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娜 《人大建设》2013,(10):18-19
一组数据显示着社会急救不可忽视的作用:2007年~2012年,郑州市区救治院前患者59万多人,救治5人以上突发事故890多起。几乎每天,一接到求助电话,"120"车辆就会马上风驰电掣地出发,和疾病、灾难、突发事件进行着时间的赛跑,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尽量快的专业急救。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13]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随着基本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和保障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得到了基本保障,但仍有极少数需要急救的患者因身份不明、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等原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造成了不良后果。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解决这部分患者的急救保障问题,是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的客观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根据《"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  相似文献   

3.
本刊综述 《创造》2014,(2):14-15
正急救中心不得因费用拒绝病人,PM2.5成室内通风效果评价指标,非招标政府采购有了系统规范……2月1日起,又一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规正式实施。院前医疗急救"五不准"《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2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了院前医疗急救的"五不准":第一,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及其内设机构、个人不得使用急救中心(站)的名称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第二,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120"呼叫号码或者其  相似文献   

4.
<正>解放军总医院的一位呼吸科主任,1 991年在英国开会期间,在地铁里突发心梗倒地,与他同行的著名呼吸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立即为他做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各种抢救措施非常到位。5分钟以后急救车来了,患者被送入了医院,抢救成功。这是惊险而庆幸的一幕,而据首届世界急诊急救医师大会发布的数据,我国超过95%的心梗、猝死患者却没能这么幸运,大多因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急救而非死即残。健康时报社在今年"两会"期间组织的座谈会上,与会委员专家呼吁:急救不能光靠医生,还得打一场"全民战争"。  相似文献   

5.
王真 《北京观察》2020,(1):16-16
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是急救医疗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两个环节如何衔接是影响急救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到院前院内急救无缝衔接,将“时间就是生命”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是急救医疗体系的一个严峻考验,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安全保障与应急救援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今日海南》2005,(7):52-52
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海南西部地区医疗急救中心医院、海南省那大医疗急救站、海南省儿麻矫治中心。医院占地面积10公顷,编制床位300多张,职工380多人。医院先后通过国家爱婴医院、二级甲等医院评审,被国家授予“国际救援网络医院”和“全国价格监测试点医院”。  相似文献   

7.
<正>南京市以政府令的形式发布《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办法》将于3月10日起正式施行。《办法》明确将建立市急救中心、急救网络医院共同组成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城区至少每20万人口设置一个急救站,其他区域每个建制  相似文献   

8.
桂政办发[2014]7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健全我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少数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患者医疗急救保障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15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9.
企业是否有权"监控"员工,目前法律对此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监控"可肆意为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企业收集员工信息进行监控,应保障其知情权. 除去依法行事,用人单位也应该兼顾"情理".有专家指出,用人单位在办公场所实施监控,不仅要合法,为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还应符合公序良俗,具备一定的...  相似文献   

10.
社情民意     
正确保120急救生命通道畅通拨打"120"电话是普通市民为抢救危重急症患者生命,希望得到快速医疗救援的唯一手段和方法,也是院前医疗急救唯一信息通道。但现实中求救人往往因为突如其来的意外,导致救护车无法及时到达,延误了对病人的救治。根据法律规定,要查询用户信息,必须要有公安机关的相关证明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保安》2014,(4):74-74
现场急救的主要任务是,维持伤员的生命,稳定伤情,防止继发性损伤并应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非必要时不可任意移动伤员,尽量和旁人协同工作,迅速、镇静地对伤员进行详细检查,并根据伤情作出是否向专职医生求救的决定。在对伤员进行检查时,  相似文献   

12.
张波 《前进论坛》2020,(5):48-48,58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大约平均每天有40多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意外等安全事故。在发达国家,急救能力培训的普及程度较高,法国的急救培训普及率是其总人口的40%;德国高达80%;在美国,仅接受过心肺复苏技术培训的人数就相当于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急救知识的培训方面,发达国家普遍在中小学阶段就多次对学生进行培训,一般成年时都能够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大量实践证明,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者,有一半能苏醒;超过6分钟的存活率仅为4%,而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因此,急救医学界有"白金四分钟,黄金十分钟"之说。但是,据中国红十字会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培训合格的救护员约3000万名,尚不足全国总人口的3%。  相似文献   

13.
正9月10日,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与爱辉区红十字会联合组织急诊护士和红十字志愿者,来到爱辉区幸福中学、花园街长海社区、黑河市公安边防支队,进行现场急救知识及技能普及宣传活动,以迎接9月13日"世界急救日"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李萍 《北京观察》2020,(1):17-17
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才意外死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通过简单易行的急救方法进行救治,使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但是我国对于一般急救方法的普及率仍然较低,因此在居民的急救素质上仍存在较大空白。从发病到死亡,大多数的最佳救援时间仅有4分钟,这4分钟内,身边的亲人、行人若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对于抢救生命至关重要。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全社会认知,普及科学的急救理论及技术,让更多的人学会这项技能,在紧急时刻能伸出援手,拯救更多生命。  相似文献   

15.
刘毅 《警察技术》2005,(1):28-31
根据公安机关打防控一体化机制建设和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建设规划》的要求,为确保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的建设质量,保证所建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以及与公安"110"综合接处警调度指挥系统和公安图像通信系统的有机衔接,并能通过公安信息通讯网络实现监控图像的上传与浏览,实现图像资源的高度共享和系统的集成统一。为此,通过运用"综合治安监控"这一现代化管理和防范的重要手段,通过在管区内的各主要交通路口、重点治安场所及公共场所安装摄像机并通过公安专网来建立一个治安防范体系,以便及时掌控,快速反应,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6.
石子坚 《公安教育》2010,(10):40-42
搬运伤员是现场急救时经常遇到的问题,迅速、安全地搬运伤员是每个警员都必须熟练掌握的急救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公安部已将现场急救技能培训列入公安民警"六会"内容,并将警用急救包列入单警装备的标准配置内容。在全国范围内对六个警种随机寄送发放共35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146份),透视当前我国警察现场急救技能的具体应用情况以及公安部配发的急救包的应用效果,在相关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同行的先进经验并充分结合我国公安执法具体环境,探讨建立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警察执法导向的现场急救技能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8.
《警察技术》2011,(6):75-75
声频触发报警系统是2000年根据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看守所要求,自主研发的国内外第一套专门用于监所安全管理的智能报警监控联动系统。该系统通过拾取监仓内实时音频信号,智能分析判断异动情况,从而触发报警;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联动,报警的同时显示相应监控点视频图像供管理人员复核,减少误报和错报的影响;保存至少10个资料以备查看,完成:多种监控功能,满足看守所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质,警察应该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以便能够在警事活动中正确地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警事现场急救应遵循“先救后抢,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即三先三后)的原则.在警事现场急救中应该注意:保护犯罪(事故)现场;无菌操作;不轻易确定伤员死亡而放弃抢救.  相似文献   

20.
现场急救纳入警务范畴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事案件、民事纠纷、交通事故中,几乎所有警务行为都可能面临人员伤亡的紧急情况,但是,与警察现场急救有关的法律支持在中国还存在立法空白。随着中国警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将现场急救纳入警务范畴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可以从法律依据、当事人自愿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考虑与现场急救有关的法律支持,并将相关法律内容纳入警察现场急救培训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