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90年,使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这三大历史性转变,集中体现了建党9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适应三大历史性转变,集中反映了加强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2.
<正>我党成立以来实现的三大历史性转变是: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新民认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有以下几点新要求和新说法:一、对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表述更全面。如:“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祝福恩 《奋斗》2009,(10):11-1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1.对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表述更全面。如:"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  相似文献   

6.
储波  巴特尔 《实践》2008,(11):5-7
改革开放开启了内蒙古繁荣发展的新纪元.在不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内蒙古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内蒙古大地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今天的重庆,政治生态实现了从严重污染到风清气正的根本性转变,经济发展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性转变,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8.
赵瑞霞 《求贤》2008,(10):12-12
1978年岁末.我们党成功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对外开放、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开启了中国解放思想、全面开放、激活经济、加快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变化.这些历史性的变化,包括在指导思想上的历史性转变、在治国方略上的历史性转变和在体制机制上的历史性转变.回顾60年的历程,特别是回顾和总结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性转变,对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直接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两大历史性转折: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进入新时期新阶段,面对新矛盾新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有赖于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一个过渡性的社会,赋予了经历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的中国社会以强大的经济动力,为继续走向社会主义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通过对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价值的原因、实质、认识的变化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要注重实践性、战略性和价值性三方面的启示,进一步提高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历史必然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高度重视,从我国国情出发,正确抉择了市场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和快速发展经济,高瞻远瞩地构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了中国经济可持续稳定地快速增长;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由封闭型社会结构向开放型法治社会、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战略转型,是传统发展观的变革者和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55年长期的革命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执政方式和领导方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定和发展,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党的自身状况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及时总结执政方式和领导方法上的经验教训,根据新的实践加以改革、创新,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韩民青 《理论学刊》2007,(8):96-101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要站在时代前列,面向现代化和新工业化,大力推进新科技革命、新教育革命、新价值观革命、新社会理论革命、新文学艺术革命、新传媒革命,积极为新产业革命和新体制革命服务;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提高,形成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建成发达的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形成先进的科学技术实力,形成有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社会理论,形成富有时代气息和中国特色的文学艺术,建成世界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5.
在民族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仍在扩大、社会分配不公之矛盾比较突出、医疗卫生事业薄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日渐突出、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等方面问题仍在相当程度上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鉴此,现阶段也就有必要加快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夯实化解社会不和谐现象的物质基础;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构建起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社会安全网;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广泛开展平安建设,以便形成化解不和谐现象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前及今后相当一个历史时期内,全球化将主要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霸权与抗争将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政治文化存在的基本样态。中国政治文化必须在创新中求发展。创新的模式取向是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其基本特征是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和民主性的有机统一。创新的根本点是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核心是使马克思主义始终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指导思想;关键是使全社会的政治价值取向与主导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相一致。此外,还要进一步整合社会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17.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共同理想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在现阶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主题,它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大的整合力和引导力,对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新科技革命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源泉和社会进步的最强大的“火车头”,从而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发展的“卡夫丁峡谷”提供了可能性。全球化的发展又使得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充分利用业已形成的科学技术的国际传播机制,广泛地吸收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努力改善工具系统的物质形态部分,创造出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并最终跨越“卡夫丁峡谷”。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并把推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提高到中国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战略高度来加以认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政治形式一直进行着与时俱进的变革,通过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中国境内各民族联合起来,并最终以少数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政策、国家制度和政治形式。  相似文献   

20.
牛运清 《理论学刊》2004,1(1):97-101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从“旧文学”到“新文学”的演变。21世纪的中国文学将是由“现代性”向“世界性”过渡与演变的文学。20世纪的中国文学多受“政治”与“革命”的制约,21世纪的文学则多与“经济”相纠缠。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发展是世界历史进程的总格局,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将会以新的民族性和时代风采融入世界文学之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