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既是联系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和纽带,又是城市人口的发源地。因此,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实现我国农村走向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举措。 一、加快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 1.小城镇建设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据有关研究表明,按照现代化小城镇发展的设计要求,仅基础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是个新型的正在从乡村性社区转变成以商业为主、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小城镇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联结点和有效手段,是提升农村公共事业服务水平的基地和载体,是实现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助推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城镇化的程度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的小城镇在现实发展中面临诸如规模普遍较小,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建设资金缺乏等问题。本研究基于对小城镇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揭示,提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李百汉各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着各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从中国的国情看,我国的城市化直接表现为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在一个时期内,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最现实选择应当是加快发展小城镇,走以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道路,理由主要...  相似文献   

4.
现代城市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依托和最佳载体,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尤其是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文章提出了加快发展城市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一个重要方面,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城市化发展对策。这些观点对于我国城市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达州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同样面临着加快小城镇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问题.为此,作者分析了达州市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我国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提前实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 ,在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正确认识并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促进小城镇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建设小康社会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不够解放 ,传统的农业观念制约着小城镇的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一项大战略 ,但我们有些领导同志却没有真正从战略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加快小城镇建设对实现我国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的突破口,是整体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从近期看,小城镇建设可以拉动内需,启动市场,营造良好的个私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带动乡镇企业发展,从而搅热区域经济;从长看,小城镇通过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将以一种新型生产力的方式,成为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主要助推器。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结构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城镇化水平低,表现为城镇化水平既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也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因此,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只有加快城镇化的步伐,才能保证我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新世纪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可以是规模的多层次、区域的多样化、功能的多重化和发展小城镇。  相似文献   

9.
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城市化、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小城镇,对于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提高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小城镇建设是县域经济突破的载体,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小城镇、建设小城镇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思想认识、科学规化、资金投入、深化改革、组织领导五到位是发展小城镇、建设小城镇的必要条件。  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必…  相似文献   

10.
曹友琥 《唯实》2000,(2):59-60
发展小城镇是走有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建设生机勃勃,一个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但是小城镇建设中的几个偏向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建设定位问题。由于小城镇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确定发展方向时,应该突出其专业和特色。目前,不少地方的小城镇定位不统筹考虑当地的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组成等因素,而是千篇一律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中心,一味搞“大而全”、“小而全”,缺乏特色,更谈不…  相似文献   

11.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如我国“十五”计划纲要指出的:“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湘西州花垣县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都提出了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关系到我国跨世纪发展宏伟蓝图的实现。这是党中央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势发展正确分析基础上所作出的科学决策。 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已经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农村消费近年来增长缓慢;二是乡镇企业改革开放20年间得到长足发展;三是20年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的发展而离土…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把发展小城镇提到一个“大战略“的高度,这说明我们对小城镇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不断发展。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各地开始编制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以期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笔者认为把小城镇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作为我国城市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特别要遵循城市化的共同规律,即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主要取决于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农业发展(主要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崛起。切忌“村村点火、处处冒烟“。一、农业发展是城市化也是小城镇发展的初始动力。城市化进程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  相似文献   

14.
赵力 《实事求是》2000,(5):78-8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论在工业化还是在城市化方面,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然而,笔者认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共同进步方面,我们存在着工业化一马当先,城市化特别是小城镇化则相对滞后的缺陷。当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工业化急需市场支撑,农村人口迫切需要转移,乡镇企业生存环境不够好,有效需求不足的时候,人们应该看到城市化滞后、特别是小城镇“短缺”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我国国情,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是缩小城市化与工业化差距、促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工…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相适应,我国大江南北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如火如荼,5万多个小城镇从根本上动摇和冲垮了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步伐,被誉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之后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举.方兴未艾的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和必然趋势,对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国外经验教训表明,这个时期也是大量土地被占用的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相当稀缺。处理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处理好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避免在土地问题上犯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大问题。一、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历史过程工业化、城市化作为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  相似文献   

17.
建设现代化小城镇,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关键节点,也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在福州市加快推进小城镇试点综合改革过程中,要更加合理地选择发展模式,强化城镇特色,进一步完善社会政策,以推动小城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开始走上城镇化道路,目前已拥有近二万个小城镇,居住人口达 1.7亿,占我国城镇总人口的一半。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工业化之路,是十分现实的选择。  在怎样走城镇化道路上,各地有各地的经验,各人也有各人的做法。思维和思路上的差距决定了小城镇建设的水平和整体形象,这就有个如何导向的问题。  规划导向,伸展城乡建设空间。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有一个超前、科学的规划牵头,才会有一个操作方向和目标明确、建设水平比较高的小城镇。实践表明,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循序…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04,(8):16-16
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王晓东认为:金阳建设是个战略问题金阳新区建设是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而不是战术问题;是全局性的工作,而不仅仅是一项具体工作。进一步加快金阳新区建设步伐,是提高贵阳市城市化水平的需要。贵阳市要成为现代化城市,根本措施就是要提高城市化水平。贵阳市推进城市化主要靠“三轮驱动”,即老城区要改善环境,提高品位;金阳新区要开辟一个新城,分流一部分老城区人口和新增人口,扩大城市规模,壮大城市经济实力;小城镇建设要搞好县城和一些重点乡镇的环境建设。三个“轮子”一起转起来,特别…  相似文献   

20.
张泰春 《探索》2000,(2):75-78
小城镇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又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强大拉动力。随着重庆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三峡移民搬迁、越温脱贫、工业结构调整、交通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快速推进,重庆市的小城镇发展步伐必然加快。但重庆市肩负的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历史使命与重庆目前的城市化水平以及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形成的反差,要求小城镇的发展道路应该是超越常规的、跳跃式的,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办法和措施也应是创新的,要求在指导思想、管理体系、规划布局、扶持政策、产业依托等方面,都有符合重庆市情、适宜小城镇大发展的特定内涵,着力在构筑小城镇大发展的格局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