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2017,(17)
正社会心态即社会的心理状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和反映。良好社会心态是社会有序运行、规范运转的重要基础,对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在人的头脑里、心灵里搞建设,做的是人心的工作,与社会心态建设密切相关。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要引导人们增强自信心、强化责任心、激发进取心、保持平常心,不断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更加重视社会心态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  相似文献   

2.
论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地方立法完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地方立法工作任重道远。当前,民族地区地方立法必须坚持完善涉及经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维护各族群众利益、鼓励创造行为、巩固民族团结局面、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法规,为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加良好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思想文化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发展力基础、和谐的民族关系基础、发展环境基础、生态环境基础、人才培养基础和组织建设基础。  相似文献   

3.
八、正确处理民族地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日趋加快,广大的民族地区,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均受到来自市场经济和各种外来文化的多重冲击,再加上,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贫困问题仍然十分严重,整个经济运行尚未进入良性循环,对于长期封闭、商品经济尚处在萌芽状态的大多数民族地区来说,其经济、思想、文化、传统等的振荡比发达地区大得多。如果民族地区没有一个适应经济体制转轨的思想、观念、意识、道德、法律、法规等社会…  相似文献   

4.
钟国伟 《世纪行》2011,(4):11-1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产业支撑,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举措。广电产业建设是我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实际情况,对我省的广电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我参与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晓初 《创造》2001,(8):29-30
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党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可以使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清醒、准确地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的、科学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少…  相似文献   

6.
从功能上说,公共文化是为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而形成的文化形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产生于特定的农村社会生产方式下,其文化主体为边疆各少数民族农村群众。建设和完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途径,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客观要求。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现实特点,就其发展现状来看,需要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本土资源、多元投资渠道等方面的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7.
实力就是力量。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其实就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综合性实力的重要组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省城太原如何把文化建设“这盘棋”走活,走出精彩和韵味,实现集三晋文脉与现代气息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建设目标,必须全力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德治思想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加强道德建设等内容。它促进了新中国利益、资源和价值的整合,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当代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祝国超 《求索》2011,(2):78-80
多民族地区建设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乌江流域为例,剖析了影响多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政治、经济、文化、人才、法律等诸方面机制建设,是实现多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刘红梅 《传承》2008,(6):31-3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持,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尚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与心灵和谐。道家哲学,包括"自然之道"、"损益之道"、"无为之道"等多方面内涵,是其和谐思想的内在理论依据。道家思想,在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明显而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建龙 《前沿》2006,2(10):10-12
邓小平的农村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邓小平的农村建设思想包括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的思想、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思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思想、农村的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等内容。邓小平的农村建设思想对于指导我们当前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北民族地区正经历着急剧的社会转型,少数民族文化更是呈现出形态多元的发展态势。多元文化对西北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关系到西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面对复杂多样的文化形态,我们要立足于西北民族地区的社会现实,正确对待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构建,建设先进的、符合西北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求、满足西北民族地区人民需要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性、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使云南特困民族地区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区域。家族血缘性、传统习惯法的存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传统精神文化对农业发展模式的制约等诸多相关因素的作用形成了这一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民主政治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的特殊性;而文化选择机制的作用、传承文化场转换、替代则直接造成这一地区构建和谐文化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持,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尚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与心灵和谐.道家哲学,包括"自然之道"、"损益之道"、"无为之道"等多方面内涵,是其和谐思想的内在理论依据.道家思想,在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明显而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列宁自觉地把文化安全摆在俄国社会发展的战略层面,对文化安全有着大量的思考和实践,其文化建设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安全思想。列宁对维护文化安全的根本原则、战略目标、实践途径等方面的深刻论述,于当代中国文化安全的维护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姜丽 《前沿》2012,(17):26-28
文化自觉自信说到底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关键,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影响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因素主要有西方社会思潮和社会经济转型期对我国高校文化的冲击,教育产业化带来的挑战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立足本土文化,加强人文教育,树立文化安全意识,以及进行网络安全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对策可以提升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张金霞 《理论月刊》2012,(9):179-184
古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其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教育文化体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弘扬民族文化、发展体育文化等.卡斯特罗强调文化的革命性和政治性来统一社会思想,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反对文化指导的多元化及资产阶级文化.同时积极推进民族文化艺术,张扬古巴大众文化魅力,发展体育文化.卡斯特罗认为古巴文化既是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武器,也是提高人们艺术品位和生活质量的手段.卡斯特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政策》2008,(9):1-1
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继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构想。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规划,抓紧推进,在全省形成“两圈”互动、“两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乡村社会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居于主体和核心位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实施,乡村社会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性愈发凸显,而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思想文化、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社会建设路径要素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作用亦持续显现,成为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推动乡村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社会建设面临一系列功能障碍,主要包括社会组织“内卷化”、公共服务“碎片化”、思想文化“离散化”、生态环境“低质化”、社会治理“悬浮化”,给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带来严峻考验。通过加强社会组织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思想文化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构建,探析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社会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0.
马惠兰 《人民论坛》2012,(36):180-181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挖掘各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道德资源以及道德教育的方式,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各少数民族在社会责任的履行、家庭道德的建设、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方面的道德思想和手段对当前的社会道德建设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