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处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高危期,面临许多的挑战。本文指出要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保证社会和谐的发展,必须寻找现行处理机制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处理的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情况的政府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屡有发生,并且在规模与危害程度上呈逐步扩大之势,正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新的严重威胁。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不仅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而且深度影响着国家的安全与社会的稳定。构建科学合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体系成了当前和今后长时期摆政府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几乎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突发公共事件。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政府,在防控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具有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无法替代的优势和地位,加强对政府应急能力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出现。具有普遍性、突发性、复杂性、难以预测性及全球性特征的社会风险,时刻在考验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在风险社会视野下,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面临许多困境和挑战。政府必须通过建立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建立全面危机管理体系;建立公开透明的危机信息管理机制;建立全球性的危机治理模式等措施来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正处于急遽而深刻的社会转型期,各种风险大量出现,突发性公共事件频频发生,给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如何应对各种风险与突发性公共事件是我国政府和社会亟需解决的重大治理问题。由于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的存在,对于“风险社会”和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挑战,无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组织都无法单独应对,因而合作式治理成为一个普遍的选择。在合作式治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不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成为风险社会的治理主体。近年来,我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就共同应对风险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但合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香港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合作式治理模式,可以为我国内地探索应急管理领域的合作式治理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突发性的公共事件,国家通过公共外交加强与全球公民社会的对话和沟通,能够有效的避免突发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共外交的价值日益为世界所认同。突发事件的高曝光率、高扩散性、高关注度,使得国家面临重大的挑战,通过有效的公共外交,为改善我国政府的国际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7.
石立琴 《山东审判》2006,22(2):69-70
现代社会面临着种种危机,如战争冲突、自然灾害、能源危机、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等等。近年来,出现在我国的SARS、禽流感、松花江水源污染等都在考验我们国家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高效应对公共危机逐步成为人类及各国政府必须面临的重大挑战。从目前我国现状来看,关于紧急状态的立法还比较松散,在理论研究方面也比较薄弱,有些规则还存在不少制度性缺憾。本文结合国外法治国家紧急状态法律制度建设的经验,就紧急状态下政府权力行使与公民权利保障谈点粗浅认识。一、公共紧急状态的内容特征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比较分析公共紧急状态是和…  相似文献   

8.
齐霞 《犯罪研究》2007,(5):45-48,57
我国是一个突发公共事件多发的国家,受其突发性、公众性、复合性、阶段性等特点的影响,社会治安呈现了许多不同于常态的特点。公安机关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应急处置应该重视和加强以下工作:将危机管理教育和训练纳入日常活动之中,发挥指挥中心在应急管理的龙头和枢纽作用,建立高效的应急协调机制,建立畅通的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9.
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解决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实际效果,促进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又好又快的发展,显得尤为必要.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来自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危害日益突出,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隐患.因此,我们必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问题不断涌现,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有效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制,可以让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纳入有步骤,有条理的进程中,让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的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本文以雪灾为例分析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却严重失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广大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和强烈.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换言之,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实施"同步推进,分步实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施伟东 《犯罪研究》2009,(3):27-31,36
近年来,全国一些地方相继发生突发群体性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当前严峻复杂的社会稳定形势下,亟待抓紧研究建立应对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针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发展状况,指出当前国内突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些主要特点。从政治学角度,深入探究突发群体性事件的肇因,为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矛盾提供有益的启示。从预防与应急准备、实时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四个方面,提出应对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工作制度,以规范处置行为,提高处置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13.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在侦查中的应用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在防范和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方面的成效日益凸显,它具备实时监控、快速反应、固定证据和为案件的进一步侦查提供有力线索的独特功能,在刑事侦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视频监控系统在建设、维护和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强化应用意识,规范管理,可以更大地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立军  田谧 《河北法学》2020,(1):192-200
雄安新区建设是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在这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中,牵扯了太多人的利益,当地居民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积极稳健地推进建设进程,照顾到各方利益的均衡,及时发现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避免引发群体性事件,是新区管理者、建设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沟通交流机制、重视源头预防、完善冲突化解机制入手,才能有效的抑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为新区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examines politics on the Lower East Side of Manhattan, New York City, for evidence of law at the constitutive level. We see legal relations shaping grassroots struggles over public space and housing as forums, claims, and political positions. This view challenges instrumental conceptions of law still prominent in some social-scientific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公安机关基层警务建设回应了社会变革中人们对安全的强烈需求,是公权力向居民生活领域的扩张。公权力介入与基层民众自治之间应该是以满足社会基本需求为目的的一种动态平衡。从长远来看,培植民众治安自治力量才是解决基层社会安全问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五联网成为社会舆论场的重心,网络公共事件不断发生,其不仅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且也是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因此,探讨网络公共事件的特征,把握网络公共事件的性质,厘清公共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演化要素,妥善地应对各类网络公共事件,提高地方政府应对、处置、引导和管理网络公共事件的能力,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杜威  邹先霞 《政法学刊》2004,21(1):106-107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一步加快,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形势更加严峻,公安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加强公安大学生的计算 机网络教育势在必行,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教育,同时采用多样化的课外教育形式,以使得公安大学生成为既熟 悉公安业务,又精通计算机的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媒体日益成为公众获取知识、表达民意、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平台.在新媒体视阈下,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为此,我们应着重培养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在此基础上,依托新媒体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加强网络参与社会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实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20.
Since incidents of terrorism have escalated around the world,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ocusedon ensuring that national criminal justice systems are well-equippedto deal with the issues raised. Despite the great willingnessand growing consensus among states to reform and further developthe legal strategies of their respectiv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s,this process has confronted many challenges. The author examines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efforts to harmonize rules addressingterrorism at internation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