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减灾动态     
减灾动态中国震后恢复重建成就暨抗震技术国际会议在唐山召开今年7月28日是唐山地震20周年。20年来,唐山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关心下,在全国军民的支援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弘扬百折不挠的抗震精神,使一座既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指导又符合拓展防...  相似文献   

2.
镜像     
《小康》2016,(16)
正缅怀7月27日,武警唐山市边防支队官兵陪田金芳在唐山抗震纪念墙前祭奠罹难的解放军战士。纪念唐山抗震四十周年之际,武警唐山市边防支队官兵陪伴河北拥军模范、唐山地震孤儿田金芳来到唐山市抗震纪念墙前,祭奠在1976年唐山"7·28"大地震中抢险救灾罹难的解放军战士。  相似文献   

3.
赵志林 《中国减灾》1995,5(4):32-33
关于地震时应急工作的几点认识赵志林(河北省抗震防灾办公室)唐山地震已经过去近20个年头了,然而唐山地震那可怕的灾难,血与泪的场面,深刻、惨痛的教训,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应忘记。全国的抗震防灾工作正是以唐山地震为契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的。十几年来,...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10)
<正>4月22日至23日,全国人大代表、台湾同学会会长、全国台联理事陈云英带领的台湾同学会参访团一行43人到唐山参访考察。本次参访团由国外留学后回大陆定居、工作的台胞、在大陆常住、工作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台生组成。河北省台联会长王耀冀陪同。4月23日,参访团先后参观了唐山地震博物馆、唐山市规划展览馆、唐山世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1992,2(2):11-13,19
一、发展概况我国的抗震防灾工作始于1966年邢台地震,至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在全国全面展开。邢台地震后,根据周恩来总理关于由国家建委主管抗震工作,由国家科委主管预报工作的指示,国家建委成立了京津地区抗震办公室。唐山地震后,经国务院批准将京津地区抗震办公  相似文献   

6.
盛夏的唐山,绿树成荫,生机盎然。7月28日至29日,胡锦涛和随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在河北省省委书记白克明和省长季允石等陪同下,深入唐山企业、农村、社区和曹妃甸工业区,了解新唐山建设情况,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30年前的7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平地,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无私支援下,唐山人民发扬抗震精神,经过不懈奋斗,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唐山。在短暂而安排紧密的调研中,总书记格外关切唐山700万…  相似文献   

7.
正7月28日前后,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显得格外忧伤。凄美的二胡声不知从哪个角落响起,让人心中不免悲凉。空气里弥漫着伤感与烛火、花香混合的味道,是这个时候唐山独有的气息……唐山,一个不幸的名字;唐山,人类永远的创伤。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公元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3时42分53.8秒。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东经118.2度,北纬39.6度。  相似文献   

8.
钢筋混凝土 抗震构造柱的设置吕笃据有关资料介绍,多层砖砌体房屋在遭遇到高烈度地震时,设置钢筋混凝土抗震构造柱,对于防止房屋突然倒塌具有显著的作用,是提高砌体房屋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例如,唐山的烈度十度的地震中,设置抗震构造柱的几栋多层砖砌体房屋无一倒...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年之际,来到河北唐山市,就实施“十三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进行调研考察. 习近平前往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向唐山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并向纪念墙三鞠躬.他强调,40年前的大地震虽然摧毁了一个城市,但没有摧毁唐山人民和全国军民的坚强意志.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广大军民支持帮助下,唐山人民以顽强拼搏的精神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在中华民族奋斗史上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人民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4月下旬,全国台联台胞事务部组织部分在京台商赴河北省唐山市参观考察。全国台联副会长、台声杂志社社长苏民生,全国台联台胞事务部部长焦万曼陪同前往。考察团一行在唐山受到了热情的欢迎。唐山市币委副书记张玉书、唐山市副市长祝允林、河北省台联副会长杨方若参加欢迎会。祝允林副市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唐山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京东宝地”之称。北部山区盛产板栗、核桃、苹果等于鲜果品,中部平原盛产玉米、小麦、水稻、花生等农副产品,南部沿海既是渤海湾的重要渔场,又是原盐、石油的重要产区。唐山矿产资源品种多…  相似文献   

11.
姜大进 《中国减灾》1998,8(1):23-25
抗震设计审查必须纳入建设管理程序姜大进(陕西省渭南市建设委员会)搞新建工程抗震设计审查是一项新工作。必须将其纳入建设管理程序,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1惨痛的教训换得清醒的认识众所周知,震惊华夏大地的唐山大地震,有24万多人死于瓦砾,16万多人顿成伤残,...  相似文献   

12.
韩金哲 《公安研究》2006,146(12):85-88
今年是唐山抗震三十周年,河北省、唐山市举行了系列大型纪念活动。唐山市公安局面对重大的安保任务,采取超强重视、强化领导;超常谋划、夯实基础;超常整治、震慑犯罪;超常措施、确保安全的做法,确保了各项纪念活动安全顺利进行,以及首长在唐山期间的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13.
唐山,这个以能源材料为主的重工 业城市和矿业城市,近年来发展经济有 了新思路,开始大打“陶瓷牌”。9月 16日至25日,第八届唐山中国陶瓷博 览会在唐山隆重举行。 不过,唐山的目光并不仅仅锁定在 陶博会一个项目,借着陶博会的人气, 唐山同时还举办了经贸洽谈会、科技合 作洽谈会以及2005中国唐山国际皮影 艺术展演等活动。本届经贸洽谈会上, 唐山将签约利用外资合同50项,合同 利用外资3.5亿美元;签订国内经济技 术合作项目不少于50项,协议引进省 外资金不少于30亿元。  相似文献   

14.
<正>①7月24日,家住临海市杜桥镇的李先生在浙江省妇女保健院喜得四个宝贝儿子,老大1800克、老二1380克、老三1480克、老四1540克。②7月24日,为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唐山抗震纪念馆经过重新改造后落成迎宾。唐山抗震纪念馆始建于1986年,原为“唐山地震资料陈列馆”,1996年更名为“唐山抗震纪念馆”。③7月19日,云南省文山州丘北普者黑迎来了一个狂欢的夜晚——“2006年云南·普者黑花脸节”。参加开幕式的上千游客,欣赏了具有原生态的民族歌舞表演,并互抹花脸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相似文献   

15.
《乡音》2006,(7)
〔策划人语〕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7.8级唐山大地震,顷刻间将这座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夷为平地,24.2419万人丧生,16.4581万人重伤,轻伤30万人。厂矿、铁路、农田水利工程、文化教育卫生设施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54.48亿元,成为20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一,是迄今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地震发生后,有些外国人曾哀叹:"唐山从地球抹掉了……" 然而,唐山不仅没有从地球上抹掉,而且英雄的唐山人民在党中央和河北省委的领导下,在人民解放军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生死与共,战天斗地,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抗震救灾战歌,凝聚成世人称颂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种精神已成为河北人民永恒的宝贵财富,历久弥彰。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过:"奇迹多是在灾难中出现的。"大自然虽然給唐山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但唐山人民却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创造了震后重建新唐山的奇迹。经过30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一座新唐山崛起在冀东大地上。  相似文献   

16.
2007年9月25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六届海外统促会会长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海外统促会会长及有关人士与会。中国统促会秘书长梁金泉发表讲话,中国统促会执行副秘书长李路主持会议。会后,海外统促会会长分别赴天津、唐山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17.
金晓霞 《中国减灾》2010,(10):11-13
近期,随着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热播,片中建筑物轰然倒地,灰尘遮天蔽日的情景不仅勾起人们对那场惨烈地震的痛苦回忆,更有对城市建筑抗震的忧思。9月初,各大门户网站以建筑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18.
正基本完成恢复建设以后,从1986年开始,唐山果断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指引下,立足资源和产业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迅速扩张。"七五"期间,唐山的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全国步伐,"八五"期间,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到1996年抗震二十周年,唐山用十年的时间实现了经济的全面  相似文献   

19.
冀东明珠──唐山孔欣唐山北依燕山,南临渤海,西邻京津,东与秦皇岛市接壤,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名城。1976年7月28日,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在瞬间把唐山夷为一片废墟,西方国家一些人士哀叹唐山从地球上“抹掉”了:然而英雄的唐山人民,在党中央和全国人...  相似文献   

20.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顷刻之间,这座已有百年历史、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被毁灭了。唐山地震死亡24万人,重伤16万人。地震还波及到天津、北京市。“地震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急电全国火速救援。10余万解放军星夜驰奔,首抵市区,舍死忘生,排险救人,清墟建房,功高盖世。5万名医护人员及干部民工运送物资,解民倒悬,救死扶伤……灾后,疾病减少, 瘟疫未萌,堪称救灾史上之奇迹。”耸立在唐山市中心的《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形象地记载了当年全国各地救助唐山的情况。而从全国各地紧急抽调的“5万名医护人员”里,就有16人是从山东烟台抽调的,74人是从临沂抽调的。在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特地编发这组稿件,里面记载着当年援唐医疗队员难忘的日日夜夜,以及当年大地震的幸存者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唐山美好明天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