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要工程"是南平市以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新农村建设实战为基础,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为目标,以制度体系构建为手段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成果.它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彰显了民主改治的本质特征,推动了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完善了农村党风廉政的体系建设,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比较系统、完整的农村工作体系,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教育资源建设方面虽然加大了投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资源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探索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资源建设的创新策略,通过构建"建用结合,以人为本"的教育资源体系,以推动高校教育资源建设向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3.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空间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西岸经济区经过5年发展已具备较为清晰的空间架构自组织态势,从空间架构的视角去解析区域经济发展脉络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绩效,可以为海峡西岸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统筹协调的思路,可以为"大三通"之后海峡西岸空间拓展与整合提供对策,可以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跨省合作铺垫坚实的理论依据.为此,文章基于空间架构而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现状和趋向作出学理性判断,具有一定的学术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中的"职业价值观"部分因西方和东方文化差异而存在偏差。文章采用"三平精神"这个时代精神财富作为职业价值观教育改革的主题,围绕教材编写、教学环节、实践环节、周围相关教育资源的协调配合、网络体系的建构等,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从而推进"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中国化"的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5.
建设海峡西岸城市体系和产业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以城市体系、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持续发展后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其中,构建城市体系和产业体系对于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福州是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福州建设生态城市要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发挥生态优势,构建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别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怎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综述和解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和谐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形成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反映,海峡西岸城市群规划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空间布局定位与空间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海峡西岸城市群规划的政策涵义包括:政策概况、政策框架及要点等方面.近年来海峡西岸城市群及其规划虽然大有起色,但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进一步推动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海西新农村建设中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台农业合作与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台农业合作是海峡西岸农业的一大特色,是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闽台农业合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二者相得益彰.我们必须站在新的起点,着眼新的高度,采取新的举措,全面推进闽台农业合作向纵深发展,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角度出发,分层次剖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在涵义,从而对它的区位特征、空间架构、资源禀赋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进而梳理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优势构建思路,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崛起找到了比较全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