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工友》2003,(8)
为正确审理涉及工会经费和财产、工会工作人员权利的民事案件,维护工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现就有关法律的适用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工会组织的有关案件时,应当  相似文献   

2.
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全国总工会(一九九五年八月十七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工会参与处理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行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相似文献   

3.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试行办法全国总工会(一九九五年八月十七日)第一条为履行工会对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职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制定本...  相似文献   

4.
《工友》2006,(10)
《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1993年11月25日湖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5年9月27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湖北省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条例》1994年1月30日,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相似文献   

5.
为正确审理涉及工会经费和财产、工会工作人员权利的民事案件,维护工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现就有关法律的适用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工会组织的有关案件时,应当认定依照工会法建立的工会组织的社团法人资格。具有法人资格的工会组织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建立工会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与所建工会以及工会投资兴办的企业,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应当分别承担各自的民事责任。第二条根据工会法第十八条…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2003年7月22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下发通知。《通知》要求:第一,高度重视《工会法》和《解释》的学习与宣传。各级工会组织要将《解释》的学习宣传与《工会法》的宣传贯彻有机结合起来,将其纳入“四五”普法和《工会法》的整体宣传规划之中。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通过举办培训班、法制讲座、知识竞赛以及开展法律咨询、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使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加深对《工会法》及《解释》的认识和理…  相似文献   

7.
《工会法》是调整工会与国家、工会与行政机构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会法》进行了两次修改,1950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明确规定了工会是工人阶级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规定了工会的任务、组织原则、工会的权利义务、工会与国家的关系、工会与企业的关系、工会的组织机构和领导机关、工会经费的来源等。  相似文献   

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于7月9日正式公布实施了。它的公布实施,对于进一步推动工会法的贯彻实施,保障工会更好地依法履行基本职责,提供了司法保障。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决定》。近两年来,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工会法的贯彻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各级工会组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修改后的工会法,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建功立业,认真履行基本职责,保护调…  相似文献   

9.
《工友》2006,(10):31-31
《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1995年11月25日湖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5年9月27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决定》已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下简称《工会法》)已于2001年10月27日颁布施行。中华全国总工会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好《工会法》,并提出如下要求:一、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工会法》的重要性把它作为当前工会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来抓《工会法》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基本法律。修改后的《工会法》,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我国经济关系、劳动关…  相似文献   

11.
"工会法治化",包括工会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工会法律角色的合理设定,能够促进工会在市场经济劳动关系中切实履行其维权职能。无论是工会工作适应新时代的转变,还是"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会新方针,得以经由"法治化"的工会制度实现;并且工会制度适应国内外劳工法律环境也需"法治化"发展。所以,"工会法治化"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制度发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违反《工会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修改后的《工会法》对阻挠职工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打击报复工会工作人员 ,侵占工会经费、财产 ,妨碍工会依法履行职责以及工会工作人员损害职工和工会权益等行为 ,规定了责任人应负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对《工会法》和党的工运方针政策的落实 ,对职工和工会相关权利的实现 ,将起到重要的法律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工会虽然具有多种维权手段,但这些手段在实践中已经暴露出明显的软弱性。开辟新的、强有力的、法治化的维权方式,将是完善我国工会法的必然选择。行政诉讼领域内的原告资格从“利害关系人诉讼”向“民众诉讼”发展的趋势为工会维权提供了新的可能。工会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以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身份启动行政诉讼程序,来维护自身乃至职工的合法权益。借助行政诉讼这种法治化的维权方式,可以强有力地改变工会维权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提出,是中国工会向市场化转型和走向改革的标志.总体思路的确立是一次思想大解放,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工会改革的最主要的成果.工会十三大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把"两个维护"的理论统一起来,增强了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001年修改通过的<工会法>把工会工作总体思路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定下来.工会十四大进一步强调工会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的主要手段是维护,这就把工会履行基本职责与党的中心任务统一起来,使工会工作总体思路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5.
运用历史与理论结合的方法,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产生发展的历史、理论逻辑及其规律 作了分析阐述。研究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是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中国 化的伟大成果;是时代精神的升华;是在总结经验中曲折发展的;它的发展关键要靠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会 工作者的勤奋实践、探索思考和开拓;按照新的时代和任务的要求,一定要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Labor History》2012,53(5):503-519
ABSTRACT

Article 23(4) of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states ‘Everyone has the right to form and to join trade unions for the protection of his interests.’ This article documents the global legislative history of Article 23(4) trade union rights from its original drafting to interpretation by international labour standards. The history includes debates on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rade union rights, the decision by ECOSOC to ignore a call to establish a permanent UN Commission on Trade Union Rights, the devolution of authority from the United Nations to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how ILO international law experts framed trade union rights as a subset of the freedom of association, and the treatment of labour relations policy, including compulsory union membership, that resulted under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norms. The history is discussed as one that confines standards of policy on labour right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has particular implications for the discourse on labour rights as human rights.  相似文献   

17.
企业工会工作虽属于基层工作、实际工作、具体工作的范畴,但同样也有加强理性思维、推进理论创新的需要。建工集团工会立足企业实际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企业工会工作的理论框架和工作布局。本着立足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普遍性、适用性;立足研究和把握规律,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立足依法维权、依法治会,努力把有关工作纳入企业管理范畴,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基本思路,在具体工作方式、方法和途径上也进行了不断的摸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确立了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基本框架,并规定养老、医疗、失业保险随身转移,养老保险缴费不满十五年妥善解决,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这是一部切实保障职工社会保险权益的根本大法,对工会组织更好地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社会保险法》贯彻实施中,工会组织要密切关注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参与、履行和监督中,依法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需要一种中介和桥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工会的具体实践连接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与工会学、劳动关系学等具体的有关工人阶级和工会的社会科学连接起来。劳动哲学就是这样一种中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20.
雇农工会是中国革命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织现象,是中共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 进行的一次伟大革命实践。雇农工会经历了理论准备与实践探索、初步建立与缓慢发展、快速发展与消亡等历 史时期。雇农工会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其发展过程中,构建了工会的三维合法性基础,即意 识形态合法性、组织形态合法性和革命行动合法性。雇农工会工作与城市工会工作共同构成中共领导下工会工 作的“一体两面”,统一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共执掌全国政权奠定了治理基础,同时也为当前背景下 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工会工作提供了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