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锡盟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盟委在抓好牧区改革和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牧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牧区的特殊性.发挥创造性,走出一条适合牧区特#的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子。一,围绕牧区改革和建设,切实加强牧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一是突出牧区特点,重权从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入手.抓思想教育,增强党在牧区的凝聚力、战斗力。盟委坚持一手抓基层组织整顿,一手抓思想教育.并使二者紧密结合,互为条件。首先注重建立凝聚人心的领导核心.使党员成为带领群众走…  相似文献   

2.
中央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定位在四个方面 ,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生态环境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四个方面可以说切中西部的要害 ,也切中锡盟的要害。因为我们的落后主要在这四个方面 ,它们也是长期以来阻碍锡盟经济发展的四大桎梏。一、面对四大桎梏锡盟人做过什么锡盟位于内蒙古中部 ,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 ,总面积为 2 0 8万平方公里 ,辖 2市 9旗 1县 ,总人口 92万人 ,属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长期以来以畜牧业生产为主 ,是全国著名的畜牧业大盟。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盟的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相似文献   

3.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越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牧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不可偏废,缺少任何一方面,农村牧区的社会就是畸形的,就不可能健康地向前发展。我们在指导畜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始终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紧紧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C,努力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把畜牧业经济搞上去,这是兴区富民的基础,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的。另一方面始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牧区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牧区具有代表性的锡盟,如何在新形势下使牧区文化事业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的想法是抓好下列三方面工作:抓好“五十一工程”建设,带动牧区文化艺术事业繁荣,促进牧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锡盟有着历史悠久的民族歌舞、曲艺,产生过许多有影响的诗人,许多歌、舞曾登上国际舞台,赴日本、东欧、蒙古国演出、如何将锡盟文艺昔日的辉煌变为今天促进牧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我认为首先要按照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对“五个一工合重要性的认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弓l寻,抓质量、讲实效、加大&入。似0五个一工程”为龙…  相似文献   

5.
锡盟东苏旗巴彦德力格尔嘎查座落在苏尼特左旗西南112公里处,草场总面积558平方公里,有牧户110户、394人,是蒙、汉、满三个民族聚居的纯畜牧业嘎查。这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草场退化沙化较严重,灾害频繁,交通不便,生产和生活条件差,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嘎查。随着牧区改革的深化和党在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嘎查各项工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过多年的努力一跃成为全旗先进典型。集体经济年纯收入增加到8万多元;集体积累达30万元;牧民人均纯收入1999年为3587元。牧民富了,牧区变了,这些成绩的背后闪现着党…  相似文献   

6.
乌兰苏木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边境牧区苏木,总面积3245.5平方公里,辖七个嘎查,九个直属单位,780户,3485人,有11个党支部,126名党员。 近几年,苏木党委坚持“两手抓”,坚持“团结建设、改革开放”的方针,使畜牧业经济大踏步向前发展,畜牧总头数突破20万头(只)大关,创历史最高纪录,居全盟牧区苏木之首;牧业总产值达1200万元,比1987年增长了3倍;人均收入上千元,比1987年增长了2倍;防灾基地大见成效,建成畜群草库伦580处,其中水利配套草库伦230处;建成高产攻关田1200亩,联户饲料地九处、889亩;围封人工打草场6400亩,到目…  相似文献   

7.
锡盟提出今年农村牧区工作新思路1994年锡盟农村牧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发展农村牧区经济。全盟农牧业总产值达到12.3亿元,较上年增长5%;牧业年度牲畜稳定在1170万头(只),其中猪20万口;粮油产量达到2.25...  相似文献   

8.
完成实现“两个提高”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从锡盟实际出发,应围绕实行“两个转变”,从加速集约化、工业化、产业化、多元化和一体化进程方面下气力、下功夫。实现“两个提高”,必须加速集约化进程。在锡盟主要是加快草原畜牧业的集约化进程。一是以人工半人工草地建设为中心,加强对草地的集约经营。二是以冷季舍饲和家畜改良为中心,加强对畜群的集约经营、三是积极引导牧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讲求投入产出效益,最大限度地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提高草原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四是积极探索新型的牧区社会分工和协作关系,以建立产业化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草原主要分布于北部和西部的广大牧区。草原畜牧业历来是牧区的主体产业。同其他地区的畜牧业生产相比,草原畜牧业的主要特点是以利用天然草场为主,以饲养草食牲畜为主,以放牧经营为主。解放以来,特别是在实行改革开放后的10多年来,牧区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二化,草原畜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后,无论是从增加畜产品供给、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还是从繁荣牧区经济、使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起来的角度来看,都要求草原畜牧业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因此,总结40多年来我国草原畜牧…  相似文献   

10.
从“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到畜牧业产业化,是牧区生产经营方式的又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的一个历史性的跨越。锡盟在实行了“草畜双承包”以后,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积极探索产业化的路子。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历了一次次的思想飞跃和观念的裂变。锡盟是个草原畜牧业“王国”,全盟天然295亿亩,草地原生植被保存完整,类型多样,饲用植物、优质牧草资源丰富;牲畜饲养量稳定在1600—1800多万头只,肉、毛、皮、乳等畜产品产量在内蒙古独占鳌头。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锡盟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我们贫困地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换句话说,要切实搞好贫困地区农村牧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抓贫困地区农村牧区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一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在广大农村牧区,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和…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之后,随着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拓展和深入,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单位愈加重视和关注精神文明建设为发展农村牧区市场经济服务的功能作用,无疑,这为今后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农村牧区经济建设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选择恰当的切入点,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引导帮助农牧民进市场、奔小康,创造了更好的社会氛围和工作环境。由此,各级党政领导、有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部门和农村牧区基层党政组织应积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大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工…  相似文献   

13.
徐志民  于文辉 《实践》2011,(2):37-37
近年来,科左中旗高度重视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以实施“121”新农村建设工程,(即整合涉农资金、涉农项目,全力打造10个样板村、20个示范村和100个小康村)为切入点,推动了全旗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  相似文献   

14.
青梅 《实践》2010,(9):I0001-I0001
昂素嘎查位于鄂托克前旗昂素镇东南部,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以牧为主、农牧并举的自治区级新牧区试点嘎查。总面积48万亩,下辖5个牧业社,共有168户,766人,其中新牧区建设示范户103户。  相似文献   

15.
锡盟民族贸易服务中心商场是锡盟供销社集资民办的中型民族贸易综合性经营企业,1987年开业以来,商场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开拓进取,依靠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获得了市级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规范化服务示范单位、全区执行国家物价计量政策法规十佳商店、全区大中型百货商店(场)优质服务乙级单位等荣誉称号。截止4月份,商品销售总额达7943万元,实现利税383万多元,为锡盟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被广大农牧民赞誉为“蒙古包大楼”。 几年来,我们以“…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地方和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二连油田和锡盟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工牧共建活动。 二连油田在投产前期,面临着电力紧张的问题,鉴于锡盟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同时,也存在电力供应不足的现状,我们主动和锡盟有关部门联系,合资建造了装机容量2.4万千瓦的锡林浩特二电厂,既满足了油田生产用电,又解决了当地电力不足的问题,为锡盟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去年,锡林浩特飞机场迁建工程开始,为缓解锡盟资金紧张,早日完成锡盟人民关注的这项宏大工程,二连公司经过紧张筹备,从生产建设项目中节约资金50万元投入机场的建设,有力地保证…  相似文献   

17.
草地畜牧业是以草地为主要载体的家畜生产体系,是草原牧区的传统产业和主体产业。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对促进草原牧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面对草地承载能力下降与牲畜头数迅速膨胀的矛盾,如何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当前急需研究思考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草地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矛盾与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锡盟草原,以畜牧业再上新台阶,牧民率先达“小康”的物质文明建设和以“提高牧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就像两朵艳丽的红花已深深地植根在这片浑厚的土地上。一东乌珠穆沁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基础经济的畜牧业大旗,当年,随着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的落实,由于忽视了文化建设,一时间苏木电影放映队散了,旗里的乌兰牧骑一年之中也很少能深入到基层,逐渐富裕起来的牧民面临着精神生活贫乏的境况。怎么办?东乌珠穆沁旗于1981年首先在3个苏木试着办起了文化站。虽说那时的文化站条件简陋只有几本图书、几张报纸…  相似文献   

19.
结合牧区实际把握住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锡盟东乌旗宣传部部长宝力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两个大的转变,不仅在经济体制上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在人的思...  相似文献   

20.
牧区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的地区。内蒙古的牧区生活着蒙古、鄂伦春、鄂温克及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的大部分群众,畜牧业是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基础产业。在内蒙古国民经济构成中,牧区经济占有相当份额。牧区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内蒙古有牧业旗(市)33个、半农半牧区21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