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伦理失范的产生源于行政管理人员的角色冲突、公共机构代表性和自主性的冲突以及集体行动与个人选择的冲突。克服行政伦理失范的唯一选择就是行政伦理本身的制度化,而行政道德立法是行政伦理制度化的核心内容,其重点是行政组织层面的伦理立法。  相似文献   

2.
行政伦理失范的克服途径:行政伦理制度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伦理失范 ,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克服行政伦理失范的唯一选择就是行政伦理本身的制度化 ,而行政道德立法是行政伦理制度化的核心内容 ,其重点是行政组织层面的伦理立法。  相似文献   

3.
行政伦理失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它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08年云南"孟连事件"可算是行政伦理失范的典型案例。文章通过对孟连事件中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的阐述,以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期为基点,从行政人员多元价值冲突、行政制度、机制不完善两方面分析当前我国行政伦理失范的主要原因,并从制度伦理建设以及个人伦理建设角度提出了行政伦理失范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行政伦理是行政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行政伦理失范本质上是公共权力的异化。在我国行政伦理失范的现象很普遍,造成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既有行政人员方面的,也有政治体制和行政环境因素。为此我们要从提高人员素质、优化行政环境方面入手对其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5.
行政伦理道德建设为社会的和谐提供伦理基础和道德保障。治理行政伦理失范、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必须坚持正确价值取向,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加快行政伦理立法,加强行政组织文化建设。打造服务为导向的有限政府。同时,健全和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加强行政伦理道德教育,完善行政人员道德人格,以求重塑行政伦理的价值规范,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行政伦理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6.
行政成本增大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也是一个伦理问题。行政成本增大从伦理角度来说 ,至少可以是由行政道德失范 ,行政制度不完善 ,社会道德调控力度弱化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如何克服行政人员的伦理失范现象,从根本上规范行政人员的行为,不应该只是一味强调外在约束,更应该注重与内在自律相结合。因此,必须重视行政伦理的建设,找出行政行为失范的原因,并从制度上、法律上、机制设计上加强对行政伦理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乡镇公务员作为国家政策的直接贯彻者,其伦理导向直接影响到基层的社会稳定以及基层民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公共行政理念以公共责任承担和公共利益维护为价值追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行政伦理导向。在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过程中,以公共行政塑造乡镇公务员的行政伦理是必然要求。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道德的失约与制度的缺位共同导致了公务员行政伦理的失范。因此,应当通过德性培育与制度约束来保证乡镇公务员的公共行政伦理导向。  相似文献   

9.
行政伦理是行政工作人员的职业伦理道德。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行政伦理失范作为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在当前社会普遍存在。要克服行政伦理失范,重新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伦理体系,应从制度伦理和道德教育两个维度入手。  相似文献   

10.
以德行政是对传统官僚制的超越,其价值目标在于运用道德的力量规范公共权力,保障公共权力真正发挥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功能。以德行政的关键在于实现行政伦理的法制化。我们应通过逐步完善行政伦理立法,设置行政伦理管理机构,优化行政人员内在的道德约束机制等途径,推动我国公共行政的道德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公务员作为政府管理活动中事实上的主体,其人格的完善直接影响着政府活动的伦理彰显。行政伦理失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克服行政伦理失范的有效途径在于培养和完善公务员的行政人格,行政伦理实践由他律升华为自律,形成行政自律主导之下的他律与自律的统一,进而由行政伦理的自觉意识升华为行政伦理行为。  相似文献   

12.
从公共行政人员角色变迁看行政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转型期 ,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缺失显得不可避免 ,尽管有各种解决方案 ,但行政伦理仍然不可或缺。但对“公仆”的传统定位无助于形成合理的对行政伦理的理解。引入当前政府治道变革中的“顾客导向”使得公仆的定位回归到应有的位置 ,在这个维度行政伦理同样重要 ,且有助于实现公众期望与公共行政人员行为的契合。在此基础上 ,行政伦理制度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行政程序与行政伦理具有终极意义上的共通性。评价法律程序正当性的主要标准是它使人的尊严获得维护的程度。行政伦理从内在道德机制上保证行政行为的“善”,行政程序则依赖外在的法律强制行政行为“合法律性”。在行政程序中建立起尊重与信任、沟通与参与、监督与责任机制,是行政伦理制度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行政的道德底线是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所应遵守的最基本的行政道德规范。行政道德底线受行政伦理的层次性特点影响,是扬弃传统官德的需要以及行政环境和行政法制建设中内在契约的要求。设计或者评定行政伦理的底线不同于社会的一般伦理底线,过高不行,低亦不可。行政人员在行政领域活动的公共性特点,决定廉洁自律与公平正义是行政伦理底线中最为基本的两个方面,由此构成行政道德化供给的根本保证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浅议行政伦理制度化的限度及其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使之朝着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的方向进行。要达到这一目标,仅靠法律、权力等硬性约束还不够,还需要探讨行政人员的自律问题。由此引出行政伦理建设问题。要进行行政伦理建设,最有效可行的方法就是行政伦理制度化。但要针对不同的行政伦理规范,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制度化方式。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传统行政伦理的特点、困境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行政伦理的特点在于强调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礼法并用、修身正己、致公无私、内圣外王、举贤任能等.我国传统行政伦理的问题与困境表现为: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解不开的人伦文化情结,等级身份行政伦理体系,忽视伦理制度的构建,忽视法律制度的建设,强调个人道德,忽视社会公德的建立,强调主观责任,忽视客观伦理要求,怀有大同理想,忽略社会发展要求.缺少民主自治观念,注重血缘关系,缺乏民众监督意识.我国传统行政伦理启示我们应重视对官员的道德教化,引导官员加强自我修养,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赋予伦理教化一定强制力.建立有效的监督考察机制,注重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加强行政伦理制度建设,转变权力本位思想,树立平等观念.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以来中国行政伦理研究的兴起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我国行政伦理研究以"公共性"为内核构建起了庞大的学术图景,美德伦理和规范伦理的相互交织决定着行政伦理的方向和路径,形成了"行政伦理困境"、"行政伦理失范"、"行政伦理建设"和"行政伦理法制化"四个主要论域。对我国行政伦理研究而言,尚有不少可以继续深入的空间:在研究内容上,关注后现代理论可能带来的突破;在研究方法上,从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向全学科的研究方法转变;在研究视角上,从"学科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变。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公共行政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如何解决这些困境成为近年来理论界的研究热点。行政伦理建设在现代公共行政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对于当前中国的行政伦理建设来说,虽然广大行政人员的道德风貌发生了积极的嬗变,但是,由于旧的权力运行方式的惯性作用等原因,公共行政实践中的行政伦理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上述两者结合,探讨行政人员伦理建设的若干问题,并以此来解决当前公共行政中的部分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9.
西方行政伦理研究的兴起与研究视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方行政伦理研究的兴起,一是缘于政府官员的不道德行为一再对行政管理提出的严重挑战,行政伦理成为除法律手段之外抑制腐败的重要手段;二是西方行政学发展的逻辑必然。通过近几十年的研究,西方行政伦理大致形成了四个研究视界:一是从公共利益视角把行政伦理看作公共道德的一部分;二是从决策及其过程视角把行政伦理看作政治道德的组成部分,是行政过程和行政决策中的道德,是公共政策的道德;三是从价值理性视角把行政伦理看作是行政活动和行政过程中的价值追求和实现;四是从方法论视角把行政伦理看作是一种抑制官僚腐败,重振公民对政府信任和重建公共行政伦理秩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行政权力伦理人格是行政人员道德上的权利、义务、品格、尊严、道德信念、道德自律意识融合而成的道德自律行为模式和所要实现的行政伦理价值的整合体。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的所映现的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伦理人格的向度包括公共伦理人格和个体伦理人格。塑造行政权力主体伦理人格应该遵守培育和提高行政道德义务的自觉性、提高对利益冲突和道德冲突进行行政选择的能力、培育和完善理想行政伦理人格的自觉性、正确处理行政权力主体多重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