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华传统节日是民族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载体,凝结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民族性格、道德风尚和思维方式。传统节日的来源及其厚重的文化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遵从节令时序,追求天人和谐;二是敬天法祖,崇尚人伦和合;三是辟邪祈福,祝祷吉祥安康。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要尊重民族文化基因,接续民族文化断层;传承更新传统节日的仪式与符号;在交流融通中提振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一、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主义的起源与发展现代民事诉讼制度及其当事人主义诉讼法学理论 ,是人类社会自法律产生以来诉讼法律文化进步的文明成果。人类社会早期的部落或民族中的个体 ,其利益在受到侵害时 ,只能凭借部落或个体的力量进行私力救济 ,其表现形式是“以牙还牙”、“同态复仇”等。这种方式并不具有后来法律运用方式的要素 ,它是自然界中生存竞争在人类社会中的类似物。随着社会的日益分工和生产力的逐渐发展 ,社会中出现了阶级 ,随之便产生了国家和法律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救济方式 ,即以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权力进行干预的公…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其开创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体。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首先需要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孔子及其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首先调整过于机械的阶级认知标准和否定孔子的态度;随后在市场经济和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突出其"民族"属性及对国情和社会制度选择的深层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高度,给予孔子及其思想高度而科学的评价,并运用于治国理政。概言之,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孔子的认识,实质是思考和解决孔子及其思想作为一种固有的文化形态如何融入、适应现代国家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法律具有民族特性,是民族的共同意识,通过发掘传统婚姻法元素在现代法律制度的体现,能有效地增进法律制度的优势互补,增强两岸四地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形成具有特色的、完善的中华法系.  相似文献   

5.
民族的生存方式孕育了民族文化,民族文化铸就了民族法律文化的魂灵,而民族文化和民族法律文化形成了各异的民族性格。西方法律文化创造了西方制度文明,但其未必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在实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过程中,借鉴、移植西方法律制度虽然必要,但也要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相契合,否则只会“南橘北枳”。几十年社会主义法制实践证明,刚硬、冷峻的法律实际上饱含人类的悲悯之情,法律的魂灵深深地根植于传统法律文化之中,只有从传统文化中找寻社会主义法律失落的魂灵。社会主义法治才会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6.
从民族思维模式解析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民族思维模式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历史成果 ,它对一个民族法律文化的形成会产生重大影响。孕育于不同文明中的不同的民族思维模式促成了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巨大差异。笔者正是从因果式和阴阳式的思维模式的不同特点入手 ,解析了“发达的法与混沌的礼”、“法律信仰主义与法律工具主义”、“法学和律学”等中西方法律文化方面的差异 ,进而引发了关于移植西方法律文化、实现我国法制现代化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民族记忆和地方性知识与经验,黔东南地区的苗族贾理以神话传说为载体勾画和彰显了苗族支系社会的习惯法规范与秩序图景。既是行为规范,也是裁判规范,可以说,贾理即是苗族共同体社会交往行为的大宪章。另外,除了其社会控制功能之外,苗族贾理有关法律起源的记述,也为世人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法律起源论提供了新的智识。  相似文献   

8.
古代中国与西欧法的起源,不只是简单的"刑起于兵"与利益调整,还更深地体现了中西方法律价值观的差异,这也是古代中国与西欧法起源的原因所在。以这种差异为研究点,用人性视角来解读这种差异,从客观环境的差异、民族性格的差异和人的社会定位差异等社会文化性视角来分析这种差异,从而达到对古代中国与西欧法起源的法律价值观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中华法系和伊斯兰法系是对世界法律文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法律文明.两大法系的法典作为法律文明的载体反映出夺目的法律文化的光芒.明《大诰》和《布哈里圣训实录》作为两大法律文明优秀法典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在法典形式、案件分类特色和国家强力的保障等方面都具有可比较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两大法系的比较研究的进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反映出两大法系法典编纂的个性与共性.  相似文献   

10.
●宪政与法理、法史学信托法发展史上两个重要的成文法余辉 (1- 6 6 )行政契约及其司法救济杨红 (1- 84 )法学范式引论叶慰 (1- 89)关于完善我国村民自治的法学认识吴学凡 ,郑海蓉 (1- 99)试论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与互补刘艺工 ,高志宏 (2 - 14 )宪政在政治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刘淑君 (2 - 2 0 )论中华法律文明的族体多元性———以法的历史起源为视角李占荣 (2 - 97)中西司法权的比较邢晓晖 (3- 30 )用学理解释作判决依据违反法治原则———从一起简单民事案件的复杂诉讼历程谈起马进保 (3- 6 8)现代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革命性和先进性三重向度及其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关乎我们如何在实践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关乎21世纪的中国文化如何自信、自觉、自强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哲学思辨、道德情操、审美取向、科技教育、宗教信仰等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树立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导向、垂范中华民族的思想德行与伦理规范、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等方面有巨大的社会作用。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时,文化自负与文化自卑都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一种不客观的认知。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理性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以文化自信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努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观思想,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生态观不同,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生态文化范式,这一范式包括了"无情有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核心理念,深刻地影响了国人对待天地自然的方式,树立起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法律哲学的嬗变发展史中,对于政府起源及其一系列子命题有过许多不同的解释,亚当·斯密对于政府起源及相关问题也曾经进行过深入且精辟的分析。亚当·斯密认为从起源上看,政府是建立在权威原则和实利原则两个原始原则之上的。通过对不同社会阶段政府形态及其嬗变的具体考量,亚当·斯密从历史的维度论证了政府建立的两个原始原则。而且亚当·斯密证成政府建立的两个原始原则的论证进路和方法是具体而非抽象的。对于亚当·斯密对政府起源问题的论证进行深入的剖析并进行法理学解读,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于政府起源问题这一法律哲学中基本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统一战线的民族传统文化意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文化是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中华民族成员在长期交往、融合中形成的具有亲和力的文明体系,它以感情、理想、价值、爱国主义等观念,通过民族成员个体表现出来,而共同构成一种民族精神。其中以和而不同的文化观、血浓于水的民族观、以和为贵的方法论、诚信为本的人道观最具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观思想,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生态观不同,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生态文化范式,这一范式包括了“无情有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核心理念,深刻地影响了国人对待天地自然的方式,树立起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历史的纷乱中寻找文明的精义 ,并以之为基础来构建中国法治秩序 ,如何理解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之间的关系 ,如何从终极依据的角度来看待中西文明 ,并以此超越西方法治文明的在世界文明中设定的中心位置 ,是一个关键性问题。我们在借鉴西方法律技能的同时 ,应当承认以张扬个人生命活力为基点、以民族、社会、国家为多元主体的秩序结构 ,由此方可进入中国社会秩序构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公民对法律的信仰。一个社会,公民对法律的信仰程度如何,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民主、进步的程度如何。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内在动力。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社会法律信仰的培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具有最高权威的“母法”。树立真正的法律信仰,就应当首先培植宪法信仰。我们看到。虽然目前很多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宪法的尊严和不可侵犯性在多数人心中依然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文明造就了不同的法律文化,不同的民族精神孕育了不同的法制思想。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和法制思想以其独特的把握世界的方式,体现着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但如何将传统人文精神中与现代法治相冲突的地方转换过来,加速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深挖传统节日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华传统节日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 ,成为民族凝聚力永垣的凝聚点在几千年漫长的岁月里 ,中华民族屡经曲折磨难 ,甚至几临倾覆厄运 ,然而却一次又一次地衰而复兴 ,蹶而复振 ,转危为安 ,巍然屹立 ,原因在于有其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一个民族及其文化一旦失去了他的特性也就失去了他生存的根基和存在的价值 ,中华传统节日继承和发展了这种特性 ,成为中华民族前进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凝聚点。从中华传统节日演变过程来看 ,它大致有三方面内涵 :1、讲求礼仪 ,风俗与礼仪相结合。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民族成员如果有对伦理性礼节的共同人文精神 ,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