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莫迪就任印度总理以来,积极推进印度经济制度改革,提出"印度制造"、"数字印度"、"季风计划"、"向东行动"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总体取得了较为积极的效果。中印两国互为重要合作伙伴,莫迪的经济改革方案为中印两国深化经济合作创造了新机遇。本研究对莫迪经济发展战略和主要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在分析制约中印两国合作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中印经济合作的五方面建议,以推动实现从"龙象之争"迈向"龙象共舞"。  相似文献   

2.
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未来总趋势是超越竞争,发展合作。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可以避免双方恶意竞争,实现双赢,而且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化的国际环境。推动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的因素众多,从两国政府到两国的纺织行业协会再到两国纺织企业,都将成为推进合作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中印两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市场开放、货币升值、能源需求等共同问题,克服了双方贸易不平衡、产业结构相似的不利因素,双方贸易呈现出贸易量明显增长、相互投资不断增多、劳务合作逐渐展开的特点,为技术、工程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亚以其独特的战略地位吸引了各大国的关注。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两个崛起中的大国,又是中亚的两个邻国,地缘和能源因素使两国与中亚联系在一起。本文阐述了中印两国在中亚的战略和能源博弈,并进一步分析了两国在这一地区竞争的可能性和合作的必要性,指出中印合作无论对两国的国家利益还是中亚的发展和稳定都是最佳的抉择。  相似文献   

5.
中印经济比较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经济发展迅速,令世界瞩目。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印度,这是由于中印经济改革的不同轨迹、两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差异、资本形成与经济结构等原因所致。两国经济发展潜力也有差异,两国未来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两国经济改革是否深入。  相似文献   

6.
中印两国在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面临共同挑战,而且也有互补性,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因此开展中印信息产业合作,不仅可以促进两国该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深化两国经贸关系。应当发挥政府和企业的双重作用,重点加强在技术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尽管中印两国投资合作的规模不大,但是中印两国都需要更多的外商投资合作,中印双方都认识到投资合作的必要性,并且近年来中印两国投资合作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呈现出快速攀升态势。为此,本文从分析中印投资规模、产业选择、区位选择、机制建设、经济效应等现状出发,找准中印投资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深化中印投资合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互利共赢之格局,中印加强合作成为明智选择。目前,中印双边贸易的总量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两国对外贸易总体水平极不对称。未来,中印两国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仍将持续,如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构建双边贸易合作长效机制,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谋求发展,是两国必将要予以应对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印汽车产业迅速崛起,成为两国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点。两国汽车产业在以后的发展上必定相互竞争,同时也具有合作的许多有利条件。两国应利用自身优势,把握机遇,加强汽车产业的合作,共谋发展,寻求共赢,开辟出两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全新道路。本文拟从中印汽车产业合作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维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和确保能源供应安全,是中印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不断变化,能源安全越来越成为中印两国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本文从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分析入手,考察中印的能源供应与安全战略,指出两国在能源领域虽存在竞争关系,但两国只有开展能源合作才是实现双赢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1.
刘文 《东南亚纵横》2008,(12):67-71
近年来,由于国内能源有限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与印度两国的能源供给越来越多地依靠国际市场。在国际能源领域,双方加强合作与协调攸关两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全局。尽管存在着竞争,但双方互利合作是主要的发展趋势,中印各自的发展优势也为不断拓展两国能源合作提供了广阔的互补空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后危机时代中印两国科技比较优势,着力从两国科技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中印科技合作取得的成就与问题,以及两国科技合作潜力等方面进行研判,进而提出了促进两国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与印度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取得一些积极成果。不过,双方的合作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对此,尽可能克服合作中的不利因素,积极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带来的挑战已成为中印两国当务之急。本文认为中印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上有着较大的合作空间,但能否实现有效合作还有待双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刘文  刘婷 《东北亚论坛》2013,(2):66-80,130
后金融危机时期,基于共同利益的需求,东亚货币一体化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中日韩3国货币合作在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国货币合作具有经济基础:3国经济力量雄厚,产业结构和资源互补性强,贸易增长迅速,汇率波动差异趋小,货币政策方向也渐趋一致。计算3国货币合作的OCA指数表明,与危机前相比,3国进行货币合作的成本已经有了明显改善,3国2011年的OCA指数与1995年欧洲各国与德国间的OCA指数相近,这表明与当初的欧盟相似,3国已具备进行深入货币合作的条件。人民币和日元的协调与合作对3国货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中国应谨慎而积极地分阶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谷俊  杨文武 《南亚研究季刊》2011,(1):102-108,114
同属于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印两国,自古以来就有文化和教育往来的传统。近年来,随着中印两国高层频繁互访,经贸往来关系不断发展,民间交往更加深入。在印度"汉语热"悄然兴起之际,研究印度汉语教学发展状况,探究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印度汉语教学的对策建议,为促进中印教育文化交流、增进互信和发展中印两国友好关系,传播中华文明和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思灵 《东南亚》2012,(3):91-91
由云南省社科院南亚研究所陈利君等人撰写的《中印能源合作战略与对策研究》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从能源安全的视角全面梳理和分析了中印两国面临的能源安全形势以及两国开展能源合作的紧迫性,分析了印度的能源战略与政策,并就如何开展两国能源合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相似文献   

17.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医药交流与合作成为中印人文交流的重要领域。受中印传统医药文化差异和国际竞争等因素影响,中印两国的传统医药交流与合作尚不理想。建议中印两国政府搭建更多的合作平台,增进相关领域交流合作,加强双边学术交流和翻译医典,开展教育合作和互设诊疗中心,有力地促进中印两国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中印交流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中印交流情况较为复杂。尽管出现印度高调介入南海争端、大力推进"东向"政策以反制中国的异常现象,但双方的常规交流也在有序多样、平稳推进。这说明印度要发展经济、反制中国、争当大国的战略需求与中国崛起势头发生碰撞,致使两国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也说明良好的历史积淀和相互依存的现实利益,是中印关系平稳发展的基石。未来中印关系是以合作还是对抗为主,关键在于彼此如何看待对方。中印宜以包容精神发掘经营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加强合作、拒绝对抗、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印在汽车领域进行合作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戴江涛 《南亚研究季刊》2004,80(3):95-100,115
中印两国要进行全面合作 ,必须找到突破口 ,没有突破口再大的政治努力也仅仅是一种口号而已。中印合作的突破口应该是那些两国面临着相似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在此领域两国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合作 ,以求共同繁荣 ,汽车工业就是这样的领域。两国的汽车工业存在许多相似性 ,如国外厂商的激烈竞争、缺乏规模经济、缺乏核心技术等。因此 ,两国可以考虑通过共同研发、相互贸易、相互投资等方式的合作实现汽车工业的振兴 ,并以此推动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两个巨大的市场 ,中国加入WTO后 ,同印度有着共同的利益 ,在WTO的框架内 ,将会促进和推动中印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但是 ,两国贸易虽有一定的互补性 ,同时也面临着新一轮竞争。所以 ,两国应进一步改善政治关系 ,发挥优势互补 ,扩大贸易合作领域 ,加快通道建设 ,扩大边境贸易 ,设立贸易合作特区 ,进一步改善法制环境 ,使中印贸易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