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侨园》2013,(6):16-18
<正>一、什么是领事保护?领事保护是指中国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在所在国受到侵害时,中国驻当地使、领馆依法向驻在国有关当局反映有关要求,敦促对方依法公正、妥善处理,从而维护海外中国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实施领事保护的主体是政府,在国外是驻外使领馆。中国目前有260多个驻外使领馆,他们都是实施领事保护的主体。领事保护的内容是海外中国公民、法人在海外的合法权益。合法权益主要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合法居留权、合法就业权、法定社会福利、人道主义待遇等,以及当事人与中国驻当地使领馆保持正常联系的权利。领事保护的方式主要是依法依规,向驻在国反映有关要求,敦促公平、公正、妥善地处理。依据的法规,主要包括公认的国际法原则、有关国际公约、双边条约或协定以及中国和驻在国的有关法律。  相似文献   

2.
领事保护案件“井喷” “说到中国保护海外公民与海外企业的体系,就要先说领事保护。”中国外交部高级外交官孙显宇解释说,“领事工作是外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出国的证件工作、华侨华人工作,都是领事工作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侨园》2018,(5)
正什么是领事保护?它与领事协助和领事服务有什么区别?领事保护是指中国政府和中国驻外外交、领事机构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及正当权益的工作。领事保护的实施主体是中国政府及其派驻国外的驻外使领馆。中国目前有260多个驻外使领馆,他们都是实施领事保护的主体。领事保护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外交途径向驻在国当局提出交涉、表达关切或转达当事人诉求,敦促其依法、公正、及时、妥善地处理。领事  相似文献   

4.
陆璐 《侨园》2004,(3):12-13
海外发生什么突发涉及海外中国人的事件,中国政府就会提醒当地的中国人,一旦危害生命或财产安全,请及时与中国驻当地使馆联系,以便得到中国使领馆的救助。这说明中国的领事保护正在不断加强。我驻外使领馆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领事保护工作,深深地得到了海外中国人的拥护,海外的中国人已不再是“海外孤儿”。  相似文献   

5.
孙大光  石岩 《侨园》2013,(6):12-15
据中国外交部统计,2012年中国内地居民的出境人次达到8318万,境外有中资企业两万多家。而目前中国所有驻外使馆负责领事保护工作的只有600多人,平均一个驻外领事保护官员要给近14万人提供领保服务,而美国是1比5000,日本是1比1.2万。中国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平均每天要处理的领保案件大概在100起左右。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屏介绍:"最近几年,中国公民的出境人数每年都有近800万到1000万的规模,这个比我们改革开放之前30年加起来才有28万人出境已不可同日而语了。"随着中国公民出境人数的不断增加,他们在海外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上升,各种突发事件及经济纠纷也不断增多,中国领事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值得欣喜的是,大连市外事办公室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大胆实践,先于同行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领保之路,为中国在海外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口皆碑、有目共睹的切实保护,他们的经验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海外人员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  相似文献   

6.
一年前,中国政府包租的两架飞机载着从东帝汶骚乱中撤离的243名中国侨胞、中资机构人员,平安回到祖国。同日,我国外交部首次在领事司设立领事保护处,专门处理和协调海外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8月23日,外交部在原领事保护处的基础上组建领事保护中心。这是继8月21日外交部向公众免费发放2007年版《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以下简称《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对领事保护问题的研究有三条主要路径:史学视角对外国曾在华获取"领事裁判权"的研究、国家海外利益保护框架中的领事保护研究、领事保护的本体研究;国内领事保护研究未来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力:国外领事保护的重点案例研究、私人安保在领事保护中嵌入的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领事保护研究和华侨、侨社参与领事保护途径与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8,(8)
正家人在海外死亡,如何处理?(1)您可通过领事官员或亲友了解家人死亡原因和遗物(遗嘱)情况并协助向当地有关部门申请获得死亡证明书等证明文件。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可应申请为上述证明文件办理领事认证。领事官员不能调查死亡原因。如您对死因有疑问,可聘请当地律师向当地司法部门提出,请其做  相似文献   

9.
钟华 《侨园》2004,(4):33
近现代以来,生活在海外各地的华人与当地人民一起,和睦相处,同心协力,为当地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及文化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海外各地相继建起了一些华人纪念碑,这些纪念碑是华人丰功伟绩的历史见证。集中于东南亚一带的华人纪念碑,多与华人积极参与当地抗日斗争和早期开发有关,这些纪念碑是: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区华侨殉难纪念碑,槟榔屿华侨抗战殉难机工和罹难同胞纪念碑,山打根市中国抗日烈士纪念碑(含“卓故领事还来公被害纪念碑”、“单政领事暨四烈士纪念碑”),吉隆坡四公(叶德来、叶致英、叶观盛、陈秀莲)纪念碑,马六甲市宝山亭“(华侨)抗日义士纪念碑”,诗巫市黄乃裳纪念碑。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09,(9)
中国外交部近日在其官方网站发文提醒即将赴海外的留学人员在离境前应及时了解目的国情况,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外交部提醒道,今年8月以来,中国驻芝加哥、温哥华、多伦多、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等总领馆及驻美国、英国等大使馆先后处理多起涉及中国留学人员的领事保护案件,包括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入关未申报遭扣、因航班衔接不畅滞留机场、因疏于保管丢失护照、遭遇车祸、失踪、被袭击、游泳时溺水,甚至因感情挫折一时想不开寻短见等.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繁荣又给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随着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涉及知识产权的范围越来越多,图书馆员应学习知识产权有关知识,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更好地为信息用户服务.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国家连续发生假冒中国驻外使领馆名义进行电信诈骗案件。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和驻外使领馆曾多次发布提醒,提醒中国公民谨防此类电信诈骗。近期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及驻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使领馆陆续接到民众电话,反映其接到不法分子假冒中  相似文献   

13.
公安机关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保障我国公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和公安工作推行“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举措。拟从公众、媒体、政府三者在新闻发布工作中的关系以及先后顺序,借鉴提出“郑重声明”和有关事件背景的“座谈会”两种信息发布形式在新闻发布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协助作用,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使得公安机关能够更精准、更迅速的发布警情信息,保一方平安。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8,(6)
正出国时持中国护照,现已取得居住国国籍,是否还能享有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的领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中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凡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者,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因而不再享有中国驻外使领馆领事保护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安全例外是信息公开法公开例外的一种。国家安全例外可以细分为国家安全、国家防卫、国际关系和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信息。国家安全例外的保护机制有损害测试、公共利益测试、部长否决权制度、存在与否机制等。我国应在未来的信息公开法中对国家安全例外进行立法,通过严格界定国家安全,引入损害测试、公共利益测试和存在与否机制来对国家安全例外进行周到保护,并同时实现信息公开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军地合作是国家力量组成要素的综合运用,是取得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成功的重要条件。国外对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地合作的研究比较深入和全面,但国内研究起步较晚,成果不多。未来应结合行动类型,细化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军地合作内容的研究,突出联合国维和、领事保护等框架下军地合作机制建设的研究,充分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努力创新和大力拓展新形势下的军地合作关系,提升我军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惩处造谣者     
张西流 《瞭望》2020,(5):80-80
疫情无疑是现在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但有关疫情的信息形形色色,其中夹杂着许多不实传言。有媒体将谣言归为三类:第一类是虚假散布政府有关举措;第二类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不实信息,如“新型冠状病毒被命名为SARI,是SARS的进化”等;第三类谣言是病毒的预防知识,此类谣言最多,如乳铁蛋白能预防、抗流感药物可以预防等。方家言,阻止谣言传播,既要政府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还需科普工作者及时发声充当谣言粉碎机,更需依法从严从重惩处造谣者。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09,(2):71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签证领事宋连臻日前表示,奥运之后,美国公民申请中国签证手续进一步简化,不再要求提供往返机票、中国有关部门邀请信及订旅馆证明等文件.……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建立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 《会议公报》重点任务分工等都对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一个权威、客观、畅通、可信的渠道,获取预警信息、了解事件的现状、事态进展、发展趋势和原因等相关信息,便于采取应急措施,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灾害和损失风险。  相似文献   

20.
2011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3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无缝衔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