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多不愿跑人大新闻口。不外乎两个原因:人大新闻行文严谨,不得随意发挥;会议多,比跑其他新闻付出多。我却乐于跑人大新闻口,甚而认为是人大新闻成就了我。  相似文献   

2.
杭春燕 《群众》2012,(6):24-25
正在新闻战线火热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仅构成了当下重要的新闻实践,而且逐步深化着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规律的认识,对于精品意识的强化,对于优良作风的坚守。  相似文献   

3.
学习新闻传播学的同学会问:我选择学习新闻传播学,是想知道怎样写新闻,以后好去做新闻工作,为什么要学习新闻传播的历史呢?  相似文献   

4.
陈晓益 《前沿》2014,(3):238-240
本文从人文科学面临的表述危机,新新闻主义以及新闻叙事视角多维视野考察实验新闻,认为实验新闻的出现是新闻媒体在处理如何描述社会现实、记者的主体身份与报道的关系以及新闻叙事视角变化的综合结果,从而突破从静态的新闻文本去分析实验新闻在新闻技术操作层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国慧 《前沿》2008,(5):176-179
政治文化是一定社会中政治考虑、情感、价值的总和。一个国家社会各阶层政治价值取向和倾向性如何都受到该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处于不同新闻传播体系的新闻工作者,其采取的新闻价值取向是有差别的。同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也为新闻价值取向的不同提供了宏观而深刻的内在依据。本文以美国为例,从其政治文化和社会主流新闻价值观的历史根源、核心内容入手,分析了美国特殊的“公民性政治文化”背景下的新闻价值观和新闻价值取向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关系。美国新闻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是在新闻商品化这一客观背景下产生的,媒体在选择报道新闻时,首先考虑的是引起大众普遍兴趣的接近性、趣味性、新奇性等。但是新闻价值取向本身应该是多维的和全面的,世界政治文化的总趋势也是全球化、多样化的,所以不论是美国的新闻媒体还是我国的新闻媒体,都应该避免新闻价值取向的单一化和绝对化。  相似文献   

6.
朱有志 《求索》2007,(5):228-228
目前,关于新闻理论的研究大体由新闻本体论、新闻业态论和新闻关系论这三大块构成,其中新闻关系研究主要是围绕新闻业、新闻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的关系来展开,湖南商学院副教授康化夷女士撰写的《大洋两岸——中美新闻传播研究》一书,就从中美两国不同历史条件和国家状况与新闻的关系出发,  相似文献   

7.
人大新闻选择,是人大新闻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新闻规律的角度,对作者如何选择人大新闻报道的几个问题试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保民同志身上,有几点在贵州新闻界颇具独特性,或堪称“唯一性”:——他是建国后第一批分配来我省的复旦新闻专业毕业生,在贵州新闻岗位上不间断地干了54年。像他这样长的工作时问,据我所知,在我省新闻界没有第二人。许多前辈资历很老,但在新闻岗位上的时问都没有他长。——他是转战于办报、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学、新闻协会群团工作、...  相似文献   

9.
王雪竹 《青年论坛》2011,(6):130-133
新闻舆论工作在影响社会舆论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是事关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是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创作生产更好更多精神文化产品,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的重要任务之一。正确认识与准确把握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工作的新使命和新要求,研究解决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勇  石义彬 《求索》2007,(1):173-175
上个世纪末以来,西方新闻传播呈现出鲜明的后现代特征:由热衷报道公共领域、权力与政治,转向热衷报道私人领域、身份与认同;新闻日益娱乐化,大报日趋小报化。受众对现代信念和审美趣味的抛弃,以及资本对新闻业前所未有的渗透和干预,是西方新闻传播后现代表征产生的动因。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价值在于发现,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新闻发现是新闻竞争的核心和实质,主要体现于记者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发现的基础和关键前提。因此,记者应从扩大知识面、扎根于社会生活和优化思维方式三个方面努力培养和增强新闻敏感,从而增强新闻发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徐孜望 《前沿》2008,(12):167-169
新新闻主义是20世纪中期诞生于美国的一个新闻理论流派。新新闻主义的发展高峰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后新新闻主义逐渐衰落。然而新新闻主义并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学者提出了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新新闻主义的复活”。事实上,新新闻主义的发展趋势并不是咸鱼翻身式的“复活”,而是经过理性修正后的“改良”。  相似文献   

13.
《辽宁人大》2010,(9):29-29
新闻发言人制度经历三个阶段 我们常常把1982年看做是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元年。1982年3月26日,时任外交部新司司司长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钱其琛主箱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4.
"对话新闻":理想、契机与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新闻理念提出了与新闻客观性原则相对立的理解和实践新闻的新视角,描述和规定了新的新闻理想模式。这一理念,萌生于新闻传播技术的飞跃发展、公共新闻等新型新闻实践和对新闻客观性原则的理论反思,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要,并具有显著的中国本土价值。但是,在理念普及和实践推进中,也会遭遇各种阻力以及风险。  相似文献   

15.
林华 《观察与思考》2009,(17):31-33
8月5日,全球传媒巨头新闻集团发布2008—2009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第四财季净亏损2.0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盈利11亿美元。为了阻止业绩的继续萎靡,新闻集团计划终结旗下所有的新闻网站免费模式。  相似文献   

16.
数字     
71名 不久前,河南省三门峡市确定的各市直单位和区(县)71名党委新闻发言人正式集体亮相。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基础上,吸取了其他地方设置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做法,三门峡市正式建立了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同此前各地举行的党委新闻发布会一样,三门峡市委已经举行的多次党委新闻发布会均未设置记者自由提问环节。  相似文献   

17.
自1908年,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在密苏里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以来,美国新闻教育、也是世界新闻教育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初传播学在美国滥觞之后,迅速风靡全球,新闻学与传播学相互影响、交融,在不少西方国家的高校教育中,传播学科有取代新闻学科之势,新闻院系普遍更名为传播院系。鉴于新闻及新闻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这种情况对我国新闻人才的培养定位颇为不利。  相似文献   

18.
李俊 《人大论坛》2007,(10):37-37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新闻采集的富矿,但不是露天矿。要写出有人大新闻特色的报道,特别是一些深度报道,关键在于深挖提炼。  相似文献   

19.
迅猛发展的博客现象引起了社会、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在新闻传播领域,博客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新闻博客”将颠覆现有的新闻媒体,彻底改变目前新闻传播的范式和图景,成为未来的新闻传媒。但事实上,“新闻博客”仍然不能解决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也无法保证平民的新闻传播权的实现,它体现的个体性和主观性与新闻的客观公正性存在着基本的冲突。“新闻博客”将颠覆传统新闻传播、成为未来新闻传媒的看法,是一种技术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20.
在同天举行的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市经委秘书长,市经委新闻发言人周敏浩介绍了今年上海电力迎峰度夏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