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普遍认为,不论印度的哪个政党或政治联盟执政,都会以发展壮大综合国力为基本国策,以印度传统哲学“中庸之道”为基础制定内外政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90年代印度多党政治中,国大党和印度人民党(BJP)作为全国性的两大政治力量的出现,而地位处于上升态势的印度...  相似文献   

2.
马加力 《亚非纵横》2007,(2):24-29,50
2006年,印度经济连续第四年保持快速发展,国际社会对印度的崛起普遍给予积极评价。随着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军事能力、外交活力乃至文化张力随之扩大,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由于印度具有某种制度优势以及地缘政治优势,其崛起势头相当强劲。但是也应该看到,印度的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其现代化的进程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一、政治局势相对稳定2004年5月以来,以国大党为核心的全国进步联盟政府已经稳定执政两年半。从目前形势来看,该政府完全可以顺利完成5年任期。政局稳定的第一个标志是执政联盟较为团结。该联盟虽由十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的,…  相似文献   

3.
一、印度的大国战略 近几年来,印度加快了参与非洲合作进程的步伐,这一方面是为了寻求非洲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等经济利益,以加速其国内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印度推进大国战略追求大国地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自成立以来,在南亚经济和社会发展、妇女和人权进步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有主导地位的印度,由于其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优势对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发展产生了深层次的积极影响,但由于其追求霸权、与巴基斯坦纠纷等问题的存在也时而阻碍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发展。为促进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进一步发展,印度需改变称霸南亚的观念,缓和同巴基斯坦的矛盾,加强与其他国家与组织间的协作、交流。  相似文献   

5.
2004年5月20日印度大选笃定之际,国大党领导的联合进步联盟重新支配国家政治舞台,即开始确立新的发展道路。7月8日,国大党政府公布新预算,其政策重点是扶贫、农业和教育,放慢私有化进程。国际社会对预算显示的政策微调反应低调,但对印度的经济前景普遍乐观。从2002年12月到2004年9月,连续22个月,印度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向好。  相似文献   

6.
自力更生和实现大国目标是印度发展科技的基本方针。历届政府重视发展与国家优先战略目标和资源相适应的本国科学技术,50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发展的政策,建立和健全科技管理体系,现已取得极大成就。在高新技术以瞬息万变的速度迅猛发展的时代,印度科技兴国的思...  相似文献   

7.
1999年4月26日,印度总统纳拉亚南宣布解散瓦杰帕伊政府,并决定今年9月举行中期选举。此次选举离上次大选仅一年零一个月。而瓦杰帕伊政府也是印度3年来倒台的第5届政府。导致此次政局大动荡的直接与根本的原因是执政联盟内部的分裂。 执政联盟的分裂摧毁了瓦杰帕伊政府。印度人民党去年3月在13个小党的支持下组成执政联盟。然而,联盟内的利益冲突与政见分歧一直困扰着仅维持了13个月的瓦杰帕伊政府。人民院中,印度人民党联盟只以几票的微弱优势超过议席半数。尽管瓦杰帕伊当政期间竭力维系联盟团结,但始终未能增强联盟内的凝聚力。执政联盟自始至终一直面临着来自内部游离不定的党派纷争的威胁。印度某些评论家称,瓦杰帕伊一年多来,一直不清楚谁是他的盟友,谁又是他的真正敌人。  相似文献   

8.
印度根据自己的农业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以两次"绿色革命"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技术型农业现代化之路,印度的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拟从印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先后发生在印度大地上的农业大变革,揭示印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内涵.  相似文献   

9.
4月初开始,印度政局又出现新的动荡,形成一场空前严重的危机。先是执政联盟的第二大党—AIADMK(全印安纳达罗维达进步联盟)的两名部长提出辞职;接着,该党宣布退出执政联盟,撤消对政府的支持。瓦杰帕伊内阁不得不面临信任投票,并以一票之差被迫下台。与此同...  相似文献   

10.
尼泊尔和印度都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成员,又都是印度教国家,两国在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印度自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而尼泊尔也被称为90年代的新兴的民主国家。同时尼泊尔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两国在南亚集团中都相当活跃,印...  相似文献   

11.
印度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村工业化孙瑶印度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5%以上。巨大的人口压力与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得印度农村面临着严重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40多年的有计划的发展使印度经济有了显著的进步,然而...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概括与分析NBA(拯救纳尔默达运动)的3个斗争发展阶段与政策效果、运动的联盟战略以及印度政党与政府对环境运动团体的态度与立场,分析了印度环境运动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第15届印度议会选举中,“第三种势力”崛起的可能性突然上升,它将改变长期以来,印度政坛主要是两大政党竞争,轮流执政的局面。印度政治党派分化日益严重,联盟政治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是“第三种势力”崛起的条件。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能成为“第三种势力”的领导者,但实际上未必能成为现实。社会公民党在全国性政党的力量排名上仍在印共(马)之前,如“第三种势力”在本次议会选举中诞生,将会以社会公民党为首。根据目前印度选举的形势看,各主要党派的得票率可能相当接近。国大党以微弱多数胜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虹  赵洪波 《东北亚论坛》2006,15(4):126-129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研究工作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各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浪潮中产生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加紧开发、研制数字图书馆。我国数字图书馆在1996年也开始启动,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及实际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印度自2 0世纪90年代以来,其政局进入了多变动荡期,第十四次大选虽由国大党联盟执掌印度政局,但它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国大党联盟政府为稳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印度人民党能否组织下届联邦政府苏胤环印度将于1996年上半年举行第11届人民院选举。大选后,谁将入主中央内阁,已成为印度当前的热门话题。政界和舆论界普遍认为,当前政坛上三大势力——国大党(英)、印度人民党和全国阵线——左翼阵线联盟无一能获过半多数单独...  相似文献   

17.
2017年3月,印度总理莫迪率领印度人民党(印人党)在新一轮地方选举中获得大胜,特别是以绝对优势赢得具有“印度大选风向标”之称的北方邦议会选举.此前,印入党已经在2014年人民院(印度议会下院)中赢得简单多数,结束了印度过去30年的联盟政治局面.目前,印人党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权两个层面不断走强,一党独大地位更加凸显,国大党、地方政党、左翼政党等反对党短期内均难以与之抗衡,莫迪2019年连任总理可能性抬升.印度以上政治发展趋势背景复杂,偶然因素与内在逻辑并存,这将深刻影响印度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8.
8月1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同意与印度签订核安全保障协议。 8月2-3日 第十五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首脑会议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接受澳大利亚和缅甸为观察员。  相似文献   

19.
印度人民党领导的新政府施政纲领一之编译1998年3月18日,印度人民党及其联盟伙伴公布了他们的施政纲领。这一文件是与联盟伙伴经过长时间商议后出台的。虽然它主要反映的是印度人民党在其竞选纲领中所述的思想,但在一系列无法达成一致的问题上,也作出了让步。...  相似文献   

20.
徐国庆 《西亚非洲》2023,(4):134-155+160
印度将“印太战略”视为其“东向行动”政策的超越。虽然“东向行动”政策是印度介入印太事务的基石,但涉及非洲的“西联”与“南控”政策也很重要。换言之,非洲对印度“印太战略”的意义不仅在于呼应“东向行动”政策、助力其走向亚太并提高大国影响力,还在于实现印度深耕印度洋、拓展对非经贸合作和加强人文联系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基于“印太战略”,莫迪政府将印非关系提升至战略层级,增加对非外交机构与资源投入,在战略议题设置上更加突出海上安全,以加强对非反恐与人道救援合作、践行支持非洲发展承诺、发挥在非海外印度人“桥梁”角色等方式,大力推动区域集体安全与经济一体化,在深化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互联互通、防务后勤保障等领域合作上展示出较大的开放性。印非关系的发展彰显印度在印太地区地缘与领域方面的独特优势,有利于提高印度在美日印澳“四方机制”涉非议题上的发言权,增强印度战略自信。未来,印度仍将视非洲为实现其大国目标的重要依靠力量。不过,受印度自身经济实力、印非间现实性问题及大国博弈加剧等因素的掣肘,印度对非政策将更趋务实与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