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宪政不仅是一种制度安排,更成为现代人类社会普遍的信仰和生存方式。由于其饱含着对人类自身尊严的尊重,使得立宪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尤其是经济体制的转变,为中国融人宪政这一过程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国人出国旅游,很多人会疯狂购物,特别是对于奢侈品牌,因为奢侈品在中国卖得最贵,欧洲最便宜,美国第二。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很多美国人买奢侈品,开名车,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美国人不买奢侈品?答案有几个:第一,很多在中国被分类为“奢侈品”的东西,在美国根本就不算奢侈品。比如CK的男装内裤,在折扣百货店ROSS卖9.9美元三条,  相似文献   

3.
群丑闹南海     
龙卷风 《当代工人》2011,(21):42-44
天下本无事 每个中国人,打小的时候,都会知道大陆南边那片广阔的海域叫中国南海。凡关心世界地理的人,包括欧洲人美国人,更包括东南亚人,一直以来也都知道,那里的群岛是中国人的。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正>一些人谈起中国汽车业的美好前景时无不指出:中国在未来10年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这确实可能会成为事实,但这是值得赞美的事实吗?中国人开车主要是学美国。但是,美国的人口密度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1,(7):123-123
日本《朝日新闻》的调查结果显示,半数美国人认为,今后中美关系比美日关系更重要。共有1009名美国人接受此次问卷调查。对于“你认为中国和日本哪个国家对美国更重要”的问题,50%的受访者回答“中国”,只有33%的受访者选择“日本”。  相似文献   

6.
慧语     
“在美国人的印象中,中国人处处受到政治体制的束缚,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很多事情都是相当自由的,甚至有时是自由过了头。在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人们不理解自由和责任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的制度并不允许人民有更多的参与感。”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2,(15):126-126
有数据预计,中国将延续2010年和2011年的格局,继续成为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的国家。从成本来看,目前美国制造业工人时薪是22美元,中国工人时薪为2美元,单从工资看,中国的生产成本仅为美国的9%,“中国制造”有成本优势。然而,如果要比较财富创造能力,“中国制造”压力还很大。仅拿工业增加值率来说,发达国家是40%,世界总体是35%,而中国制造业是26.5%,我们面临着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8.
十年前,中国扬州福利院的一名中国女婴被人领养,前往美国。十年后,她随同养父重返中国,成为驻华大使的千金  相似文献   

9.
田子渝 《党史天地》2008,(10):48-53
2008年6月我应美国汉学者吴应铣先生邀请,到美国活动了近20天,参观了心仪已久的斯坦福(Stanford University)、哥伦比亚(Columbia University)和普林斯顿(Princeton University)三所大学。访问的原因不仅是这三所学校同哈佛大学齐名,均为享誉国际一流的大学,更主要的是其中胡佛研究所、东亚研究中心(所)是西方著名的研究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7,(12):51-51
徐启生在11月17日的《光明日报》上报道: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四海论道”世界巡讲活动15日晚在美国费城举行,中外百余企业家、学者就“中国制造”这一话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针对最近美国一些媒体对“中国制造”接连不断地发表失实报道,与会专家强调,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事实上也是与“中国制造”息息相关的。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美国在中国有5万多家企业,直接投资额超过540亿美元。而中国在美国只有1100余家公司,投资总额30亿美元。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产品出口市场,每年以24%的速度增长,换言之,近几年来,“中国制造”为美国提供了400多万个就业机会。同时,86%的在中国的美国公司郝有赢利。显然“中国制造”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率的提高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时下中国,大概没有什么比中国梦更能振奋人心、凝聚力量、鼓舞斗志;没有什么比实现中国梦更让人向往、让人期待。中国梦如此迅速得到全中国上上下下的高度认同,成为亿万民众的热切盼望,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应该是,这一梦想不仅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体现,而且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的体现。一句话,中国梦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2.
刘爱成  一民 《党建文汇》2002,(15):37-37
中国人在美国花大钱。如今,到美国去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虽然现在中国已经开始富裕起来,但按两国的平均收入和物价水平来说,在美国挣钱到中国花更为合算。然而奇怪的是,现在在美国的许多中国人,却是从中国带上大把钞票到美国花。  相似文献   

13.
冷战格局形成后,在东南亚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印尼成为美国力图拉拢的对象,但美国以冷战思维为主导的遏制战略与印尼"积极和独立"的不结盟政策的差异却导致双方在外交事务,尤其是在中国问题上分歧严重。中国是美国在亚洲推行遏制政策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印尼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邻国,中国问题因此成为美国与印尼外交战略冲突的焦点,以及检验两国外交关系的试金石。本文通过对1950年至1954年间美国与印尼交往过程的历史考察,探讨中国因素在美国与印尼关系变动中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4.
贺贝 《新湘评论》2013,(18):22-22
我们正迎来“车轮上的中国”时代。这不仅在于,交通基础设施已经通达大江南北、边疆高原,更在于,2.3亿辆机动车、2.5亿名汽车驾驶人的出行诉求,使13亿人的交通环境发生巨变,每个人都成为了他人的安全因子,公共安全的责任更加重大。为“车轮上的中国”系好安全带,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15.
速览·国际     
美国在亚洲密集展开“平衡中国外交” 7月10日-1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问越南,这是她就任美国国务卿以来第三次访越。11日,希拉里成为57年来第一位访问老挝的美国国务卿。13日,希拉里在柬埔寨金边出席东盟峰会湄公河下游行动计划部长级会议。在此之前,希拉里先后密集走访了日本、蒙古国、越南和老挝4个中国的邻国,毫不掩饰“平衡中国”的外交特点,  相似文献   

16.
苏北 《党建文汇》2002,(14):14-15
美国一直把中国视为美国未来的主要“战略对手”。随着美国地缘战略棋子的移动,更广泛的调兵谴将在亚洲这张硕大无比的棋盘上进行,日本、印度同时也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一提起《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无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会想到埃德加·斯诺。斯诺是中国人民的诚挚朋友,他对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怀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他数十年如一目,为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被称誉为“中美人民间的活桥梁”。  相似文献   

18.
魏兰 《当代贵州》2008,(17):22-23
人们振奋,人们自豪,不仅因为这是中国在此次奥运会上夺得的第50枚金牌,更因为邹市明开创了新的历史—中国拳击终于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再没有人能说拳击是中国人的“弱势项目”,再没有人可以轻视中国人的拳头。  相似文献   

19.
费正清与拉铁摩尔都是传统汉学向现代中国学转型时期的主要推动者.费正清作为学院式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创始人,其学术贡献主要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30年代则可以看作是他学术积累的重要时期(包括到中国进行实地考察、在哈佛大学任教),而在这一时期,拉铁摩尔以其丰富的学术成果和学术实践活动堪称30年代美国中国研究的"领军人物",并以《太平洋事务》为主要阵地推动了"单枪匹马"式的美国中国研究.今天,我们研究这位在30年代的美国中国研究中曾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并赋予其应有的学术地位,对促进美国中国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日,FT中文网刊登了爱德华·卢斯撰写的《美国衰落的真相》,主要是反驳美国新保守主义的代表罗伯特·卡根在《新共和》上的一篇《美国衰落的迷思:》文章。卢斯在文中提到,中国的GDP现在已经达到美国的41%,而十年前仅仅是10%多一点儿。这句话被许多中国媒体直接作为美国衰落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