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试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已成为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的热门话题,本文拟从主客体关系群入手,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属性特征进行探讨。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主客体关系群的理论依据传统观点认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是一种单一主体与单一客体或是两个认识主体之间的两极运动。而笔者则认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两极运动,而是一个多主体与多客体之间的多极的、复杂的运动,即实际上存在着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统一性方法论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互为主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实现良性互动的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基础性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实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弱化的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是指在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中表现出的主体的基本属性,在现实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能动性和受动性、自主性和依存性、实践性和意识性、社会性和个体性以及创造性和重复性等五个方面。主体性理论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主要有内外两种结构构成,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的客观独立性,二是指教育主客体之间相对独立的主体性,三是指教育主客体之间因相互作用而体现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邵献平 《理论月刊》2007,(3):180-182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其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则是受教育者,这与哲学领域所称的主客体有质的区别。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十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而其中介性则常常被忽略。认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中介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学不是纯粹哲学,而是一门实践科学,实践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宗旨。"主客体说"与"双主体说"的争鸣体现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理论自觉。超越"主客体"与"双主体"之争,有待于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和有效性上寻找进路。教学相长的边界自觉是达成话语共识的内在前提,要求从整体性上明确"教育者"或"施教者"在"主客体说"中的政治前提和逻辑关系,肯定"教育者"在顶层设计和施教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或引领作用。"双主体说"不是对"主客体说"的替代性的范式革新,而是作为一项未完成的"创新"承载着尚待建构的协同思维,意在理清"双主体说"的教育方式定位和作用范围,运用"主体—客体—主体"实践辩证法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中的一个理论难题。这个难题伴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产生而产生,至今主要形成了"单主体说""双主体说""主体间性说"三大经典论争和"抛弃说""统一说""破解说"三大最新论争。概括来说,这些论争的主要症结在于"能否将人理解为客体"和"客体能否安顿主体性"两大方面。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决这个理论难题的"可能方案"是,将"主体—客体"分析框架进一步明确为"主体—中介客体—目标客体"。  相似文献   

7.
杨益  李大鹏 《人民论坛》2010,(9):238-239
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制度和文化转型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进行现代化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主体的现代化建设包括: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和能力的现代化;客体的现代化建设包括: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和教育方式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在院校政治理论教学中,政治理论教员起着主导作用,相对而言是政治理论教学的主体。广大学员是被教育的对象,相对而言是政治理论教学的客体。正确认识和把握政治理论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对搞好政治理论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一) 院校政治理论教学的对象是广大学员,他们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客体。理论教学中,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不是机械的、直线式的,而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的、实践的方面来说,“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统一关系的最概括的科学表述。人类的一切活动、尤其是实践活动,本质上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能动而现实的互为转化、即双向对象化过程。尽管如此,人们却对“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的基本内容缺乏系统而具体的了解。本文拟就“主体的客体化”的基本内容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逻辑起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对价值的界定和理解方式在哲学界早已饱受诟病。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这一视角出发,价值不仅是一个表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范畴,也是表明主体与主体关系的范畴,是这两种关系的产物。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很好地揭示了"客体满足主体需要"、"主客体关系说"的价值内涵对人的拒斥和消解,还价值以"属人性"——价值就是人的价值。依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研究几十年来一直沿用的"术语体系"和"解释框架"都值得商榷,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确切的表述应是思想政治教育效用价值,是否有利于价值的开发和提升是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效用价值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做人的工作,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旨归。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凸显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同时湮没了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无法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追求。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超越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完成了从单主体到共时性双主体的进阶,从对立孤鸣到融情共鸣的转换,从"单向度"客体到共同客体的构建。这一扬弃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使人的精神觉醒,激发人的自我实现,鼓励人的个性发展。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提升双方素质,确证主体身份;构建新型话语体系,加强对话交往;聚焦共同客体,深化双方合作。  相似文献   

12.
对依法治国的主客体关系和制约环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哲学角度探讨了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认为法治主体的客体化运动使法律成为物化的法治主体 ,而法治客体的主体化运动产生了客体的主体化超越问题 ,并提出了通过法治的程序化和程序的法律化进行制约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奠坷  魏维 《前沿》2011,(20):128-130
政治权力社会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政治权力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和过程,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互联网的应用有利于改变政治权力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提高政治权力客体参政的能力与效率,有利于加大对政治权力主体的监督力度。但是互联网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真伪难辨的信息及煽动性的言论可能激化政治权力主客体之间的矛盾,此外,互联网技术条件本身的局限性导致利用网络参政的人群受限。  相似文献   

14.
陈霞 《传承》2014,(10):102-104
传统解释模式没有对列宁主客体思想进行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区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列宁主客体思想的误读,造成了"两个列宁"或者说"两个阶段列宁"的断裂理解。实际上,在列宁的主客体思想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相似文献   

15.
从哲学的范畴来分析,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的发展总是通过人的活动展开的,因此,人类归根到底只有通过自己的活动——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建构,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活动是由行为动作构成的主体—客体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意识能动性和个性能动性的高级形式。从教学论来分析,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  相似文献   

16.
黎明艳  王斌  邱骞 《前沿》2012,(3):36-40
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目标的实现,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和谐程度,则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效果的提高。鉴于此,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和谐度”这一概念,并从平等度、信任度、理解度、互适度、互动度五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构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种必然性在相当程度上是由知识发展所带来的主客体情况变化所决定的。知识革命的挑战 ,对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的要求必然会发生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必须把知识作为自己的思维视点 ,抓住知识这一促成当代社会各种变化的主要动因 ,从客体各方面情况的变化出发 ,以不断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开拓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知识的革命性变化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在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 ,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客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对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思…  相似文献   

18.
居峰 《前沿》2013,(3):160-161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主体间性理论为理念,立足于社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通过师师、师生、生生主体间平等、互动和交往,将其放之于主体一主体的关系中来,培养大学生具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品德的理论”。该教育理念的建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保证,也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该理论的运用,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教育主体和对象主体的双向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对历史上实践观点的扬弃,是科学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为反思人类实践各领域提供了科学视角。在这个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主客体之间不仅是主动性与受动性统一的双向对象化关系,而且表现出主体间平等的双向建构关系。在价值目标上,个人和社会价值在实践中实现动态的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上,评价标准是实践为基础的多层次、开放、动态标准系统。从科学实践观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为其正确定位、成功实践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多元化和去权威性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二分法遭到拒斥和质疑。在后现代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界限有所模糊,更强调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主体间多向互动的教育新模式。运用后现代主义"去中心化解构和重构"与"对话和复调"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概念进行解读,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与生成,增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