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先华  李鑫毅 《学理论》2010,(11):214-215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加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从而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就业十分不利。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纪录新高等不利形势,客观上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者必须在准确把握就业形势科学决策、大力开发毕业生就业市场、打造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有所作为、有所突破,才能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3.
一九九六年度,上海富裕劝业劳动力开发中心共计接待了471家用工单位和5711名申请就业的下岗待业人员,并为所有的用工单位和2521人次的下岗待业人员完成了职介调配工作,成功率达44%。在职介工作中,通过对用工单位和求职人员实际情况的研究以及对当前上海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认为上海和全国其它省市一样,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成为上海,乃至全国一个跨世纪难题。但上海有解决此问题的一定优势,缓和和适度解决再就业难题是可以办到的。关键是运用正确的、恰当的政策进行引导并尽快地构筑起一个更规范更理性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行为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国企业被跨国公司并购以后 ,就业数量、就业质量以及就业技能等都会产生变化。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因此需要尽快完善就业社会保障体系 ,准备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浪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5.
湖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湖南劳动力供求矛盾也十分突出,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湖南劳动力供求矛盾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供给绝对数量不断增加与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弱吸纳能力;二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三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体制性矛盾。要缓解就业压力,除了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灵活的就业方式外,湖南还应优化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提升劳动者素质,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6.
肖玉菁 《学理论》2013,(6):254-25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使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困难,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各大高校的扩招和中国就业政策及就业制度不断发生变化,使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待业时间过长等问题逐渐突显,这就影响到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以及从国家、政府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就业难的基本对策,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从而实现高校本科毕业生充分和谐的就业局面。  相似文献   

7.
当前,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深化再就业工程的艰巨任务,外滩街道办事处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托底”保稳定的责任,近年来,外滩街道把“依靠社会各方力量拓展再就业渠道,推进再就业工程建设列为街道办事处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不惜投入财力、人力,进行积极的探索,作了不懈的努力。外滩街道地处上海的金融、商业中心,辖区内各行各业的企业。事业、商业单位达4000余家。为大力拓展再就业的渠道,他们充分发挥社区优势,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为下岗人员再就业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街道劳动服务所和区劳务市场的主渠道作用;有效…  相似文献   

8.
浅谈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刚 《学理论》2009,(31):232-233
随着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其毕业生人数迅速增长,加之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独立学院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就业工作的好坏事关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解决独立学院学生存在的就业问题刻不容缓。客观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及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寻求解决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和途经,以及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积极探索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灵魂是“以人为本”,“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缓解这一突出矛盾,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就业放在国家宏观经济设计的全过程之中来考虑,即无论在选择经济发展战略、确定经济发展速度、施行宏观经济调控和进行公共财政预算和支出时,都能将就业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其次要积极探索能够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即从建立充满活力的劳动力市场、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加快促进就业立法进程等诸多方面来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减少了约2000万个就业岗位。除此之外,全国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1000万以上。面对我国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1.
也谈大学生的就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玲楠 《学理论》2009,(9):184-185
始自1999年的高校扩招,历经近十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显露出“就业危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高校的就业教育,使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环境,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7)
通过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大学毕业生求职时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进行探讨,提出从确立职业目标、加强职业道德、提高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就业准备。这样,在就业时大学生就会有效地推荐自己,掌握主动,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医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完善基层就业保障制度、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医学生就业指导是解决医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搞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此形势下,高职院校如何科学、规范、高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摆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97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成为1997年上海高教界的一个重要议题。如何合理、科学地培育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规范的大学生就业管理机制,就显得极为重要与迫切。为此,上海市有关部门对1997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1997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概况 1997年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共有毕业研究生5300余人。上海普通高校共有本、专科毕业生39842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6325人,占总人数的66%,专科毕业生13517人,占34%;上海生源毕业生17500人,占44%,非上海生源毕业生为22342人,占56%;统分生  相似文献   

16.
马瑾  郭德厚 《学理论》2012,(30):181-182
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分析了H学院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心理现状,并根据分析提出了建议: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技能指导和就业心理的疏导,另一方面要发动社会、学校、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形成良好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7.
就业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也需要关注数据背后潜在的风险。未来,在就业总量矛盾弱化、创业带动就业的同时,产业调整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将增加,全面放开二孩对女性职工就业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延迟退休对年轻劳动者就业也将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工会维护职工就业权的重点应放在保持在职职工就业稳定和提升职工就业转换能力方面。而且,工会必须加强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政府劳动部门的沟通合作才能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就业权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后,就业情况变得更加复杂,青年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要解决好青年的就业问题,除政府努力、社会关心外,青年求职者自身更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认清入世后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顺利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5)
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特点,从学生个性出发,因材施教地制定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使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就业市场有一席之地。民办院校的培养模式应与当下就业形势紧密结合,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民办高校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卫聚金 《学理论》2012,(11):211-212
当前形势下,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经济的飞速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应用型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指导工作;收集就业信息做好推荐工作;做好后续跟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