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考与运用》2006,(1):43-43
服务、奉献、责任——这六个字看似平常,却沉甸甸地摆在我们面前。《人民日报》任仲平用《论服务》、《论奉献》、《论责任》三篇文章为我们作了一一解读。三篇文章发表的时间跨度从2002年到2005年.在风格上却一脉相承。该组文章一经发表.就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好评如潮。文章立意高远、贴近现实.紧紧抓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共产党员的基本宗旨.把朴实的道理通过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现实意义.读后既使人激动,又让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值得每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感悟。  相似文献   

2.
陈晨 《党建文汇》2004,(10):42-42
1944年9月8日,5毛泽东写下了《为人民服务》,纪念张思德,弘扬张思德精神,号召自我们党所领自导的革命队伍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道德观。此后党的“七大”又第一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到了党的根本宗旨的高度并写进了党章。  相似文献   

3.
在“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党员干部正按照市委的要求,重新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三篇经典文章。  相似文献   

4.
此次在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忠诚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日报》5月21日发表评论员文章《不愧为人民子弟兵》,总结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说“中国人民为拥有这样一支英雄的子弟兵,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那么,“人民子弟兵”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5.
刘峰 《当代党员》2011,(1):72-72
《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毛泽东同志为纪念张思德而发表的著名演讲。多年前,背诵着“为人民服务”而成长,今天再次重温“为人民服务”,倍感亲切,思绪万千。  相似文献   

6.
切实转变“官”念,带头摒弃“父母官”这个称谓,树立正确的“父母观”,视百姓为父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争当党和人民的好儿女,才是真正的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7.
许多中年以上的人,对《为人民服务》可以说是耳熟能详。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纪念张思德,弘扬张思德的精神,号召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树立这种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道德观。此后党的“七大”又第一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到了党的根本宗旨的高度并写进了党章。从此,为人民服务就作为我们党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和党战胜一切敌人的重要法宝。60年后的今天,我们追寻历史的脚步,回顾毛泽东《为人民服务》诞生的始末,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梁柱 《前线》2013,(12):125-127
1944年9月5日,中共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时不幸牺牲。毛泽东在中直机关举行的追悼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话,号召全党全军学习和发扬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为人民服务”这一高度的思想概括,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共产党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
伊榕 《新湘评论》2002,(5):12-13
6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明确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这一思想,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反映人民生活,而且要反映人民的理想、追求、道德、情操和利益,也就是反映时代精神。今天,我们学习《讲话》,发扬《讲话》精神,就是要紧紧抓住“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这个核心,并以这一根本性和原则性的理论去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创作出合符时代要求的崇高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60年代,一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在全国家喻户晓,成为大多数人记忆里无法抹去的符号。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已经升华为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1,(19):17-18
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在党内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在张恩德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从此,“为人民服务”为全中国人民所记诵,也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灵魂、唯一宗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代名词。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为人民服务”正式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1936年,  相似文献   

12.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是出自《左传》的“三不朽”标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叶飞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追求真理和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生。他为革命、为建设、为人民的立德、立功、立言就是其一生璀璨的亮点。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实践》2002,(9):43-43
鞍山市财政局把创建文明单位工作贯穿全年财政工作之中。该局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为目的,努力转变了工作作风,密切了财政部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树立起运转协调、  相似文献   

14.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提高理论素养江泽民同志在《关于讲政治》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党员干部要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须奋力投身于社...  相似文献   

15.
《新湘评论》2013,(5):33-33
雷锋,湖南省望城县(现长沙市望城区)人。1960年入伍,同年1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 雷锋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雷锋日记》真实记录了他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仰。他牢同地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目标,甘当革命的“傻子”,把自己的有限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相似文献   

16.
《易传》、《中庸》中蕴含的朴素生态思想对当前构建新的生态哲学在本体论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易传》提出“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物之所生之模式。《中庸》亦提出万物由“博、厚、高、明、悠、久”的“天地”所生出。既然万物均由天地化育,那么作为万物中的一分子的人与万物其它成员乃“民胞物与”,应该“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易传》中的“裁成辅相”和《中庸》里的“参赞化育”思想,既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求这一能动性在“尽物之性”的基础上发挥。  相似文献   

17.
江青给林彪照相是毛泽东有意安排。还是林彪请江青搭桥求见毛泽东? 1971年6月9日.江青在钓鱼台亲自给林彪拍摄了一张手捧《毛泽东选集》的免冠照片,起名叫《孜孜不倦》,并发表在1971年8月1日出版的第七、八期《人民画报》合刊和《解放军画报》合刊上,署名“峻岭”。  相似文献   

18.
吴波 《党的文献》2019,(2):52-57
《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和《愚公移山》这三篇经典文献,以其洗练精粹、清晰明快的文风而广为流传,其内在蕴含的话语风格、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深深影响了广大党员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构建和传播具有示范性意义。这三篇经典文献勾勒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文化建设范式,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享有“铁笔”、“圣手”之美誉的一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赵树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小说流派之一“山药蛋派”的开创者和代表性人物。他1930年开始写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40年的文学生涯中.先后创作了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评书《灵泉洞》(上集)和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许多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20.
大竹县委党史研究室经过3年的努力,近期推出又一部地方史稿《大竹县南下干部史述》。《史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了典范,对资政育人,推动两个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大竹县南下干部史述》发行@黄宽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