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边吉 《党史纵横》2001,(12):15-15
自从有了人类,人类就有了历史。历史的河流太长、太长了,时涨,时落,时起,时伏。历史的长河负载着沉重,也负载着轻灵,按照它惯有的规律、速度,向着没有尽头的前方流走。历史,没有目的。因此,历史,也没有主题。这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咬文嚼字。历史确实没有主题。因为,历史没有情感。古人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假如历史有了主题———有了自己的情感,历史就会因为自己有了喜怒哀乐而变成一个花花世界,历史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幸亏历史没有情感。幸亏历史没有主题。历史包容着人生,人生是历史长河中的水滴。人生,是充满了情…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认真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这些讲话体现了习近平深远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和深邃的历史思维。习近平运用历史思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的深刻认识,阐明了历史的科学性、历史的规律性、历史的独特性、历史的整体性的重要内涵。这些对指导中共党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具体体现为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不负人民的主体精神、恪守底线的自觉精神、勇攀高峰的创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历史智慧,历史主动精神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探索形成,实现了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辩证统一,历史规律性与历史实践性辩证统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新时代弘扬历史主动精神,需要我们继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历史自信、勇于创新创造、强化责任担当,凝聚起开创未来的勇气和力量,奋力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4.
如今,一些人在刻意戏说历史、歪曲历史、重构历史,特别是对党的历史人物进行解构,甚至亵渎。这是对党史的不敬畏。列宁讲,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敬畏党史,也是一种背叛。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悠久,史书浩繁,其中所展示出的历史、文化、人文之内容,表现了中国人的历史感、中国人与中国历史的关系、中国人的人文精神,由此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知今天的历史热、国学热、历史剧热、历史讲坛热。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并围绕“掌握历史主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掌握历史主动”“为什么能够掌握历史主动”“掌握什么样的历史主动”“如何继续掌握历史主动”等基本问题。掌握历史主动,是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然选择,是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的内在需要,是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华章的实践要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掌握历史主动,关键就在于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有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有力支撑。新时代,我们党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掌握了赢得人民拥护的历史主动、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主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总结和运用好党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始终牢记并努力践行“三个务必”,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牢牢掌握历史主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7.
丁国强 《前线》2016,(Z1):101-1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强大的思想力量、博大的历史智慧,发出了继续在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答卷的政治宣言,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历史视野的拓展,富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充满开创辉煌未来的坚定信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和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历史自信是坚持自信自立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包含着事实、价值与情感三者的共同作用。事实,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由来与内容,贯穿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价值,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大历史观视角、人民立场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情感,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情感支持、人文关怀和历史信仰。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事实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同时,从情感层面彰显了人民情怀、历史情怀和担当情怀。  相似文献   

9.
许迪 《前线》2022,(3):17-20
大历史观是一种观察历史和社会的思维方式、理论视野和科学方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拓展运用和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科学解释历史现象、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准确洞察历史发展大势的思维武器。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就是要在整体视域中锚定历史方位,在辩证思维中把握历史规律,在问题导向中洞察历史大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迈上新征程、肩负新使命、应对新挑战,迫切需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在以史鉴今中把握现实、开拓未来、赢得战略主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基于对人类世界历史观念的整体性把握,以及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对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批判性重构,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源初表达。《德意志意识形态》具体分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机理,即从根源、动力、过程、本质和趋势五个层面,描述了世界历史的开创过程,揭示了世界历史形成的本质规律,展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这在加快生产力发展、认清全球化发展实质、解决民族文化融合、指明世界历史发展方向等方面,为当前的世界一体化浪潮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贯穿着一条红线,就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抓住这条红线去评判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既要反对粉饰历史、掩盖失误,更要反对丑化、妖魔化历史和历史人物.我们还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冷静面对成就与问题。  相似文献   

12.
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某种意义上,建国6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经验、总结经验、积累经验、运用经验、与时俱进的历史。60年的时间里,我们党对历史经验进行了多次比较系统、全面的集中总结。这些经验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实践的智慧,是历史的精髓,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支点性元素,必须坚持好、运用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辉煌历程,在每一个重要的关键历史节点,以历史决议的形式对党的过往历史进行总结,目的是统一思想、统一意志、面向未来。百年来,党在1945年、1981年和2021年,分别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以下简称第一个历史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二个历史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三个历史决议),三个决议是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从对三个决议的综合研究中,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框架——党史分期、内容——党史曲折发展、主题——民族复兴、关键——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的清晰脉络,有利于认识历史,正视现实和把握未来,为夺取下一个百年辉煌,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经验、总结经验、积累经验、运用经验的历史。我们党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里,对历史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集中总结。这些经验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实践的智慧,是历史的精髓,是推动未来发展的支点性元素,必须坚持好、运用好。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立足于唯心主义立场阐释世界历史的整体性、发展动力和规律性问题。马克思对其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分析与批判,继承该理论的合理内核,并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从需要的前提性批判、历史本质的自我生成、现实的自由、历史发展动因等方面赋予了世界历史理论以新的内容,使世界历史理论真正成为科学。  相似文献   

16.
王立新 《发展论坛》2002,(10):54-55
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成立80余年、执政50余年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发展自己科学理论的历史;是党开展党内斗争,加强自身建设,探索执政规律的历史。一部党史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对于党员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掌握科学理论,认识革命和建设的规律,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学习和研究党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王建柱 《奋斗》2006,(8):34-34
历史是人类进步的足迹,是前人伟大创造的积累,学习历史,能够增长人的智慧;学习历史,能够提高治国安邦的本领;学习历史,有益于个人的修养;学习历史,对于认识国情、指导革命和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中形成的独特优势。历史主动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立足唯物史观从深层次剖析其内在意涵是深入理解和不断增强历史主动精神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通过对历史主动所蕴含哲学思想进行审视与解读,从而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历史主动的实践逻辑,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04,(5):49-49
本书以一种全新的探索视角来研究历史,从帝王、后宫、政界、军事、名人、宗教、文化、科技八大方面选出百余个重大历史谜题,通过严肃而科学的分析,生动而精练的文字,拨开历史迷雾,将中国历史的某些谜团全方位、立体地展现于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20.
读家秘籍     
牧徐徐 《廉政瞭望》2013,(18):69-69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历史总是给人以启迪和指引。钱穆先生从政府组织、考试和选举、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役制度历数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中国政治制度核心要义,博繁就简,描绘出中国几千年历史与政治的本来面目,厘清了国人对历史和传统的种种误读。,在当下,我们对自己的历史有太多的指责,认为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专制黑暗”的历史,加之现实社会正在发生一桩桩突破底线的事情,使得焦虑失望自卑成为当下社会的整体情绪。钱穆先生以一种客观端正的态度来分析中国历史,并提出可借鉴之处,能解惑释疑,又可安抚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