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张逊 《黄埔》2006,(3):12-15
6月10日,台北上万名民众走上“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参加名为“全民上街,阿扁下台”的集会。这是继6月3日“全民呛扁,阿扁下台”集会后,第二次要求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下台的群众活动。几天之后,6月13日,要求罢免陈水扁案在台湾“立法院”正式启动程序。  相似文献   

2.
6月10日,台北上万名民众走上“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参加名为“全民上街,阿扁下台”的集会。这是继6月3日“全民呛扁,阿扁下台”集会后,第二次要求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下台的群众活动。几天之后,6月13日,要求罢免陈水扁案在台湾“立法院”正式启动程序。两个月来,陈水扁从亲信、女婿到夫人,都被揭发涉嫌一系列弊案,前两人更被警方收押。受其影响,陈水扁声誉大跌,民进党的支持率也大幅下滑,在一片“罢免”、“倒阁”声中,陈水扁与民进党都陷入了执政以来的最大危机。后院起火亲信女婿东窗事发多次涉案,又多次过关,被称为台湾政坛“不倒…  相似文献   

3.
宝岛民生     
《台声》2006,(10):6-7
马英九倡导协商拼经济 亲民党称愿积极配合;台湾旺旺大幅削减岛内投资;台湾舆论谴责陈水扁恐吓司法、耍赖皮;岛内数十万民众高喊“阿扁下台”;马英九登广告支持倒扁 强调国民党不夺权;台湾民众抱怨大学乱收费;  相似文献   

4.
李立 《台声》2006,(11):30-31
“倒扁”活动已进行了一个多月,现在还看不到陈水扁下台的迹象。阿扁,何以能硬撑到底,说不下台就不下台?说到底,不过就是“脸皮够厚”,加以掌握“总统”大位,可以威胁兼利诱民进党内重量级人士不发动“倒扁”,缺乏民进党内部的奥援,“倒扁”硬生生就被划成蓝绿对决。相对的,倒是“倒扁”力量,看似阵容浩大,却真如一部“拼装车”,纯靠“倒扁”的情绪与意志硬撑到现在。但马力终究有限,驾驶总会疲累,车上乘客还有现实生活要兼顾,一个月走下来,看得出,施明德累了,群众累了,兵疲马困之余,这戏怎么收场?那么,经过了“围城之战”、“环岛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5.
赵辉 《台声》2006,(7):40-40
最近几个月以来,岛内“第一家庭”、“第一亲家”和陈水扁亲信弊案频传,引发岛内极大民怨民愤,进而掀起“三反运动”,即反贪污、反陈水扁、反腐败。泛蓝以“阿扁下台”为最高战略目标,制定出“罢免、倒阁、群众运动”三步“倒扁”计划,国亲两党还达成“国亲之间要同步、要扩大争取支持、要护‘宪’”的“三要共识”,面对在野党“倒扁”浪潮,陈水扁在确保党内基本形成“保扁”格局后,伺机展开“绝地大反扑”,总体战略便是“死不认错”。民进党在确立“保扁”方针后,还制定了“不随之起舞、不是第一家庭涉案、不要罢免”的“三不政策”应战。…  相似文献   

6.
以“反贪腐”、“阿扁下台”为目标的“百万人倒扁运动”如火如荼,持续延烧一个多月,给陈水扁当局以强烈震撼,引起台湾岛内外极大关注。“倒扁”运动浪奔潮涌8月7日,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以“老战友”名义致函陈水扁,促陈“为了爱民进党,为了爱台湾”勇敢认错,鞠躬下台。8月10日,  相似文献   

7.
《台声》2006,(11):27-29
2006年8月12日,台湾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的纪念碑前开始聚集着人潮,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在此拉开了“百万人民倒扁运动”的序幕。他呼吁每人交纳承诺金一百元台币。在随后短短的一周内,集聚了百万人、逾亿元台币。之后,又从2006年9月9日开始静坐,直到2006年10月10日“倒扁总部”所发起的“天下围攻”行动,一时如火如荼,岛内各地的“倒扁”群众身穿红衣高呼“倒扁”口号,包围陈水扁办公场所区域,现场宛如红色的海洋。然而,但在经过了30多天不间断地抗争后,不但未达到阿扁下台的目的,竟连他一句道歉认错的话都没有得到。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  相似文献   

8.
马淑静 《台声》2006,(5):35-35
陈水扁在“扁马会”上,有关经济方面的议题一律回避,只字不肯着墨。马英九主动提出应如何改善民生问题,阿扁只说了一句话:“要靠大家。”然后就起立送客了。宣传已久的“第二次经济发展会议”,雷声很大,雨落不下来,看来也是说说而已。第二次金融改革是陈水扁经济政策的重头戏。就在去年年底,“三合一”选举之前,阿扁还一再宣称要坚持进行“二次金改”,称这绝不是随便说说,谁抗拒谁就下台!当时的“行政院长”谢长廷十分紧张,诚惶诚恐地宣示他推动“二次金改”的决心,结果还是免不了下台的命运。“二次金改”的四大目标是陈水扁在2004年10月21…  相似文献   

9.
冷波 《两岸关系》2006,(10):12-14
4月7日,陈水扁的亲信陈哲男因政治献金弊案被收押。4月8日,国民党民意代表李全教召开记者会,指控陈水扁妻子吴淑珍收受太平洋SOGO礼券,并消费数十万元。5月25日,陈水扁女婿赵建铭困涉嫌“台开内线交易”等案,被台有关部门收押禁见。蓝营出现“倒阁”、罢免声浪,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表示,若案情升高至陈水扁本人,不排除推动“罢免案”。5月26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表示,陈水扁的执政权力来自于全民的交托,绝不容民进党私相授受;陈水扁当局已经无能,台湾不能空转,当前唯一自救的办法就是罢免陈水扁。5月29日,国民党民意代表发起“全民联署:阿扁下…  相似文献   

10.
李立 《台声》2006,(12):26-28
陈水扁弊案连连,每过一关,阿扁总是露出得意的笑容,似乎老子天下第一,谁也耐何不了。真是不知死活,岂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们不禁要问,陈水扁究竟还能笑多久?陈水扁的妻子吴淑珍遭起诉的“超级震撼弹”炸响之后,陈水扁一如前几次遇到“麻烦”时一样,用上电视“向人民说明”的方式,为自己和家人身涉弊案找出一大堆“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的“理由”,为自己划定的红线由原来“家人涉案就下台”、“直接拿钱就下台”,退到“一审有罪就下台”。其最终落脚点是“绝不主动下台”。绿营人士普遍认为,陈水扁不会主动辞职。因为一旦他下台,就…  相似文献   

11.
马康庄 《台声》2006,(8):49-49
罢免“总统”案未能出人意料之外,以119票赞成未过2/3多数宣告失败。“总统府秘书长”陈唐山在日前向记者发表意见:司法的事应由司法来处理,等调查出结果来,再决定罢免与否不迟。他又认为马英九被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牵着鼻子走,“罢免案”没过马英九很受伤。陈“秘书长”的话显得他胸有成竹,预见“罢免案”通不过。这一点没什么稀奇,蓝绿两方的票数,人人在事先都可以算出来。所谓等司法单位调查出结果再说,看来他们的把握非常大,吃定了当今所有的检察官没有一位有这个胆量,敢把天窗捅破!静候调查结果只有两个可能,扁夫妇清白无罪,或是案子拖延…  相似文献   

12.
7月15日,亲绿学界发表声明,要求陈水扁下台,连署该声明的学界及社会知名人士约4200多人。不到两个星期,已经得到2万多人的签名支持。亲绿学者们长久以来就支持民进党,他们之间有很多人为早年的“民主运动”献身,受到迫害下狱多年。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历史学者杨碧川,他因“蓄意颠覆政府”罪坐牢7年,本是新潮流系创始人18飞鹰之一。这次也参与连署,他说:“看到陈水扁一家人吃香喝辣,还威胁台湾民众,不选我,你还能选谁的态度,这是我最无法忍受的。”“前辈付出那么多心力拼出来的成果,却被一个败家子就这样败光。阿扁还不自我检讨。不能以本土为…  相似文献   

13.
2000年 10月 30 日,台北。台湾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大会通过决议.全力连署在野党派——国民党、亲民党、新党和其无党派建立联盟,推动罢免陈水扁。翌日,逾百位“立委”在“立法院”连署罢免陈水扁。 11月 7日,在野党联盟正式提出“罢免案”。一时间,“罢免”风暴席卷台湾政坛—— 20世纪末。就在代号“象神”的热带风暴肆虐我国台湾岛之时,一场更为猛烈的政治风暴在台湾政坛骤起。执政的民进党和在野的国民党、亲民党之间围绕“核四”问题频频交手,使台湾政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裂痕:社会急剧动荡,造成股市狂跌,…  相似文献   

14.
杨磊 《台声》2006,(10):31-31
如火如荼的倒扁活动使陈水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下台压力。为保住权位,不甘束手就擒的陈水扁正积聚力量,准备疯狂反扑,要打一场“没有底线的总统保卫战”。近期,陈水扁所采取的反制动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绑架民进党,全力反制倒扁活动。倒扁活动开始后,陈水扁即一再强硬地表示“阿扁不会倒”、“绝对全做完任期”,以稳住军心。对于有实力挑战其地位的苏贞昌、吕秀莲、谢长廷等党内“天王”,陈水扁更是利用手中资源威逼利诱,逼其就范,严防“天王”打响“党内倒扁第一枪”,进而引发“弃扁保党”的骨牌效应。此外,陈水扁还改变策略,主动出击。倒…  相似文献   

15.
潘飞 《统一论坛》2007,(1):12-14
自2006年5月陈水扁亲信、家人不断卷入贪腐丑闻以来,岛内要求陈水扁下台的“倒扁”运动高潮迭起。为确保其在台利益和亚太战略,美国表面强调“中立不介入”,实际上继续采取“挺扁”立场,同时也利用陈水扁深  相似文献   

16.
编辑部吹风     
最近,由台湾“行政院长”突然宣布停建“核四”电厂,引发了台湾社会的巨大震荡,被媒体称为“政治核爆”。据台湾媒体报道,由在野的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立委”联手推动罢免台湾当局领导人的提案,已有超过140多位“立委”连署,正积极争取三分之二以上“立委”同意,以使罢免成案。台湾当局正陷入空前的政治危机。“核四”引发的政治危机,绝非偶然事件,而是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后倒行逆施的必然恶果。在他上台的5个多月以来,拒不  相似文献   

17.
郑和美 《台声》2000,(9):13-13
阿扁上台时 ,谦卑地称自己是贫寒的佃农出身的台湾之子 ,并宣称要“好好地为2300万台湾人谋福祉”。然而上台百日 ,令人大失所望 ,民意调查的满意度已不及格。背叛多数原本60 %以上的台湾父老兄弟姐妹 ,对有“台独反骨”的阿扁这个“后生家”并不放心 ,不敢投他的票。阿扁侥幸上了台 ,父老乡亲也就抱着善良的愿望 ,给他一个机会 ,希望“少年人”能成器 ,不致乱乱来。然而 ,经上台百日考察 ,台湾父老乡亲发觉 ,阿扁这个孩子还不太成熟 ,还需要认真教示、引导 ,否则难以改邪归正 ,走上正道。阿扁自小“洋奶”喝得太多 ,体质“中气”不足…  相似文献   

18.
本刊评论员 《台声》2006,(11):10-10
11月3日,陈瑞仁提出侦结报告,起诉吴淑珍等数人。检察官认定陈水扁、吴淑珍夫妇共犯贪污罪,4年间假借“公务费”核销机会,诈财1480万元(新台币,下同)。吴淑珍以伪造文书和贪渎罪被起诉。同时被起诉的还有包括马永成在内的几名“扁府内臣”。陈水扁因为有“刑事豁免权”,暂时免予起诉,待其任期届满再行追诉。这份报告令台湾各政界人士、评论家等都跌碎眼镜,完全出人意料,是陈水扁预期中最坏的结果。“一石激起千重浪”,高雄、台北万人大游行要扁下台;“红衫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街头静坐;“在野党”要求陈水扁在48小时内下台,否则将发动第三…  相似文献   

19.
阿扁泅泳在惊涛骇浪的台海。雷电、暴雨、海啸、颱风……更可怕的是 ,“独”毒之瘾骤发 ,面临灭顶之灾。抛个救生圈 ,救救阿扁 ,平安归来 !阿扁 ,祖国宝岛的佃农之子 ,开漳圣王陈文光的49代孙 ,从“唐山”福建诏安过台湾的子民 ,苦读成材的贫家儿女 ,为反对独裁专制而坐牢的———义愤填膺的正直律师。当年曾是多英俊的田庄人的好后生 ,多优秀的中华好儿郎 !痛惜啊痛惜 !阿扁何时染上了“鸦片” ?“独”毒身缠 ,不时抖颤 ,疯语疯言 ,什么“中国是中国 ,台湾是台湾” ,什么“台独万万岁”……如今泅泳在台海浪尖 ,一旦毒瘾发作 ,小命定有危…  相似文献   

20.
张逊 《黄埔》2006,(6):4-10
10月10日,台湾“双十节”。在重重军警戒护下,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在“双十”庆典上慷慨陈词;同一天下午,“反贪腐倒扁总部”发动的“天下围攻”也在台北登场,红衫军从四面八方涌来,高呼“阿扁下台”。夏去秋来,陈水扁所面临的困境仍未好转,一波又一波的揭弊矛头直指他的家人……弊案,层出不穷“阿卿嫂风波”:小节不检陈水扁找发票冲账“机要费”的困扰尚未摆脱,8月初,他的个人操守又受到质疑。一个被唤作“阿卿嫂”的女佣几天之间成了台湾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阿卿嫂受雇于陈水扁女儿陈幸妤,却作为“总统府”的公务员,由政府支薪。这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