事。还有一句话,叫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也可加一个递进:喝人家的,嘴短手也短。这都是到家的大实话。仔细瞧瞧,那高举的酒杯像什么?活脱脱一个大陷阱! 这不是耸人听闻。你可别看这酒杯不大,有的人就是被小小的酒杯套牢,引上了贼船。你别看酒杯不深,有的人就是在这浅浅的酒杯里马失前蹄,淹死其中。酒杯一碰,落入陷阱。小心啊小心!  相似文献   

2.
社会上有许多执法单位和服务部门喜欢聘请一些非本单位的人员来担当监督员,以对自身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这本是件无可厚非的好事,但一些新闻工作者常被作为邀请的对象,笔者认为这就有些不妥了。该不该请编辑、记者当社会监督员?到底该请谁来当?笔者认为这事值得商榷。请外人来当本单位或部门的监督员,我想本意应该是让这些清楚的旁观者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监督,或提出中肯的建议,或提出善意的批评。而某些单位和部门热衷于请编辑、记者来当监督员,这里面恐怕有另一层用意。据了解,为了让监督员们热心于自己的工作,也为了联系方便,这些单位或部门逢年过节要请社会监督员们坐一坐、沟通沟通感情,甚至送点礼物,加强加强联系,平时方方面面也会多少给一些实惠。这样一来就有问题了。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我不知道受邀请的编辑记者们拿了、吃了人家  相似文献   

3.
"靠煤吃煤"是白春根的"生意经".正是这一"生意经",使他把自己管辖下的煤矿当做个人发财的"富矿";从眼红别人"吃煤"到自己亲自实践"吃煤";从被动受贿到主动索贿……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从这个角度讲,"靠煤吃煤"确实坑人不浅.  相似文献   

4.
<正>时下,听到一些人对吃点、喝点、收点等不以为意,总认为那"根本不是事",不必小题大做,但一些人恰恰在这"不是事"的问题上滑出了轨道、跌了跟头。俗话说:"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酒盅一端,政策靠边。"长此下去,必然会导致少数党员干部忘乎所以,走向违法犯罪道路,到头来落得个身败名裂。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不久前,我们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其中一项议题是公布上级党委批准两位同志入党的事宜.当会议结束时,支部书记笑呵呵地对大家说,谁谁和谁谁谁今天特别高兴,入党不忘党恩,为了感谢众位党员的帮助,请大家吃一顿"谢党宴".说着,他又问组织委员:"地点是哪儿?"组织委员说了我们这儿一个很有名的海鲜大酒楼.  相似文献   

6.
田焕成的财大气粗和"抠"在嫩江县出名.有的领导和他打交道十几年,他没请人家吃过一顿饭!他的理论--股份制,钱是大伙儿的,该花的花,该省的省.有这样的管家,是股东的福分.  相似文献   

7.
他,放下月薪4000元并管吃管住的公司行政主管不做,毅然回乡当起了月薪280元的"村官".他,仅用4年时间,就让16个组吃上自来水,18个组走上硬化路,24个村民组修通了公路.他,仅用4年时间,就让一个人均收入不足700元的贫困村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富裕的日子.他,就是石阡县甘溪乡甘溪村党支部书记石顺国.  相似文献   

8.
正更有甚者,没收人东西,自带嘴巴,自带干粮,管他三七二十一,逢人便夸,俗称"自干嘴"。晚清潘祖荫见人便夸某提督忠肝义胆,人问"此人战绩若何"?潘曰"不甚清楚";人问"此人状貌若何"?潘云"没见过他";人问"那何以夸他好"?潘说"他送我的鼻烟壶很好"。收了人家钱,便使劲替人家刷屏点赞送金笔,阅读评论增人气。更有甚者,没收人东西,自带嘴巴,自带干粮,见谁夸谁,俗称"自干嘴"。后汉司马徽,冯梦龙考证他是好好先生鼻祖,"不谈人短,与人语,美恶皆言好。"有回,有人问徽"安否",答曰  相似文献   

9.
“六个点”不变在玩“工程游戏”中,李真有一个底线,那就是工程质量不能差,不能搞成“豆腐渣工程”。钱到了手不能完事大吉,不能丢下工程就不管了。李真是个聪明人,他不会办这种蠢事。相反他对工程更加关注了,不能因为个人吃了“回扣”,就影响工程质量。“回扣”是按照规矩应该给的。这里不存在吃了人家嘴软的问题。他的嘴很硬,到了工地上,看哪不顺眼就批评。他好几次来北戴河,监督工程质量。这个北戴河培训中心工程,说是某工程局承包,实际上是一个叫泛华集团的黄某干的。他为了得到下一个工程,干得很卖力气,连非常挑剔的李真都挑不出大毛病…  相似文献   

10.
笔者身为纪检监察干部,曾多次与本单位的同志一起参与办案工作。每每到一被查单位或个人那儿,总要经受住种种拉你下水的诱惑。其中最多的是“小圈子”的诱惑。被查者总爱说:“纪检监察干部也是人嘛,你们的领导干部又不是天天跟着你们走,在办案之余到一些特殊的地方放松放松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一回生二回熟,以后都是朋友嘛。”有些人经不住如此诱惑,与这些人结成“小圈子”,结果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给以后的工作造成不该有  相似文献   

11.
当心"软肋"     
按说,他牛建宇作为一个局长,与两个无权无势且欲壑难填、无理取闹的女人对阵,应该是稳操胜算的,可结果认输的还是他牛建宇.何故?还不是因为他怕自己的那点儿丑事被与他有染的女人抖搂出去、张扬开来,毁了自己的名誉,丢了自己的脸面?在想告发又没有勇气、想摆脱又授人以柄的情况下,最终还是选择了忍气吞声、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敲诈.应该说,堂堂的局长所以被两个居心叵测的女人"拿下",终于走上了经济犯罪道路,不是因为他遇到的女人多么厉害,而恰恰是他自己的弱点暴露得太明显,被人家戳中了"软肋".  相似文献   

12.
湖南的双牌县有个政协委员叫胡佐军,还有个县委书记叫郑柏顺.在当地"两会"之后,委员胡佐军被书记郑柏顺给撤职了. 不要以为胡佐军是一张牌,郑柏顺是一张牌,他俩能构成"双牌".说起来胡佐军是当地的政协委员,可他在书记面前却啥都不是.仅仅是"两会"上一次例行的"大会发言",他就惹怒了县委书记--书记不仅当场愤怒批示,还轻而易举地把胡佐军的本职岗位给粉碎了.什么叫"大牌吃小牌"?这就是.  相似文献   

13.
他眼含激动的热泪,手捧着国内四家杂志社联合举办的"西柏坡杯"全国文学大奖赛诗歌组一等奖的大红证书.没有想到啊,只有六年文化,一个地地道道撸锄杠握锹把三十四年的地球修理工,竟能有今天的这份荣耀,真是令人刮目相看.他是通河县祥顺乡向阳村的一个农民,有着十六年的党龄,由于老实、厚道、不好言语,人们都称他"老蔫儿".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射洪县以"三套制度"拓展深化"学、做、改",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建立"三个一"学习制度,推动学习教育"常学、深学"."一周一学"促学习.以召开"党小组会"、周例会为契机,采取"朗读领学+纸笔抄学+视频教学"模式,促使党员抓学习."一月一讲"促提升.以"党课"为重要平台,采取外请专家讲、内请党校教师讲、干部职工轮流讲等形式开展学习."一季一考"促实效.以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为契机,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对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建立"三位一体"活动制度,推动学习教育"立做、实做".建立"主题党日活动"制度、"走基层"活动制度和"党员志愿服务"制度,以"走"促"学",以"走"促"做",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中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  相似文献   

15.
斯密"一只看不见的手"的经典理论验证了所有西方工业化国家市场经济的成功,可见"看不见的手"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价值毋庸质疑.尽管如此,中国的市场经济的转型使我们花去了太多的时间,但是我们仍然不知道还要花多少时间和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很好地理解"看不见的手".  相似文献   

16.
李明学所以会以几近疯狂的程度、"日进万金"的速度聚敛钱财,是源于他的一个想法:收取一些"好处费"是在做很正常的生意;自己是"生意人",人家自愿"进贡",收之理所当然.正是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他才胆子越来越大,对送上门来的钱不计多少,来者不拒;正是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他才觉得等待送钱上门不过瘾,急不可待地伸手索要.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你当了三四年入党积极分子还没有走进党的大门,而有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最短期限(一年)一到,就在党旗前举起了宣誓的拳头?除了"党员条件"这个硬杠杠外,还因为他"能",是一个"能人".  相似文献   

18.
王安石曾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历史上称为"熙宁新政".但是,他的变法最终失败了.毛泽东曾总结王安石变法的教训,认为他"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王安石的新政,包含了多项变革,他自己最为得意的创新、也是最为当时人所诟病的是"青苗法".  相似文献   

19.
在延安杨家岭,听讲解员讲了这样一段往事.抗战时期,从国外归来的科学家陈嘉庚先生,分别到重庆和延安考察.他先到了重庆,蒋介石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并花800块大洋,在重庆最好的酒店为他摆了一桌接风宴.接着,陈嘉庚又到了延安,毛泽东也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并请他吃了自己亲手种的菜.只是这一顿饭,只花了两毛钱.事后,陈嘉庚深有感慨地说:"蒋介石招待我花了800大洋,而毛泽东招待我只用了两毛钱.得天下者,共产党也!"  相似文献   

20.
1967年初,外交部决定驻外使馆人员分批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当时黄镇在法国当大使,耿飙在缅甸当大使.耿飙从仰光回到北京就被"造反派"拉到外交部的一个房间"交代"问题.黄镇回到北京的第二天,"造反派"也给他来了个"下马威":让他背语录.他背了"老三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