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新城疫是目前我国家禽养殖业的大敌。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有关人员的重视。阅过韦明等同志《鸡新城疫“F”系疫苗免疫雏鸡的效果观察》一文后(见《兽医科技杂志》第1982年第11期),颇有感受,希望能就该苗免疫效果问题与原文作者商榷。 多年来,我省坚持采用鸡新城疫F系疫苗(简称F系苗)免疫雏鸡,预防鸡新城疫,取得满意效果。为了进一步掌握第一手资料,笔者从1982年4月起,在湖南省株州市明照公社和宁乡县双江口公社开始进行F系苗免疫效果观察试验。  相似文献   

2.
用鸡新城疫Ⅰ系疫苗拌料喂鸡免疫试验武宇(内蒙古固阳县畜牧中心014200)窦冬锁(固阳县兽医站)为了达到省工、省时和提高免疫密度,作者做了用鸡新城疫Ⅰ系疫苗拌料喂鸡免疫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试验材料1.1疫苗由农业部兰州生物药厂生产的Ⅰ系冻干...  相似文献   

3.
南京农业大学郑明球等报道,他们所做的中间试验结果表明,N-79型疫苗不受母源抗体影响,给刚出壳雏鸡滴鼻免疫,表现安全且免疫效果良好。河北省目前对鸡新城疫防疫是按现行免疫规程,即7日龄、30日龄各用NDⅡ系苗滴鼻免疫,2月龄后用NDⅠ系苗肌注免疫,但孵雏房的雏鸡多在1~3日龄未免疫就出售了,常造成免疫空白而爆发鸡新城疫。为了改革我省鸡新城疫免疫程序,提高防疫密度进行了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4.
1984年7月上旬,我们对25只65日龄希塞斯鸡用鸡新城疫Ⅰ系疫苗和鸡瘟疫苗按规定方法和剂量同时分别免疫注射,却于8月初发现其中11只鸡感染了鸡痘。而同样保存的同批鸡痘疫苗(均系南京药械厂1983年12月21日生产,批号为33-1)给省属练湖农场的6000多只星布罗肉鸡单独使用又未见有感染鸡痘的情况。原因何在呢?为查清这一问题,我们分别在1984年12月19日至1985年1月18日对50只星布罗肉鸡和1985年6月10日至7月10日对15只D系罗斯鸡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证实鸡新城疫Ⅰ系疫苗对鸡痘疫苗存在干扰作用,而Ⅱ系疫  相似文献   

5.
鸡新城疫Mukteswar疫苗(现称之为鸡新城疫Ⅰ系疫苗)是中发型的新城疫病毒,四十年代末期自印度引入我国,迄今已应用三十多年。该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但毒力不稳定。鸡接种后反应较重。早在三十年前,Dulbecco发表了新城疫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形成蚀斑的报告。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应用蚀斑克隆化技术改进疫苗的质量,取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6.
我们选用化肥硝酸铵做制冷剂,井水做溶媒,用9磅保温瓶做隔热器材,在外界温度达34℃的情况下,能使10支×300只份或10支×500只份的鸡新城疫Ⅰ系疫苗或Ⅱ系疫苗,或10支×238只份的禽霍乱冻干苗,在0℃以下连续保存4昼夜。在4℃下又连续保存6昼夜。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大队级疫(菌)苗的冷藏和贮运找到了新方法。 (一)筛选制冷剂及最佳浓度 1.相同条件下几种制冷剂效果比较:在气温为18℃,水温为16℃,配制浓度均为500: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农村养禽虽然有较大的发展,但是,家禽疫病仍然十分严重,尤其是鸡新城疫和禽出败至今未能得到控制。为了有效地控制家禽这两大传染病,目前农村普遍采用了新的免疫程序,彻底改变以往仅在春秋两季防疫的旧习,推行了常年性和季节性相结合的防疫制度。实践证明,防疫效果很好,群众十分满意。但目前全国大部分生物药品厂所生产的家禽疫(菌)苗分装量普遍过大,对开展常年性防疫工作十分不利。分装量过大的疫苗在农村使用其弊病有三: (一)浪费疫苗 目前农村个体户养禽仍然占绝大多数,由于分散饲养,鸡只大小不一,经常出现疫苗稀释后用不完的现象,造成很大浪费,是疫苗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国内大型养鸡场开始试用气雾免疫进行鸡新城疫的预防,但都是采用Ⅱ系、Ⅲ系和Ⅳ系疫苗。Ⅰ系疫苗属于中发型疫苗,能否用于气雾免疫,其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如何,有待试验观察。为了适应养鸡业的新发展,我们于1984~1986年在西华县和郑州市对中、成鸡用JM—Ⅱ型医用气雾枪和DPS—1型免疫喷雾器进行了Ⅰ系疫苗气雾免疫接种试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前鸡新城疫(ND)、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弱毒二联苗在一些兽药厂进行了试生产,但其免疫程序,基层单位如何使用等问题尚不十分明确。为此我们进行了有关试验,并已取得了一定的结果,现将其试验经过和结果分述如下。 试验材料 (一)疫苗 系我所制造的82-7批和北京市生药厂生产的83-1、83-2三批ND、IB弱毒二联苗,这些疫苗中ND效价其EID_(50)为10~(7·0)0.1毫升以上,IB效价其EID_(50)为10~(е·0)/0.1毫升以上。  相似文献   

10.
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以下简称Ⅱ系苗)的应用中,某些用户惯用血凝试验直接检测疫苗的血凝价,并以血凝价的高低评价Ⅱ系苗的优劣。为提高Ⅱ系苗的血凝价,我们在几个生产环节进行了一些探讨。(一)收毒时间的比较 以前生产Ⅱ系苗,是于10日龄鸡胚尿囊腔接种1万倍稀释的毒种0.1ml后,弃去72小时前的死胚不用,72小时后每6小时检胚1次,检出的死胚及时放4℃冰箱冷却保存,直到114小时连同活胚全部移放4℃冰箱冷却6小时,然后以无菌手术收获尿囊液和胚胎。此时收获的胚胎重量十分可观,有利于提高Ⅱ系苗单位产量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1.
我市现行的鸡新城疫免疫程序是:在雏鸡7~14日龄用新城疫Ⅱ系苗首次免疫,一个月后用Ⅱ系苗再次免疫,然后到每年7、8月份用Ⅰ系苗防疫,防疫重点是青、成年鸡。但这种免疫程序在广大农村分散饲养的条件下,对雏鸡不易达到较高的防疫密度。为了改进现行鸡新城疫免疫程序,达到既简化程序,又提高雏鸡保护率的目的,我们设想,把雏鸡的第一次免疫改在炕坊进行。1985年5~8月,分别对1、14日龄雏鸡进行Ⅱ系苗免疫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2.
鸡新城疫(ND)是长期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虽然各国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工作,研制了弱毒苗、灭活苗,为控制本病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的弱毒苗要求一定的冷藏条件,而灭活苗注射比较麻烦,尤其在我国农村农户养鸡仍占较大比例,而疫苗保存设备尚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筛选适合农村用的鸡新城疫苗仍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据有关资料介绍。鸡新城疫病毒V_4株(NDV_4)具有适宜农村推广应用的一些特点,为此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13.
我省对雏鸡的鸡新城疫免疫,多年来一直是把住孵房采用Ⅱ系苗在出孵后一两天点鼻(或点眼),然后再用Ⅰ系苗注射或刺种。为了避免母源抗体对雏鸡免疫的影响,现已改为出孵后7~10天用Ⅱ系苗免疫一次,25~30天用Ⅱ系苗二次免疫,两月龄后再用Ⅰ系苗免疫。应该肯定,根据雏鸡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在较大日龄施行多次免疫,无疑是比较好的免疫方法。然而,这种免疫程序在广大农村分散饲养的条件下,目前,不易达到有效的免疫密  相似文献   

14.
鸡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在我国应用多年,对鸡新城疫疫病防治,起了很大的作用。在生产方法方面,近年来,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和为了适应养鸡业大发展的需要,由用鸡胚生产疫苗改为用鸡胚成纤维细胞生产疫苗。这种方法,比起鸡胚疫苗有很多优点,但仍存在严重的缺点,带有危险性。因为有些禽病,如鸡白血病、鸡伤寒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等,除了通过其他方式传播外,还可经  相似文献   

15.
利用痘苗病毒表达无感染性的抗原基因,为活疫苗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由于痘苗病毒基因组很大,可以容纳很大的外源基因而不影响自身特性,因此可利用它制成联苗,同时它本身是活病毒,免疫效果也较好,因此受到人医和兽医的重视。尽管有证据表明,用遗传学方法修饰过的痘苗病毒的致病力已经减弱,但痘苗病毒作为疫苗应用的主要障碍是接种疫苗后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对免疫不健全的  相似文献   

16.
疫苗免疫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滴鼻、点眼、皮下或肌肉注射、刺种,气雾和饮水等。群体免疫以饮水法较为实用,而气雾法因受条件限制,往往不如饮水法方便。饮水免疫省时、省力、操作简便,已用于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等。本文仅就新城疫Ⅳ系(Lasota)疫苗的饮水免疫方法及应用作以简述。 (一)效果观察 1.笔者对青岛市某鸡场饲养的2639只海赛克斯祖代雏鸡应用NDⅣ系疫苗进行了饮水免疫。10日龄首免时,用Ⅳ系滴鼻和灭活苗半个剂量注射,免疫后15~20天采血测HI抗体,48日龄时HI效价均值为6.0log_2,至71日龄时HI抗体效价降至3.92log_2。于75日龄时进行Ⅳ系疫苗(弱毒)饮水免疫,免疫前停水4小时。疫苗用量为1.5剂量/只,用凉开水稀释,加水量按每1000 只鸡40L计算,并加0.2%脱脂乳。将疫苗水直接加入塑料水槽中让鸡自饮,在20分钟内喝完。  相似文献   

17.
根据鸡新城疫Ⅰ系疫苗(ND Ⅰ)免疫剂量将2周龄健康雏鸡200只随机分成4组,检测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动态变化.结果免疫接种后ACTH从第1 d开始上升,第5 d达到高峰,此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第7 d开始下降,第21 d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8.
兰州雁滩鸡场成年来航鸡群于1981年4月1日开始发病死亡。根据临床表现、尸体解剖和疫病流行情况,诊断为鸡新城疫。于是对发病鸡进行了血清治疗,健康鸡群用鸡新城疫1系苗紧急接种,疫情于14日被控制,全场约3000只生产鸡,共死亡136只。在发病期间,对相距5000米以外的育雏室、雏鸡舍采取了相应的防疫措施。 为了防止鸡新城疫疫病流行,我们对先后出雏的13445羽雏鸡,用“F”系疫苗免疫。免疫后的雏鸡陆续发病,引起雏鸡新城疫病爆发反而造成疫病流行,其观察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9.
罗曼蛋鸡爆发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疗发病情况江苏省洪泽县万集镇郭贝村李某,1996年12月由宿迁市某鸡场购回罗曼雏鸡300只,途中压死24只。饲养至7日龄时进行IBD疫苗滴鼻免疫,10日龄时用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免疫,18日龄时用IBD疫苗作第2次饮水免疫...  相似文献   

20.
从用同一份组培细胞繁殖两种病毒的研究获得结果后,我们又对繁殖过猪瘟弱毒的原代仔猪肾细胞再繁殖鸡新城疫Ⅰ系弱毒进行了研究。我们设想:是否可以在生产猪瘟弱毒疫苗多次收毒后的组培细胞上再生产NDV疫苗。NDV有无促进被猪瘟弱毒感染后的猪肾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