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台湾"立委"选举是在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下进行的.由于民进党误判形势高额提名、台湾民众对政治失望投票率低、激进"台独"路线不得人心,选举结果仍维持朝小野大格局,即民进党执政国亲两党制衡.这一结果打击了激进"台独"势力,让中国大陆、美国和亚太地区有关国家松了口气,解除了两岸立即摊牌的近忧,有利于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稳定.但岛内与两岸之间仍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未来发展仍存在着变数.  相似文献   

2.
在台湾岛内"台独"势力"挟美谋独"、气焰嚣张,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第十三届海峡论坛排除疫情影响和岛内人为阻挠成功举办,不能不说是海峡两岸同胞的一件幸事。作为两岸同胞共同向往、共同培植和扶持的两岸交流大平台,海峡论坛为两岸融合发展交流。  相似文献   

3.
1998年秋天,天津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姚同发所长来我所访问,他谈到岛内“台独”势力活动猖獗,其一是企图割裂两岸文化渊源,为此,他表示要赴岛内作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来批驳“台独”宣扬的种种谬论。承蒙台湾《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襄助,他的研究计划得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香港"反修例"风波引发的暴力活动不断升级,对香港政治经济及市民日常生活均造成严重破坏。正如香港前特首董建华所指出的,香港暴乱背后有美国和台湾两只黑手。众多媒体的大量公开报道,也勾画出台湾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势力不断推波助澜、频繁插手香港事务的种种丑态。一、民进党当局及岛内"台独"势力助阵香港暴力活动(一)"声援"香港暴乱的言行层出不穷。香港"反修例"事件发生后,民进党当局及岛内"台独"势力  相似文献   

5.
《黄埔》2021,(1)
正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大陆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制定"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将依据《反分裂国家法》及《刑法》《国家安全法》有关"分裂国家罪"等条款,对那些涉"独"谋"独"的顽固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采取严厉惩罚措施。自2016年民进党在台湾执政以来,岛内"台独"势力气焰嚣张、活动猖獗。  相似文献   

6.
随着台湾问题的逐步升温,台湾意识再度引起两岸人民的高度关注,某些台湾的政要或学者可谓言必称“台湾意识”,使它成为岛内一些政治势力获取选民支持和政治资源的宣传符号,成为“台独”分子推行“台独意识”的思想基础。但台湾意识并非“台独意识”,正确理解和对待台湾人民由于特殊的历史因素形成的台湾意识,是争取台湾民心归向祖国,实现统一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7.
近日,台湾蓝绿就用公投方式解决核四争议问题基本达成一致,困扰台湾多年的核四问题可望就此解决。核四公投虽然是岛内民生议题,但此举可能为公投常态化以及"公投法"的修改打开潘多拉盒子,进而为"台独"势力利用公投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可乘之机。对此,必须予以警惕。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24日,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不欢迎在大陆赚钱又回到台湾支持“台独”的人。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对台湾经济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自身事业也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对台商的利益事关重大,对于“台独”的危害性,他们应该最有切身体会。但是近年来,在岛内“台独”势力的裹挟下,极少数台商一面享受大陆提供的优惠条件发展事业,一面在岛内支持“台独”势力,为岛内分裂势力的活动推波助澜。在当前反“台独”的严峻形势下,国台办明确表态不欢迎“绿色台商”,无疑有很强的针对性。一、“…  相似文献   

9.
《统一论坛》2012,(1):20-20
台湾大选结束,承认“九二共识”的国民党马英九当局继续在岛内执政。选举结果说明,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台湾同胞的共识和愿望,是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的最佳选择。这是海内外同胞共同打击“台独”分裂势力的成果,是岛内主流民意的客观反映,也是对以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为代表的“台独”势力再一次严厉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特殊的政治生态环境,“台独”势力在台湾岛内日渐发展,妄图将台湾与祖国大陆分割开来。它以很大的破坏力,不断在台湾海峡兴风作浪,已成为台海局势的最大危险。 台湾岛内社会的变化,给“台独”势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李登辉自巩固了他在台湾的统治地位之后,便背叛了两蒋时期所  相似文献   

11.
台湾岛内统派是国家统一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政治力量。当前,台湾岛内统派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导致其既难以对"台独"势力的系统"去中"形成有效制衡,也难以对中国国民党的逐步"去统"进行有力劝阻。分析新时期台湾岛内统派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并对其影响因素开展研究,是台湾岛内统派发展壮大并在国家统一进程中发挥更大功效的重要前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化台独”及其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必松  颜君烈 《台声》2001,(4):16-17
长期以来,岛内分裂势力一直将“文化台独”作为制造分裂的一种重要手段,企图割断台湾与祖国的文化联系,进而改变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和“统独”心态。民进党上台执政之后,在祖国大陆、岛内民众及国际社会反“台独”的强大压力之下,不得不调整其“台独”策略,由“急独”、“硬独”、“明独”变为“缓独”、“软独”、“暗独”,将争取“实质台独”作为推行“台独”主张的主要策略 ,并鼓吹“台湾的前途必须由台湾人民自己决定”,企图为其“台独”主张披上“民主”的外衣,以此迎合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实际是想以“民…  相似文献   

13.
在台湾,1986年9月28日,酝酿20多年的"党外势力"在仓促间成立了民主进步党。民进党几经"政党转型",在世纪之交夺得岛内执政权,开始了其执政之路。但是,由于民进党的"台独"原罪,加之因操弄省籍、族群矛盾引发岛内民众反感,更重要的是涉入了贪腐的污水之中,在执政八年之后便黯然下台。总结回顾民进党20余年的兴衰史,我们可以粗略将其归结为"四成四败"。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8,(24)
正20年来,台湾围绕中学历史课纲的风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成为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在教育领域不断推进"去中国化"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多种政治力量和文化思想博弈的重要表现。台湾当局最近通过的12年基础教育历史课纲,反映出"台独"分裂势力在这一问题上取得了明显进展,表现出其强力加速"文化台独"的急切心态,这是"文化台独"的一个重大事件,其中动向值得大陆方面注意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台湾地区的"台独"势力由来已久,曾经在各方的打击下濒于灭亡,但自20世纪末期,死灰复燃.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问题有被国际化的趋势.因此,遏制"台独"势力的蔓延,要发挥国际统一战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5年3月14日,中国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两岸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这是一部务实又坚定、理性又温和的法律,深受海内外同胞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与支持。台湾问题原本就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而台湾岛也是属于中国神圣主权和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年来,台湾岛内少数“台独”分子,疯狂叫嚣“台湾独立”。“台独”势力不仅在岛内发烧,而且蔓延到海外,企图依靠某些外国势力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这…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两岸关系形势复杂严峻。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一些政客制造两岸对立,阻挠两岸交流合作,企图切割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他们加紧勾连外部势力破坏台海和平,以疫谋"独"。少数"台独"分裂分子鼓噪所谓"修法""公投",图谋"法理台独"。同时,岛内出现了一些宣称"九二共识"过时、主张响应所谓"新民意"、调整"九二共识"表述等论调,这将落入民进党当局、"台独"势力设计的圈套,无助于两岸关系发展,无益于台湾同胞利益福祉。在两岸关系政治基础遭受严重破坏,台海和平  相似文献   

18.
“文化台独”的形成及其欺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杰 《两岸关系》2007,(9):12-14
"文化台独"是"台独"势力割裂两岸文化联系,凸显"台湾文化主体性",为实现"台湾独立"服务的文化分裂行为。它在台湾当局推行下愈演愈烈,具有突出的  相似文献   

19.
鞠海涛 《两岸关系》2003,(10):14-15
9月6日,在台湾当局的支持下,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在台北举行了所谓“会师总统府、前进联合国”的“台湾正名大游行”,李登辉再次鼓吹“建立以台湾主权为主体性的国家”。这是近期来“台独”分裂势力推行“渐进式台独”的又一严重步骤。这一明显具有危险性和挑衅性的举动,是“台独”分裂势力在岛内掀起的新一波恶浪。  相似文献   

20.
所谓“台湾独立运动”,是指少数不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台籍分裂分子,为谋求将台湾从中国版图上分裂出去、建立“台湾共和国”所进行的分裂活动。近些年来,随着台湾内外环境的变迁,“台独”势力活动日益猖獗,不仅公开宣扬其“台独”主张,而且积极介入岛内的政治运作,已成为影响台湾政局稳定与两岸统一的重要因素之一。7月9日,李登辉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置台湾民众的意愿于不顾,公然大放厥词分裂祖国,台湾当局必将为此付出代价。一、“台湾独立运动”旱期萌生的背景“台湾独立运动”,是二战后美。日反华势力与台湾分裂势力相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