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东移,海内外有识之士一致认定,“21世纪经济看好亚太地区,亚太地区看好中国,中国看好长江沿岸”。首先,长江经济带囊括了长江通航干线所经的七省一市沿江地区,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1.8亿,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四分之一。国土规划已把长江沿岸划为三个经济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三峡经济区。这三大经济区连贯长江全流域和全中国的最发达和次发达地带,具有水陆交通便利,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经济腹地与潜在市场广阔,商品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高,以及地区性经济梯度差异较小等等优势,因而是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中轴线。振兴长江沿岸才能振兴长江大流域,缩小东中西地区差距,进而振兴全国。其次,把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联结东西部的战略扁担区,成为实现东西部共富构想均衡转变的空间结合点和先行区,其价值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2.
一、一场跨世纪的“长江战役”长江是通江达海的名川大江,其长度居世界第三,其通航能力强,灌溉面积厂,资源蕴量丰富,流域腹地广阔,是一条得天独厚、举世少有的黄金水道。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重心正在东移,海内外有识之士一致认定:21世纪的经济增长看好亚太地区,就亚太而言看好中国,就中国而言看好长江沿岸。我国国土经济规划把长江沿岸划为三个经济  相似文献   

3.
<正>长江流域目前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流域人口和生产总值均占全国的40%以上。然而,随着流域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排入长江的废污水量不断增加。长江沿岸各类污染工业企业集聚,密布了五大钢铁基地、七大炼油厂以及近万家化工企业,入河排污口大多分布在沿江大中城市的两岸。根据2011-2013年的水利普查成果,长江流域片共登记入河(湖)排污口38377  相似文献   

4.
长江航道作为连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重要水路运输大通道,在流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长江航道是流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是长江航运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江航道的间接生产性,不仅影响着直接生产部门的成本和利润,而且为其他产业创造发展机会,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正效应。因而,长江航道对沿江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岸线土地增值、沿江城市化进程、自然环境的改善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世界经济重心逐步向包括我国在内的亚太地区转移,横贯我国东、中、西部的长江经济带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脊梁。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腾飞,必然要求上中下游联动,形成流域经济一体化。这无疑为皖江示范区依托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2013年7月下旬,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考察时提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10月,国家发改委启动了《推动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指导意  相似文献   

6.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近年来,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人心,全社会愈加关注长江保护的立法进程。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长江保护法,至此,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应运而生。长江保护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有何亮点?让我们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7.
长江是我国第一条大河,横跨西南、华中、华东地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地理位置优越,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长江沿岸地区是我国本世纪或更长时期内重点开发地区之一,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发达的经济走廊和经济重心地区,几乎都处在主要江河流域,并与河流的治理和利用条件密切相关。本文拟对长江综合治理开发与流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l、搞好长江防洪体系建设,是流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流域经济持续发展,首先需要有一个安全…  相似文献   

8.
《小康》2021,(15)
正变"九龙治水"为"一龙管江",《长江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流域专门法律。它的施行,为长江流域的发展和保护立下了一整套"规矩"。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水源地、生态宝库和黄金水道,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近年来,各类环境污染问题交织出现,加上水资源配置开发不合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发展、长江开发开放战略实施及经济一体化目标的明确,人们对交通运输越来越重视,对交通环境改善越来越关心,对通道建设越来越迫切,但究竟如何进行,怎样建设,各地各部门却大相径庭,十分不一。这里固然有利益驱动因素,但主要还在于对流域经济一体化特征认识不清,对长江通道建设方向不明所至。因而,十分必要对此进行探讨,并找出正确途径,以促进长江通道建设,推动流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一、流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特征与长江通道建设的主体方向所谓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以上区域为建立统一的经济区,在其内部实行的生…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许多国家在工业化的历程中,大江大河的开放开发总是处于优先区域,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早已在江河沿岸建成了以产业群落密集为特征的经济走廊,并且往往是这些国家实力雄厚的经济重心所在。我国顺应世界大江大河开放开发的大趋势,在实施沿海开放战略的同时,相继确立了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战略。一、长江流域必须“综合规划、联合开发”长江经济带早在1985年,沪宁汉渝四个特大城市经过互相访问和酝酿讨论,并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首先发起组织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在目前改革开放新形势推动下,象东风汽车集…  相似文献   

11.
长江沿岸省市为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经多方长期讨论酝酿,于1985年提出了“借中国第二次改革浪潮到来之机,以上海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武汉等沿江省市为龙身,以三峡经济开发区为龙尾,数省市共舞长江,迎接中国经济高增长时期到来的《长江沿江省市改革开放发展总战略(简称‘发展总战略’)》的设想”。1993、1994年5月,分别在湖北宜昌、武汉市以及安徽铜陵市召开“长江沿线城市改革开放发展战略研讨会”,会上确定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方案,同时建议设立“沿长江城市开放开发促进会”,推动发展总战略的实施。 长江沿岸省市虽然对实施长江发展总战略充满信心,多方为总战略的实施创造条件,争取成为发展总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先驱者和排头兵,但由于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长江沿岸港口·DE·总体特征和变化趋势前言港口体系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互联系、彼此牵制的港口有机整体。与其他经济空间组织一样,港口体系具有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安徽省长江沿岸港口体系包括芜湖、安庆...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共商长江沿岸地区的合作与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部署,而长江则是连接东、中、西部各主要城市的重要交通干线之一。如何通过深化合作,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各自的发展,需要我们沿江城市共同商讨,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八次会议在上海召开。时逢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来自攀枝花、宜宾、泸州、重庆、涪陵、万县、宜昌、荆沙、岳阳、石首、武汉、黄石、鄂州、九江、合肥、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南京、镇江、扬州、南通、上海、宁波、舟山等26个成员城市的代表以及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交通部、邮电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交通银行总行等国家机关的领导、专家共聚一堂,回顾了自1994年协调会第七次会议以来成员城市联合发展取得的成就,交流了各自城市“九五”发展的思路、规划、政策及举措;研讨了长江迈向21世纪,开创新纪元的总体战略,展示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的风貌和发展前景。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就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同打“中华牌”协调发展达成共识的盛会,也是一次对外宣传长江流域整体形象和发展前景的盛会。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中国在继续开放东部沿海地区的同时,提出重点开发上海浦东,并以此为龙头,向西溯长江而上,加快沿江地区的改革开放与发展,建立长江经济走廊。这是关乎我国内地的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之一。为了报道这些地区的新情况,我刊从今年第一期起,将对长江沿岸的主要城市与地区作系列报道,敬请读者注意,并望来信提出你们的希望与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宏伟蓝图,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加强联合协作的行动指南。武汉应当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为共建新世纪的长江经济带作出更大贡献。一、坚持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  相似文献   

17.
迈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虞孝感,王合生,陈雯编者按:长江,横贯我国东西,是通江达海、连结东中西三大地带、辐射南北的大枢纽。长江全长6300多公里,其中有3600多公里流经我国人。密集、水土资源丰富的亚热带湿润地区,其流域可开发规模远远超过世界上的其他...  相似文献   

18.
去年年底,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长江保护法,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正式诞生。这部以河流命名的独特法律,不仅意味着将为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石,更标志着我国环资立法开启了一种崭新的立法模式,注入了鲜明的个性化特质,堪称具有风向标意义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长江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平均在13%以上,沿江产业带初具规模,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已经成为我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经济地带,同我国其它地区比较,该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潜力和巨大的综合经济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位优势 长江沿江经济带具有得天独厚的通江达海的区位条件和港口优势,是世界上集“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于一身的为数不多的双优区位地区之一。长江沿江经济带位于我国中部,连接南北,横贯东西,与其他经济区相比具有最好的联系通达性,易于获得周边区域的资源,也易于占领周边地区市场;它同沿海经济带紧密相连,形成由全国两条一级开发轴线组成的T字型空间布局结构,有利于建立广泛的技术、经济合作关系,促进经济一体化趋势及合理地域分工格局的形成,使长江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对内  相似文献   

20.
金义华 《世纪行》2008,(3):17-17
目前,长江干线是世界上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2007年长江干线货运量达到11亿吨,是美国密西西比河的两倍,欧洲莱茵河的3倍。长江航运完成的货运量占流域全社会货运量的20%以上,沿江企业生产所需的80%的铁矿石、72%的原油、83%的电煤是通过长江航运供给的,长江航运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