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个人的心别人本来是看不到的。但人们却常说:"我看清了你的心。"为什么?因为人总要说话,总要做事。在言行中,就把胸膛里的心展现给了大家。薛瑞文,左权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展现给大家的是怎样一颗心呢?和薛瑞文接触过的人,尤其是和他近距离接触的左权县1.13万残疾人说,老薛的胸膛里有对党的赤诚忠心、对残疾人的无私爱心和对事业不懈追求的事业心。  相似文献   

2.
一、提高认识,增强创办家长学校的紧迫感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学校办学思想逐步端正,内部管理趋于规范,教师素质提高很快,然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严重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制约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给学生减负,有的家长却给孩子加负;学校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有的家长却只注重孩子的分数高低;教师教学生独立生活,有的家长却对孩子一切包办代替;教师多方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的家长却为孩子定调调、画框框,限制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教师教育学生循循善诱,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却态度生硬,导致…  相似文献   

3.
林木 《党史博览》2008,(3):F0002-F0002,F0003
周恩来是一个伟大的人,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似幽默随和、兴趣广泛、人情味极浓;他没有什么领导人的架势和气派,一走出会场、一离开正式场合,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老大哥:他跟谁都谈得来,无论工农士商,无论大人小孩:他没有孩子,但却喜欢孩子,把慈父般的爱,给了烈士后代。  相似文献   

4.
相隔千里,却在视频电话里面对面互致问候;上班路上,依靠手机地图的实时路况功能,及时调整路线避免堵车浪费大把时间;到餐厅吃饭,通过手机支付功能结账;担心孩子放学后是否安全到家,直接用手机打开家中监控摄像头;公交车上,用手机观看篮球比赛的电视直播……随着3G的到来,这些生活场景都将成为现实,通信技术的升级换代将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巨大改变。  相似文献   

5.
汪金友 《实践》2005,(10):46
他是一个普通公民,却始终怀有 这样一个理想:让读不起书的孩子背 起书包继续读书。为了这个理想,他在 10年的时间里,用300多万元资助178 名贫困学生读书,为此还欠下了17万 元的外债,身患重病后也无钱医治。他 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了社 会,直到身患晚期胃癌后依然牵挂着 贫困山区的孩子,又将大家捐助给他 的医疗费拿出部分给孩子们交学费。 在病榻上,他多次向家人表露心愿: “如果我死了,将我的眼角膜等有用器 官移植给有需要的病人,将遗体捐献 给医院做医学研究,让我为社会再做 最后一次奉献。” 他就是丛飞,一个“五星级义工”, 一个被深圳人称为“爱心大使”和“慈 善歌手”的优秀青年志愿者。从今年4 月中旬以来,深圳几家主要媒体几乎  相似文献   

6.
正李庆,一个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是七师一二八团园林一队的一名残疾人,左臂天生残疾的他却能用右臂撑起一个家。在面临巨大的伤痛和困难时,有的人选择了绝望和放弃,而李庆却选择了勇敢面对。在李庆30岁的时候,邻居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由于自己的条件不好,当时是女人带着一个孩子嫁给李庆家的,虽然有些遗憾,但李庆对娶来的媳妇和孩子还是疼爱有加。当时,李庆自己种植了一个大棚的蘑菇,在当时的一二八团,还是第一个种植蘑菇  相似文献   

7.
吉林好人     
《新长征》2014,(12):F0002-F0002
兰福利——志愿服务 温暖万家 兰福利是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的一名普通员工,百川志愿者协会会长。他长期全身心地投入到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把工作之余的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了社会公益事业上。妻子生小孩他不在身边,他要给孤寡老人家修房子;父亲去世他没在跟前,他去外地看望贫困儿童;逢年过节时他不顾自家,先把米、面、油送到残疾人手中。  相似文献   

8.
《廉政瞭望》2012,(13):44-45
在长达5年时间里,他背着学生过河。刺骨的高山雪水,无情地吞噬着他的健康,使他那曾经健步如飞的双腿无法迈步。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他靠妻子的背送和轮椅的帮助坚守讲台。他借别人的钱,一分一厘都记得清清楚楚;他替学生们交的学杂费,却忘得干干净净。重庆市巫溪县田坝镇上鹿村小学教师赵世术是一名平凡的党员,却又是极不平凡的。  相似文献   

9.
在安徽省凤阳县县城里,有一个双目失明、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他致富思源,连续13年共为灾民、贫困户、残疾人、孤儿等捐款40万元。他就是个体私营业主、共产党员水巨洋。1945年,水巨洋出生在凤阳县城一个贫穷的家庭,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老大。水巨洋3岁时,一次出疹子发高烧,导致双目失明,从此便生活在黑暗中。虽然眼睛看不见了,但是骨子里却天生有一股不屈的韧劲。懂事的水巨洋早早就知道为家里操持。他卖过瓜子和水果。上世纪60年代,用上自来水对于凤阳小城人来说就是天方夜谭。还是懵懂年少的他,就以卖水为生。他成天和水打交道,那“汩汩”…  相似文献   

10.
查尔斯小时候常在父亲的杂货铺里帮忙。杂货铺里有一个对妻子不忠的人。伙计们都叫他“堕落的老家伙”。查尔斯和其他孩子一样,对他很不尊重。孩子们称呼其他成年男性都是“某某先生”.而对于这个“老恶棍”,他们却只愿意称他为“乔”。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8,(12):117-118
湖北襄樊市襄阳区峪山镇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一位独眼独臂的老人正在给身边的一群孩子讲抗日故事。一旁还有几个孩子在练毛笔字、画画、写黑板报……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这就是77岁的残疾老人李运生和他的家庭辅导站。  相似文献   

12.
大爱无言     
李静是塘沽区兴华里学校的一名教师,从事聋哑儿童的特殊教育工作。在这无声的世界里,李静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这里的孩子虽不能听,但灵巧的手指却能倾诵心声;这里的孩子虽不能歌,但优美的舞姿却编织着五彩的梦。而心与心的交流,却也比任何语言都更动听、更感人。这种无言的爱,一直在李静和孩子们的心中流淌。  相似文献   

13.
水生 《学习导报》2010,(4):50-50
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总结的教育孩子40条,集中反映了西方的家教。 1.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地回答。 2.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3.竖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4.不因孩子房间里或者桌上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5.给孩子一个房间或房间的一部份,主要供孩子玩耍。  相似文献   

14.
《求贤》2012,(4):62-63
他是中国当代最受关注和推崇的书法大家,却不愿意多谈书法,他说自己的书法至今还没有定型;他是京剧行里公认的奚派传人,却身在梨园之外:。他教遍了从小学到博士后的所有年级,开创了中国书法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却自称只是“一个教书匠”他治学广博,书法绘画音韵哲学文学……凡有所涉,俱臻化境,却自嘲为无“家”可归;他就是欧阳中石。  相似文献   

15.
王永的顺风车从1998年开始,13年里,顺风搭载的男女大约已过万人,王永的顺风车也从红旗、本田、奥迪换到现在的奔驰。37岁的王永是一个天生的搭讪者。在飞机上,他放好行李就给周同的乘客发名片;开顺风车时,他并不去找别人要名片,在他看来这意味着“想干点儿什么”;搬到新居,他给同楼层的十户邻居送了一封信,介绍自己和家人,  相似文献   

16.
为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他毅然把自己蒸蒸日上的企业捐献给了村集体;为能从土里刨出金子来,他远涉重洋考察学习却泪洒异国他乡;18年默默奉献,他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乡亲们致富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亲杨子江离开我们三年多了,但他那高大的身躯,慈祥的笑脸,还有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却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打开记忆的闸门,慈爱、正直、博学而谦恭的父亲仿佛在向我走来、走来…… (一) 像天下所有的孩子一样,我们很爱父亲。记忆中的童年是美好的。那时女儿心目中的父亲:年青、英俊、开朗、既亲切又陌生。说他亲切,是因为他养育了我们,而且非常疼爱我们。而说他陌生,是因为他没有和我们住在一起。作为领导干部,他长年住在工作单位里,他把时间和精力都贡献给党的事业。因此,他没有时间陪伴我们逛公园,也没送我们上学校。…  相似文献   

18.
童小平 《世纪风采》2011,(11):26-29
我的父亲童炎生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双亲早逝,是一个给他人放牛打工的苦孩子。在那苦难深重的岁月里,为脱离苦海,他带着朴素的思想和翻身的愿望,走进了革命的队伍。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3,(1):113-114
【求助记录】我的孩子五岁多了,不但挑食,还不按时吃饭。该吃饭的时候他却在那里玩儿,等过了吃饭的时间他又喊饿。没办法,只好经常给他准备一些零食。请问,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好好吃饭?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卡西莫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带的班级里,有一个学生,丑,且不是一般的丑,五官完全变形,眼睛一大一小,朝天鼻,嘴巴大且肥厚,整个后背微微的驼着,最主要的是走路时四肢搭配极不协调.仿佛胳膊和腿长在别人身上似的。因为他的丑陋。班里的孩子很少叫他的真名李玉栋。背地里都悄悄地叫他“卡西莫多”——雨果《巴黎圣母院》里那个丑陋的敲钟人。这个可怜的孩子,经常走路都不敢抬起头,仿佛这是他与生俱来的错。我虽是班主任,却也有着爱美的虚荣.内心里也不大喜欢这个孩子.学习不好而且实在丑陋,曾有一个新来的年轻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