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代国际政治与世界经济的联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莹 《当代亚太》2002,(4):29-32
在当今国际关系的现实中,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日益相互交融和相互渗透.本文通过国际政治的经济化和世界经济的政治化阐述了国际政治与世界经济的联动.  相似文献   

2.
浅析欧元的前景及影响周家伦韩军欧盟建立统一的经济货币联盟,并在短期内逐步引入统一货币,是20世纪末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不仅对目前剧烈变动的国际经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将左右21世纪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1、经济货币联盟将按时启动,欧元将于1...  相似文献   

3.
2011年,尽管世界经济遭遇多重风险和挑战,经济形势向下滑行,但没有跌入衰退线。2012年,世界经济走向面临以下关键问题:一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展趋势;二是美国经济走势;三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情况;西是国际油价走势。我宜客观分析,冷静判断以上问题,趋利避害,争取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后冷战时代日本ODA政策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开发援助(ODA)作为日本发展自身经济和拓展对外交往的有效手段,对战后日本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冷战结束以后,日本加快了急当世界政治大国的步伐,为此更加倚重政府开发援助这一既能有效贯彻自身政治外交意图又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政策手段,而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对外援助总额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地位,客观上为日本进行政府开发对外援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根据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发展和日本外交目标与任务的调整,日本对外援助在新的对外政策体系中得到重新定位。一、继续维持日本战略…  相似文献   

5.
环黄海经济圈国际合作与沪韩经济交流●崔志鹰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区域化、集团化的进展,开展环黄海经济圈国际合作的呼声正日益增强。环黄海经济圈国际合作的前景如何?上海在环黄海经济圈国际合作中有哪些优势?上海与韩国如何开展经济交流?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联邦德国的货币政策的基础是促进经济的稳步发展,抑制通货膨胀;文章还分析了国际经济形势对德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并认为除了在欧共体内部扩大自由贸易之外,也应减少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障碍,最佳的贸易共同体应该是整个世界。政治应该促进这种世界性的自由贸易。  相似文献   

7.
香港房地产业一瞥郑紫衡,田夫香港是世界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房地产市场较为发达的地区。近年来,更以其国际商业、贸易和金融中心的地位,和韩国、台湾、新加坡一道,成为亚太地区经济舞台上一条呼风唤雨.扶摇直上的“小龙”,令世人惊羡不己。究...  相似文献   

8.
忻华 《德国研究》2008,23(4):36-42
世界经济的“中心一外围”结构,与世界政治的霸权秩序,是互相牵制、互为因果、融为一体的。而连结“中心一外围”结构与世界政治结构的“枢纽”,是“半外围区”里具有极其重要的安全战略价值的国家和地区。这些“枢纽”之地往往成为霸权国的盟友,它们利用自身在霸权秩序中的特殊位置,获得独特而优越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比一般国家更容易实现经济“起飞”。自大航海时代以来,国际政治结构中先后出现三个霸权体系,其中第二个霸权体系中的德国,正是凭借世界经济结构与霸权政治结构的互动关系所提供的独特机遇与空间,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起飞”。德国工业化进程的典型案例,能够清晰地表现出“中心~外围”结构与国际霸权体系之间互动博弈的演进模式。  相似文献   

9.
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线索在于以国内政治稳定为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国力为目标。这一中心线索确立的国际大背景又在于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新形势。他作为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总设计师,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新变化出发,从战略的高...  相似文献   

10.
“环黄海沿岸韩中省市道国际学术大会”综述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区域化、集团化的进展,开展环黄海经济圈国际合作的呼声正日益增强。为促进21世纪环黄海圈共同繁荣,1997年6月19日,“环黄海沿岸韩中省市道国际学术大会”在韩国全罗南道隆重召开。韩国全罗南道...  相似文献   

11.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与韩国企业的对策金锡东一最近世界经济形成了欧洲大陆东西大经济联合(EEA)、美洲大陆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等区域经济集团,使搞活区域内国家间经济的区域主义明显加强。面对与自由贸易主义和国际经济秩序的形成相违背的集团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从经济角度看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与转变──从传统的欧洲战略向亚太战略转移李瑞光前言冷战结束以后,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西欧、日本的兴起,美国自身实力的相对下降,以及科学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区域化进程的加快,所有这些都促使美国对...  相似文献   

13.
20国峰会     
《当代韩国》2009,(2):I0003-I0003
2009年4月1~3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了20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本次峰会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大蔓延,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背景下召开的。因此,如何有效应对危机、尽快实现经济复苏成为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也是此次会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及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卢新德 《当代亚太》2003,1(5):22-28
随着世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和矛盾运动 ,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市场化把全球各经济体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使收益分配更加不公 ,导致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我国应有条件地参与经济全球化 ,趋利避害 ,合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 ,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经济复苏迹象的日趋明显,如何构建中韩FTA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对中韩两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本文在剖析中韩两国各自FTA战略的基础上,根据三国经济福利水平变化模型提出了中韩、中日韩和东盟“10+3”FTA三个方案的战略构想,并得出中韩FTA战略的最大可能为中日韩FTA,继而提出了中国FTA谈判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对九十年代世界经济格局的考察可以采取多种角度和深度。除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和较为普遍的区域集团化之外,还可以而且有必要从世界经济合作和竞争方式的严密化和深化的角度加以考察。在这方面,九十年代欧共体统一市场的形成是一个十分突出的典型。它将对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比例关系、合作和竞争的机制的深度和严密程度起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将大大提高进入国际分工的难度。而且,应该看到,如果仅仅从贸易  相似文献   

17.
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化的“两化”特征在80年代以来愈益鲜明。国际关系的“两化”现象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强化了经济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保证了经济对政治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以科技为基础、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愈益残酷和激烈,主权国家不得不借助强制性公共权力深化对世界经济的干预以协调和控制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力度的强化,深深地影响到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有机互动,使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呈现出“强经济-强政治”的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8.
柳树 《当代亚太》2007,(9):58-64
从历史上看,国际油价每一次大幅上涨都会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2004年以来,国际油价上涨对印度经济的影响,以及印度政府的应对措施.虽然印度经济受国际油价影响的绝对程度不大,但相对程度较大.按照目前国际油价的发展趋势,印度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引起了印度政府的高度重视.油价对印度经济未来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国际竞争的加剧,近年来国际竞争力研究逐渐成为一个令人重视的研究领域。在不断变革的当今世界,重新思考政府又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因此,本文从种理论对政府作用的定位、不同类型国家其政府的不同作用以及中国政府与国际竞争力几个角度来探讨政府行为在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七月由泰国所爆发的金融危机在短短几个月内逐步演化为一场亚洲金融危机,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本文利用系统经济学的思想方法对这场金融危机从实物经济与符合经济的背离以及区域国际经济系统的系统性风险两个方面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防范金融危机的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