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陈伟建 《台声》2002,(9):46-47
6月14日是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的大喜日子,这天该校为2002年(第二届)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在内的188位毕业生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参加典礼的东莞市副市长张顺彩代表市政府向毕业生和老师们表示祝贺,对台商子弟学校开办2年多来,学生由500人发展到1000人,教育质量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学校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注重学生品德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的肯定。就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注重学生品德培养所取得的成就,记者日前专门拜访了该校校长吴灿阳。曾在台湾长期担任中学校长的吴灿阳在回忆了学校起…  相似文献   

2.
蔡晨瑞 《两岸关系》2001,(11):20-21
要想使台商扎根东莞,就要解除台商的后顾之忧。这包括建住房、办医院、盖学校以及其它配套的措施。据说,东莞正在朝这一方向发展。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2014,(2):F0002-F0002,1
<正>1月10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北京会见了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叶宏灯董事长率领的毕业班学生"北京文化之旅"参访团。张志军充分肯定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为培育大陆台商子女成人成才、促进台商家庭在大陆欢聚团圆、增进两岸青少年同胞感情、推动两岸教育交流合作作出  相似文献   

4.
今年9月2日,在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出现了一所温馨的学校———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来自东莞、深圳、广州、珠海、惠州、中山、上海、昆明等地700多名台商子弟在这里学习、生活。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的32名老师来自台湾,他们是从台湾  相似文献   

5.
贵刊第11期《东莞台企转型记》报道了广东东莞台企转型升级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自1989年国务院公布给予台商投资优惠新举措后,台商在大陆投资很快实现了从南到北、从点到面的快速布局。  相似文献   

6.
外交部长王毅在任国台办主任期间曾经说过,东莞的发展离不开台商,东莞是台商最为聚集的地方之一,东莞台商的发展在全国具有标杆作用,是大陆台商发展的晴雨表。近年来,以外销型企业为主的东莞台商在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国际大环境不景气的重压之下,开始寻求转型升级之路。拥有3000多家会员企业,被誉为"天下第一台协会"的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东莞台协),在台商转型升级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日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广东的一些大型台资鞋厂后,有一个惊人发现:广东的广州、深圳、东莞、中山、惠州、鹤山等地星罗棋布地集中了上千家由境外投资兴办的制鞋厂,其中60%以上的是台资企业,所生产的各式鞋子,占了祖国大陆总产量的60—70%,成品鞋出口仅东莞就占了全世界鞋类出口的1/10。这些鞋厂和相关配件厂上下游配套齐全,鞋子款式几千种,足不出珠三角,即可找齐制鞋所需的所有原材料、工具以及生产设备,俨然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成品鞋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8.
外交部长王毅在任围台力、主任期间曾经说过,东莞的发展离不开台商,东莞是台商最为聚集的地方之一,东莞台商的发展在全国具有标杆作用,是大陆台商发展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9.
2月25日这天,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聚集了100多张海峡对岸年轻的脸庞——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在此会见了来京交流的广东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及其率领的该校校董和师生代表160多人。海协会副会长李炳才、王富卿等也参与了会见。  相似文献   

10.
《两岸关系》2021,(3):58-59
正"人如其茗,香馥如兰"。来自台湾的吴宜璇有着一个雅致名字,在江苏宜兴经营着自己的茶业公司,同时担任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东莞台商育苗基金会的董事,还曾是东莞台商协会8年来唯一的女副秘书长。2006年,她作为一个商业精英代表入选"中国百名杰出女企业家"。近期,她又被评选为无锡市三八红旗手。伴随着茶香,蒸腾的氤氲在空气中弥漫,吴宜璇为我们娓娓道出她的人生故事。让台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更好上世纪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1.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东莞在30年的快速工业化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人的现代化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东莞可以在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的现代化、城市形象建设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着力,不断提高人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从15年前第一批台商踏上东莞这片土地,胼首胝足创立基业,到2000年东莞台商捐资兴学,创立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一批批眷属团聚东莞。今天,东莞台商社群已经与东莞的经济人文环境紧紧结合,形成风格独具的“社区”,台商的企业、家庭、  相似文献   

13.
短短几年之间,嘉善这个农业县已发展成为浙江最大的台商集聚区当人们还在为东莞、昆山谁是台资的“福地”而争论不休时,不经意间却发现身边多了很多对手。浙江省嘉善县就是其中最强劲的一个。2003年,嘉善县合同利用外资4.3亿美元,已经连续几年名列全省第一,其中台资已占到合同利用外资的70名和实际利用外资的85%。短短几年之间,这个506平方公里的农业县已发展成为浙江最大的台商集聚区。  相似文献   

14.
刘东萍 《台声》2010,(8):51-52
<正> 2003年8月,来自台湾的陈郁升独自站在东莞街头,看着林立的厂房,来往的车辆,心情十分低落。他甚至有点埋怨父亲,为什么让他来大陆?然而3年后,他却爱上这片充满商机的土地,也在东莞成功开拓了自己的事业。子承父业上世纪90年代,陈郁升的父亲来东莞投资,在虎门白沙建立"东莞市虎门金彩色料厂"。尽管工作繁忙,但他却坚持每月回台湾看望妻子与儿女。父亲务  相似文献   

15.
台商在进入大陆初期由于地缘与当时条件所决定,首先选中了以东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投资集中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因此成为最早出现台商群聚效应的地区。而随着后续形势的演变发展,在区位比较优势的作用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入世后迅速跃居台商投资的最集中地区, 各种产业的群聚效应也正在扩大中。  相似文献   

16.
2010年,陕西省山阳县委统战部以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回报社会感恩行动为载体,精心组织开展了“光彩之星革命老区行”、“光彩之星灾区行”、“光彩之星走进山阳教育”等系列活动,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奉献社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同时,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人生价值观得到升华,在感恩行动中谱写了人生辉煌。  相似文献   

17.
东莞,是一块宝地。它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香港只100公里,水陆空交通极为便利。东莞充分发挥其地缘、人缘优势,推出种种优惠政策,吸引了成千上万海外客商来此投资办厂。有着血缘的台湾商界更被这块宝地所吸引,纷纷登上这片热土。到目前,在东莞投资的台商已达数千家,从传统产业到高科技产业都已存此生根落户,并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东莞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电子王国”、“鞋业王国”。  相似文献   

18.
早就听说东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不久前搞了一个别出心裁的7周年庆典,一反常规的庆祝模式,除了邀请会员台商参加,还大撒英雄帖,广邀台资企业的优秀员工参加,将庆典办成了一个万人游园运动大会,3个舞台同时演出节目,100个摊位卖台湾小吃,2万多名台商及其家属、台资企业员工聚集在当地的体育中心,一时盛况空前。“东莞台协是个出新闻的地方”,有人这样评价。联  相似文献   

19.
徐波 《台声》2003,(1):49-49
2002年12月12日,北京市政府举办第12次“市长接待台商日”活动。副市长张茅主持此次活动。北京市台办、市外经贸委等14个单位的主管负责人与北京台资企业协会代表、台湾金融保险机构驻京代表、台湾大企业代表以及在京台资企业代表等一起座谈。座谈会上,市人事局、物价局、社会劳动保障局、公安局、教委领导分别向大家介绍和通报了北京市关于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北京市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台湾同胞在京办理劳动就业许可和劳动就业证、台湾同胞在京办理多次往返签注和办理暂住证、台湾同胞子女在北京就学和报考大学等方面相关规…  相似文献   

20.
赵奕 《小康》2004,(8):50-53
2003年底,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 业公会(简称双电公会)推出了《2003 年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 调查报告中涉及到62个城市和地 区,杭州市萧山区从中脱颖而出,位列 第一。住它身后的有诸如苏州市区、上 海浦东、大连、北京、珠海等一系列炙 手可热的地方。而"老牌"台商聚集地, 东莞、佛山、泉州等地甚至跌入"暂不 推荐"的行列。 报告一经推出,中国大陆62个城 市反响不一,调查报告的公正性受到 严重质疑。然而,双电公会的评估住台 湾省内向来有口皆碑,不论大陆各市 态度如何,台商们有了一个风向标。 真正喜上眉梢的是萧山。谈到报 告,"这里实际只有第一名,没有第二 名。"萧山的一位官员说。难怪有人说, 萧山搞了那么多年民营经济都没有出 名,现在,一份台湾同业协会的报告, 让它走在了聚光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