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党作为人类政治文明进程中合乎理性的存在,在各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回顾世纪之交一些丧失政权的大党、老党,不难看出政党面临的合法性危机:政党合法性资源流失;政党权威地位动摇;政党治理功能递减;政党制度化变异。因此,化“危”为“机”,需要政党将合法性建构在有效性的基础之上,确立有效性的价值追求,增强政党的适应性;拓展政党的包容性;发展政党的民主性;提高政党的整合性。  相似文献   

2.
政党及政党制度是现代化的产物.而政党及政党制度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现代化,应通过加强政党建设,提升政党及政党制度的合法性;强化民主建设,增强政党及政党制度的民主性;完善制度设计,建构政党及政党制度的法治性;扩大参与途径,提高政党及政党制度的政治参与性等途径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3.
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一脉相承,如何实现包容性增长是全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胡锦涛在国际场合公开倡导包容性增长发展理念,是对当代中国发展环境的新把握、发展内涵的新拓展、发展路径的新探索、发展意义的新思考。包容性增长发展理念必将引领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吸收中间阶层:西欧左翼政党扩大群众基础的经验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西欧左翼政党逐渐向中间阶层开放,以增强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但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不能得到具有摇摆性的中间阶层和贫困化的新无产阶级的坚定信任,西欧左翼政党尤其是共产党,陷入了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萎缩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新模式,从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诠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完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共同建构的结果;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完善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注入新内蕴,为世界探索更好政党制度提供文明选择,为打破西方政党政治话语霸权提供有力支撑;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要持续为人类政治文明增添亮色,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持续开辟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新境界,努力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6.
政党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协商与国家治理存在多重关联,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政党协商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党协商还存在意识和协商能力有待增强、制度安排和协商程序有待完善、支持和保障体系有待健全等问题。要着力从增强协商意识、提高协商能力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政党协商的包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以推动政党协商与国家治理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政党的活动是政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政党的活动状况是政党生命力的体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任何一个政党为了掌握或者夺取政权.为了实现该党的政治目标.为了增强该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必须对其党员不断地进行教育和培养,以增强他们的党性。  相似文献   

8.
欧洲运动型政党产生和变动的过程,实质是欧洲的社会运动逐渐政党化的过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分析和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对这一变迁过程进行解释,前者可以解释社会运动政党化过程中的动力问题,关注的是转型的结构性原因;后者可以解释社会运动政党化过程中的选择问题,关注的是转型的过程性原因。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经形成了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不同政党制度。“一国两制”视阈中的政党制度应当具有超前性、包容性和可行性。“一国两制”视阈中的政党关系,可以大概分为合作型政党关系、协商型政党关系和竞争型政党关系三种。为了继续保持并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要“抓大放小”,构建学习型政党组织,把所拥有的执政资源转化为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10.
政党制度是有关政党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有关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各种制度的统称,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巨大的包容性、凝聚力。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