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领导干部 ,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极重要内容。他历来关心年轻领导干部的成长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他尤为关心这项工作 ,发表了许多重要理论观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卓有成效地在实践中运用了这些理论观点 ,取得了显著成绩 ,并且在不少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一、面向新世纪,对培养和选拔年轻领导干部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与创新培养和选拔大批优秀年轻领导干部 ,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邓小平曾明确指出 :“这项工作做不…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从党和国家的前途着眼,坚决主张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十分注重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并身体力行地作出了表率。他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保持党和国家的稳定,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邓小平培养选拔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思想非常丰富,概括地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培养选拔中青年领导干部是“一个战略问题”和“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邓小平非常重视解决组织路线问题。在他晚年的政治生涯中,多次提出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  相似文献   

3.
1989年11月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辞去他担任的最后一个职务——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身体力行地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中、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稳定起了关键作用。随着相关档案的解密.邓小平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始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选贤任能也是革命──邓小平同志新时期用人思想研究李安为政之要,首在用人。选人用人问题,历来是关系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和中国共产党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同志,其科学的用人观、用人原则和用人之道,充分体现在他的用人思想之...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与反腐败黎青平新时期的反腐败斗争与邓小平的名字密不可分。在反腐败这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邓小平讲得最多、态度最坚决、思路最正确,他为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斗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研究邓小平反腐败的思想和贡献,对于进一步推动我们党的反腐败...  相似文献   

6.
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和选拔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始终是邓小平同志关注的重大问题。他在新时期刚刚开始时就指出:“政治路线确立了,要有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是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  相似文献   

7.
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是党的组织路线中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培养接班人的重要意义,选拔什么样的干部,如何尽快提拔大批年轻干部,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观点,构成邓小平  相似文献   

8.
唐奇  张磊 《世纪桥》2015,(3):10-11
党的领导干部离退休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内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本文从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党内领导干部人事制度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党内领导干部离退休制度的迫切性,邓小平采取了在中央设置顾问和顾问委员会解决领导干部职务的新老交替,并选拔大批中青年干部充实到党的各级领导岗位,对党内离退休制度的建立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重要作用的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改革开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大作用,曾经作出过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对指导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党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陈云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光辉的思想,本文谨就他的用人观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1.
蒋益文 《世纪桥》2010,(22):50-53
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辞去他担任的最后一个职务——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身体力行地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中、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稳定起了关键作用。随着相关档案的解密,邓小平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始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杨逸 《学习导报》2012,(22):31-31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积累历史经验。毛泽东同志用从史书中升华的智慧和洞察力成功改造了旧时代、创造了新时代。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把历史和民族发展规律看作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党和国家领导干部要注意读史。党的十六大后,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源源不断培养大批优秀领导干部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大计,也是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所在。领导干部成才,既需要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作出艰苦的努力,更需要组织为他们提供和创造科学有效的机制条件,使他们能够尽快脱颖而出。积极构建促进领导干部成才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优秀领导干部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加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仅要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而且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政之要,在于用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用人观选好用好干部,对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确保党和国家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所谓科学的用人观,就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用人观;就是适应当今时代要求,始终坚持和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用人观;就是坚持党的干部路线,贯彻落实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用人观。坚持以科学的用人观选人用人,是确保党的先进性、巩…  相似文献   

15.
徐建平 《党的建设》2021,(10):60-61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经历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与党和国家的历史密切相关.陈云极为重视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伟大转折,在推动这个伟大转折实现的进程中,邓小平起了极其重大和极其关键的作用。这个转折的实现是邓小平献身于党和国家建设事业漫长岁月中的长久夙愿。而这个夙愿得以实现,则与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  相似文献   

17.
(一)所谓党章思想,是有关党章本质、党章功能、党章效力的思想和观点的总和。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尤其是在党执政以后党的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丰富、严密的党章思想。这一思想,既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反映,也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党章的思想和观点的继承和发展。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加强党和国家的法规建设,“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他特别指出:“党章是最根本的党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党和国家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大。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并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知人善任,广纳群贤。”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用才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毛泽东、邓小平人才观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仅对毛泽东识才、用才、爱才、聚才的领导艺术做一探讨,以期对广大领导干部有所启迪和帮助。一、识才的慧眼。毛泽东之所以能够“知人善任”,首先是做到了“知人”,这是“善任”的基础。可…  相似文献   

19.
党的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掌有一定的权力,在各地各部门都有重大的影响。他们是否正确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是否廉洁自律,不仅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一个执政党如果管不住,治理不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党内腐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腐败,不能不引起党和人民的重视与关注。现今考察领导干部腐败的情况,分析其成因,对于纯洁干部队伍,巩固和发展党的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霞飞 《党史博览》2008,(5):10-13
陈云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粉碎“四人帮”以及党和国家的历史出现重大转机的时候,以对党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大无畏的气概,与邓小平等党内其他同志一起,做了几件对党和国家发展前途起关键作用的大事,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