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文章认为 ,《白牙》展示了作家对人类生存现实的思考和对“文明”的呼唤。小说通过动物生活折射人类生活 ,表达适者生存引起的种种冲突 ,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但作家的“文明”理想及其实现方式具有太多的梦想成分。  相似文献   

2.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政治文明是人类的政治创造 ,是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政治文明的三维结构中 ,每一个部分都有体现其内在精神的可称之为灵魂的因素。具体而言 ,政治意识文明之魂是“有容” ,政治制度文明之魂是“有衡” ,政治行为文明之魂是“有序”。政治文明就是由这些因素凝结而成的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  相似文献   

3.
李汝德 《理论前沿》2003,(20):45-46
(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和命题,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所谓文明,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它反映社会的开化程度和发展进步状态。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是一个基本的结构层面。与此相应,人类的文明也是一个有机系统,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历史。物质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没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无源…  相似文献   

4.
以全球文明倡议破解文明发展“困境”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做出中国贡献。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科学完整地阐释了中国对文明发展的新理念。面对全球“文明隔阂”的观念困境、全球“文明级差”的秩序困境和全球“文明冲突”的安全困境,全球文明倡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在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供给多层面公共产品和破解“文明冲突”的迷思等方面促进文明的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化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5.
所谓文明,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和状态,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它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人类文明史上,有奴隶社会的文明、封建社会的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而社会主义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高层次的文明。中国人民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有灿烂的文化……,并且有受到孔学良好教育的官吏治理的、统一的,等级制的行政机构,这使中国社会富于经验,具有一种凝聚力,使外国来访者羡慕不已。”(美国保罗。肯尼迪著《大…  相似文献   

6.
寻觅“家园”——评拉斯普京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斯普京是当代俄罗斯文坛一位具有深刻忧患意识和道德使命感的作家.他的创作反映出作家对当今社会整个生态系统失衡现象深深的忧虑和不安,表现出作家对人类未来归宿等问题的积极探索与思考.他的创作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考察一、大地母亲--美德的源泉;二、生态危机--文明的代价;三、信仰回归--生命的家园.  相似文献   

7.
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一定的生活方式首先取决于一定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特征,同时一定的生活方式又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深刻的影响。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先进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生态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人的存在形态则由“道德人”过渡到“经济人” ;当下正向生态文明转移 ,“生态人”作为新型文明主体承担者 ,正以其特有的精神气质推动着当代人的生存方式的革命变革 ,实现对人的重新塑造 ,从而表征、创造和建设着新文明。  相似文献   

9.
作为文化选择,“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做好调控工作,以缓解人与自然的冲突,但自然资源有限,日用月取必竭,从而导致人类难以存活,发展亦难以“持续”。因此,必须施行“变移式发展”,用新文明代替现有的工业文明,当下的任务是加速新旧文明的变移。  相似文献   

10.
家庭美德不仅对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社会也具有强烈的辐射功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也是社会成员,其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文明。我国古代思想家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家和万事兴”的民间俗语更是广为流传,这都说明公民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文明幸福的家庭是社会问题的“减压  相似文献   

11.
古代的“国学”是“国之学”、“国子学”的简称,指国立贵族子弟学校;今天的“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是一国故有的文化、学术、思想的总称。“人文”指人类的文明、尤其是人类的道德文明、价值文明。今天我们学习国学,重在吸取其中的人文精神精华,为现代社会的价值重构和信仰重铸提供有益资源,为当今国人安身立命提供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2.
环境哲学研究已取得系统成果,以环境哲学流派为参照系,对照我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历程可以折射出党在经济欠发达时期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导向的发轫,在社会矛盾多发期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时代的局限,以及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符合人类对自然环境和生态文明的认识过程。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社会政策,以国家权力和执政党对社会生活的实际干预,能够起到减少矛盾、缓解冲突、遏制犯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种文明形态。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工业文明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为,巨大的贫富差距、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核战争的威胁、人口剧增、难民潮、传统道德的失范及信念危机等。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更为严峻的是,上述危机一般并不是孤立地表现出来,而是以“问题群”的形式展现在人类的面前。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生态需求与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新 《理论前沿》2002,(4):19-19
人类必须有物质生活 ,也必须有精神生活 ,但也决不能缺少生态需求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与人类的生态需求密不可分的。因此 ,满足人类的生态需求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要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是人类在从传统工业文明逐渐向现代新文明的发展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及其环境与人类发展关系的崭新理论。“可持续发展”一词现在已被全社会广泛使用,其含义的发展已很大,仅从国际社会有关的文件表明,其含义是不断深化的。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其社会效应犹如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正效应,也会带来负效应。从历史上看,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种文明成果。它对于经济发展以至文明进步,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新意识、新观念逐步主导社会生活。主要表现在:在功利观上,“义利并重”取代“重义轻  相似文献   

17.
文艺与生活、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是毛泽东文艺思想、邓小平文艺思想和江泽民总书记一系列文艺论述的核心内容。在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上,邓小平同志在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词明确要求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在人民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江泽民明确指出:“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深入生活是繁荣文艺的重要途径”。我们的文艺要发展,要繁荣,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这个“唯一源泉”,不能脱离这个“根本道路”,必须坚持这个“重要途径”。 深入生活是繁荣创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每个文艺工作者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我们常说,作家、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艺工作者的生存价值,就在于能够以自己独有的活动方式,来提高人类精神生活的质量。作家、艺术家如果要和读者和观众进行灵魂的沟通,首先要在思想感情上和人民打成一片,和人民同呼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初,石油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大大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技术结构。这一神秘的“魔水”象一只“无形的手”,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便宜的石油逐渐取代煤炭而成为工业的基本能源,引起了工业界本身以及人类生活的一场革命,宣告了一个新的时代——石油文明时代的到来,一位权威的能源专家在考察了现代人类的全部经济生活后指出,目前,“至少在80%的领域石油尚不能被其他能源替代”。石油被公认为“能源中的能源”,“现代工业的血液”。特别是自本世纪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表征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构件,“三大文明”构成了现代社会文明的整体。“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新范畴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文明进步的宏观角度回顾和总结20世纪的社会主义 ,人们会看到它所具有的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社会主义给人类带来的福祉 ,为推动人类进步事业所做出的种种努力 ,说明它是20世纪人类社会的一项成功的“集体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