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弘 《台声》2001,(7):10-11
我是一个跟着共产党走过半个世纪的台湾知识分子。在纪念中国共产党 80华诞之际,回顾走过的历程,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同在祖国大陆居住的众多老台胞一样,我这个 77岁的老人的经历可以分三个阶段:我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台湾生活了 21年,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度过了 4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工作和生活了 52年,抚今追昔,无比兴奋和激动。   1945年 8月 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全台湾人民欢天喜地敲锣打鼓,鸣放鞭炮,家家户户烧香祭祀祖先牌位,告慰祖先台湾已回到祖国怀抱,结束了当亡国奴的悲惨生活,庆幸往后可…  相似文献   

2.
何标 《台声》2000,(12)
林海音是情系台海两岸的台湾作家,她的这个“情”是来自她心灵的、明确而理智的两岸观。她曾经说过,自己“比北平人还北平”;也说过,自己是个“番薯仔”。我们的父辈--老北京台湾人,往往自称是“番薯人”,因为台湾岛形似番薯,台湾人在历史上经历过任人宰割的心酸,所以都有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有一颗中国心。   “台湾人就是中国人”、“中国是台湾的祖国”,这在老一辈“番薯人”心目中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当 1895年 4月 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割台的《马关条约》时,在京参加会试的台湾举人和台籍官员痛心疾首地上书光绪,斩钉…  相似文献   

3.
谭宏伟 《台声》2005,(11):40-40
60年前的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宣告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彻底结束,台湾和澎湖列岛终于回到祖国怀抱.雪洗了中华民族在甲午战争中遭受的历史耻辱。这一天.被定为台湾“光复节”。  相似文献   

4.
一 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我们在谋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从来都没有承诺、将来也不会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日本殖民主义者侵占了50年的台湾实现了同祖国大陆的统一。可是。蒋介石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悍然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了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部分军政人员退踞台湾,在美国支持下,与祖国大陆隔绝对峙。台湾问题由此产生。由此可见,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遗留问题,具有内战性质。 新中国成立后,中同共产党…  相似文献   

5.
沙蓬 《台声》2000,(2):7-7
1月5日,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在京召开有关台湾历史问题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张克辉,全国台联会长杨国庆,台盟中央和全国台联的领导以及在京的老台胞、学者和有关人土约80余人参加了座谈。座谈会由台盟中央副主席刘亦铭主持。在座谈会上,老台胞黄幸、陈炳基、周青、何标、潘渊静、吴克泰、郭平坦先后发言,以历史事件参与者和见证人的身份,从不同角度剖析了台湾同胞浴血抗日、台湾意识和“日本情绪”、“二·二八”起义的性质以及‘省籍矛盾”的根源等问题。发言者指出:自19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之后,台湾同…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建成了强大繁荣的国家,从而使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侵略和欺侮的宿愿实现了。回顾这50年,我心潮澎湃,感慨无限。我于1933年出生在台湾台南市的工商家庭。1941年举家搬到日本。当时台湾人无论在台湾或日本,均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压和凌辱,动不动就被骂“支那奴”,无故挨打受骂。那时虽然幼小,但前生一个想法——台湾人不能总这么被欺侮。1945年8月日本投降,台湾回归祖国,我们旅日台胞无木欢欣鼓舞。但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贫穷落后,日本人仍然看不…  相似文献   

7.
金秋十月,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十华诞,迎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新中国确立和实践的五十周年。五十年来,台盟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台盟的成立以及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合作1945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被日本殖民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台湾也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但是,接管台湾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垄断政权、独裁专制,残酷地剥削、压迫…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14)
正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由此,中华民族也进入了全面抗战。随着中华民族展开全面抗战,台湾人民看到了光复的希望,台湾人民的抗日民族革命运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台湾人民的抗日民族革命运动已经摆脱了长期以来孤军作战状态,对内它已经通过1930年的雾社事件而联系了台湾少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4,(Z1)
一月十九日台盟市委组织春节不回台湾过年的在京台生参加北京二○○四年中华民族大团结春节文化庙会开幕式活动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的台生和近四十人参加了活动台湾学生在中华民族园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台湾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共同维系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在三919年祖国大陆爆发“五四”运动之时,台湾已被[1本霸占了24个年头。当时,澎湃兴起的世界新思潮和祖国大陆磅榜的“五四”文化革命浪潮,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重重隔绝封锁,传入台湾岛内,迅即掀起以反对日本殖民统治为核心的文化启蒙运动。1919年,在日本留学的台湾知识分子,成立了第一个民族运动团体“应声社”,表示要同祖国“五四”运动“同声相应”。不久,台胞在东京成立的“启蒙会”扩展为“新民会”,出版《台湾青年报》,弘扬民主、自由思想,…  相似文献   

11.
台湾自1895年《马关条约》被割让给日本后,出现了许多仁人志士,他们不甘当亡国奴,不断地为台湾回归祖国而努力。谢南光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早年在台湾从事民族解放运动,30年代以后,他返回大陆参加抗日战争,为光复台湾尽力。战后,他到日本当外交官,50年代初回大陆,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仍致力于台湾和大陆的统一,人们至今怀念着这位爱乡爱国的老前辈。  相似文献   

12.
图片报道     
《台声》2002,(8)
在纪念“七·七事变”65周年之际,我国第一部较全面记录台湾人民抗日艰辛历程的图书《誓不臣倭———台湾人民抗日史》由台海出版社隆重推出。7月2日,该书出版座谈会在台盟中央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张克辉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台盟中央副主席刘亦铭主持。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台办有关人员及在京的老台胞、台湾问题专家等5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沦入日本殖民者之手。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中,台湾人民誓不低头,不屈…  相似文献   

13.
谢旭 《台声》2001,(1):30-31
不久前,台湾老音乐家吕泉生——“台湾儿童合唱音乐之父”首次返回福建老家,在厦门短短两天逗留接触中,我深深感到他是一位坚强的爱国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一)吕先生祖籍福建诏安。他的祖辈迁台已数百年。他小时候受到日本推行的“皇民化”教育,长大后留学日本。他曾说过,在20岁以前,完全是一个与日本人无异的台湾人,可他心中仍流淌着炎黄子孙的热血,始终不变。1943年,他奔父丧回台,后因战争影响交通断绝,没能再去日本谋生,就留在台湾教书。1945年台湾光复后,吕先生担任过《台湾文学》季刊编辑,后在台湾广播电…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华人反独促统大会,日本华侨华人组团踊跃前来参加,成员有老华侨、新华侨学人和日籍华人。日本华侨华人同今天与会的各位一样,坚决反对“台独“,主张和平统一中国,并为早日实现这个目的,愿献出绵薄力量。我本人是在台湾土生土长,于1950年到日本的,朋友说是来留  相似文献   

15.
徐康 《台声》2013,(12):86-88
自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至1945年台湾光复,台湾同胞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抵抗运动从未间断。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台湾同胞不仅任岛内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也参加了大陆的对日抗战。不论在革命圣地延安,还是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前线及后方,都有着台湾同胞的身影。  相似文献   

16.
李宗远 《台声》2014,(10):56-56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也是七七抗战爆发77周年。甲午战争以清政府屈辱惨败、日本强占台湾获得巨额赔款而终结;七七抗战以中国胜利,日本战败而告终。从1895年到1945年相距整整50年。这50年中,中华民族国力孱弱,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给两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  相似文献   

17.
肖军 《台声》2011,(5):40-41
郑坚,原名郑鸿池,台湾彰化人。曾任台湾彰化女子中学教员,后入厦门大学学习。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初参加闽西南游击队,任永春县人民游击队大队政治处副主任、中共安溪中心县执委兼永春、德化、大田县工委书记。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和台湾回到祖国怀抱50周年了。台湾同胞在日本殖民者统治下,进行了长达50年艰苦卓绝的反抗日本侵占台湾的斗争。抗日战争爆发时已经在祖国大陆的老一辈台胞,纷纷参加抗日斗争,此后又有一大批居住在台湾和侨居海外多地的台湾爱国人士,纷纷奔回祖国大陆,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抗日。“保卫祖国,收复台湾”也是当时在祖国大陆参加抗日斗争的台湾同胞发自内心的口号。  相似文献   

19.
王茜 《台声》2011,(6):57-57
李韶东,台湾省台中市人,受父亲影响,年轻时即参加反日反蒋斗争,1947年参加“二·二八”起义,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2月,从台湾经香港辗转到达解放区烟台,加入革命队伍,参加了南下解放上海的战斗。建国后,李老先后在上海市、区两级政府和宝钢等单位工作,直至1984年离休。2011年5月12日,李老因病与世长辞,享年90岁。  相似文献   

20.
张根生 《黄埔》2008,(2):35-35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东北三省,烧杀奸淫,无恶不作,激起全国人民愤慨,抗日的呼声异常高涨。当时我正在陕西省立西安二中上学,于1936年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鬼子长驱直入,侵占华北,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青年纷纷参军,奔赴抗日前线。我于1938年元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