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英 《世纪桥》2012,(19):5-6
本文以"百局联百村"活动为事例,对城乡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模式进行研究。该活动至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其未来发展要在四个方面下工夫。城乡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有必要拓展形式的多样性,考虑发展的长期性,确保制度的有效性,注重党员心理建设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刘春玲 《前线》2011,(7):88-89
近年来,延庆县委以“城乡党建一体化”为抓手,着力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共建活动,先后构建了双向联系、双管互动的跟进式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城乡联合、资源共享的互助式党组织共建模式,校村结对、活动联谊的帮扶模式,形成了“城乡互助、共谋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储德友 《江淮》2012,(2):29
近年来,泾县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创新载体,着力提升统筹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有力推进了基层组织建设。着眼于机制建设,切实找准结对共建的支撑点。明确各乡镇、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结对双方每年都要由第一责任人共同签订年度共建承诺书或共建协议,交县委组织部备案。同时,把结对共建活动纳入考核评比"五个好"  相似文献   

4.
《党建文汇》2011,(3):F0004-F0004
深化城乡党组织统筹共建结对创先争优活动。江苏省连云港市大力实施《2008—2012年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规划》,深入开展“六千计划”,即1000个市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1000个村级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每年引进培养1000名优秀农村教师、1000名优秀农村医生、1000名农村科技实用人才、1000名大学生村干部,争取1000名专家教授服务对接1000个村。创设了“统筹城乡基层党建远程网络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双流县在"挂包帮"活动中,着眼统筹城乡资源、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城乡发展,深入实施富民兴村"三百工程",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一是"百机关包百村"。254个县级机关党组织与254个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开展晋位升级活动,整改提高党建工作。二是"百机关带百企"。100个  相似文献   

6.
开远市组织全市51个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51个村党总支结成互联共建单位,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资源共享的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制定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共建办法,找准“互联共建”工作的切入点。二是把“互联共建”活动与开展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达到共同提高。三是定期开展“三个一”活动。  相似文献   

7.
2005年以来,乌拉特后旗为适应城乡群众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在继续深化"双链双推"活动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了以村企党组织结链共建为主导的"村企互助链"活动,即农村牧区、非公企业、机关单位、街道社区四类党组织以"经济建设统筹、社会事业共建、文体活动互通、精神文明联创"为目标,以村企结链为主导,以推动工农牧互帮互助为重点,联创联动,共建双赢,着力推进"三化互动",促进城乡各项事业发展,构建起多种组织资源相融互动、统筹发展的党建新格局.这一活动的开展,对于统筹城乡党建工作,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檀立异 《江淮》2011,(5):19
望江县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方向,不断深化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谱写了一曲曲城乡牵手谋发展促和谐的绚丽乐章。激活内力:彰显新发展一是试点探路。早在2006年3月,县委组织部就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三结三促"活动的意见》,即"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促进和谐;在职党员与社区困难户结对帮扶,促进服务;社区党组织与农村党  相似文献   

9.
九江市在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中着眼于城乡共建,建立城乡共赢的党组织工作交流体系;着眼于城乡一体全覆盖,建立城乡统筹的党员动态管理体系;着眼于夯实基础激活力,全面优化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体系,走出一条与城乡发展相适应的"互帮互助、共建共赢"的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陇西县坚持把统筹城乡党建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切入点,坚持以开展城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为载体,按照"四联四建"(即组织联建,建立城乡对接、互帮互助的组织运行机制;活动联办,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活动开展机制;人才联用,建立双向流动、合理配置的人才流动机制;服务联搞,建立城乡一体、全面覆盖的服务关怀机制)要求,从2004年开始,连续5年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城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先后共确定551个机关党组织与541个农村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为共建村论证争取各类产业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0多个,累计投入各类物资、资金6000多万元,建立机关与农村党员"一帮一"结对帮扶对子8000多对,使全县1200多名农村生活困难党员实现了脱贫,486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为党员,构建起了基层党的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1.
童言 《江淮》2011,(10):26-27
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是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内在需要。自2008年底省委下发《关于全面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的意见》以来,各地各单位围绕"基层组织共建、党员队伍共管、干部人才共育、科学发展共赢、困难群众共帮、党建资源共享"的"六共"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扎实有力推进全省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本刊现选登铜陵、淮北等地的经验做法,供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阎明 《党的建设》2009,(3):30-30
建立健全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和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是党的十七大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2008年以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创新城乡党建工作模式,组织开展了城乡党组织"互帮互促、共建联建"活动,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事业同创的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汤维钧 《学习月刊》2011,(22):146-146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武汉市江岸区委、区政府把"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把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引向纵深。  相似文献   

14.
2007年9月,南川区被市委确定为创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示范区试点区。为整合城乡党建资源、激发党员活力,区委选择100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100个企业党组织与100个村级党组织开展城乡党建连线共建活动(又称“三百工程”)。同时,根据城乡特点,按照资源共享、功能互促和优势互补的原则,南川区委首创了组织机构联建、组织生活联过、脱贫致富联帮、劳务技能联训、产业发展联手、服务群众联动的“六联”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学习月刊》2010,(6):87-87
去年12月以来,武汉市江岸区在实现全区180个共建单位党组织与蔡甸、汉南区等177个村党组织全部对接的基础上,再鼓干劲,再添措施,扎实推进“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6.
王忠 《共产党人》2013,(17):14-14
2013年以来,灵武市在全市城乡党组织评星定级活动中实行“联动联考联评”,着力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共建共享、协调共进的城乡党建统筹发展新格局。7实行“联动”。机关党组织和结对村党组织结成利益共同体,引导双方互帮、互学、互惠、互促,实现城乡党建相互融合、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突出“联评”。考核机关党组织评星定级时,结对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众代表对机关党组织帮建效果和下基层干部作风情况进行测评,  相似文献   

17.
在武汉市开展的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中,武昌区承担了新洲区200个村的结对共建任务。在全面完成对接和派驻干部进村工作的同时,区委要求各结对共建单位要以共建项目为抓手,全面落实"五个一"目标。  相似文献   

18.
《学习月刊》2010,(22):105-105
自省、市、区委部署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以来,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乡党委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大胆探索,扎实推进。使结对共建工作开展顺利,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在武汉市委、市政府和市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江汉区始终坚持三抓管长远,四联促共建的工作思路,围绕五个一的目标任务,加大四类村整治力度,以点带面,狠抓落实,本着讲务实、抓实干、求实效的精神推动结对共建工作取得实效,带领全区169个基层党组织在结对共建活动中创先争优。  相似文献   

20.
《支部生活》2011,(8):42-42
近年来,南华县围绕“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构建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的工作思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意见,扎实推进“党组织设置共建、党员管理教育、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党内关爱激励、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和人才资源双向交流”六大体系建设,全县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和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