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党建研究》2012,(3):66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襄垣县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5+1"幸福工程,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5+1"幸福工程,即"五村联创、十福入户",具体就是创建产业发展先进村、基础设施先进村、村容整治先进村、平安和谐文明村和民主管理先进村,把农民的幸福指数量化为经济富足、  相似文献   

2.
刘建华 《小康》2011,(8):85-87
广东连续发生的两起较大群体事件,暴露了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也让镇村社会服务管理的创新势在必行。广州市正加紧探索镇村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将"农村式管理方法"转化为"城镇化管理方法",将"本地人管理模式"转化为"本地人和外来人共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汪峻  胡江平 《今日浙江》2012,(13):52-52
常山县新站村连续10年被评为"无偿献血先进村",全村有125人参加无偿献血,累计献血10.2万毫升。  相似文献   

4.
<正>此王建林非彼王健林(中国首富),却也是位装着满满"民族梦"的幸福老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花渔沟社区小空山居民小组退休老人王建林,坚持20年笔耕不辍,先后整理出9部苗族文化书籍,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退休老人的"民族梦"。写字学画乐不疲3月的昆明长虫山,青松争奇,百花争艳。清晨,80岁的苗族老人王建林从村头的大篷车买回来半斤饵块,急忙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宁波市一直致力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早在2004年就紧紧结合本地实际,把社会管理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进行部署。2010年,中央把宁波列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今年又将宁波列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样板进行培育。宁波市已连续3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连续6年荣获浙江省"平安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宁波作为国家从整体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样板城市之一,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社会管理新路子。编织"三张网络"。一是社会民生服务网。大力实施"六大民生工程",切实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  相似文献   

6.
"要有一些改革精神"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因为今年面临着一些新形势、新特点。加强社会管理,关键在于创新。现在强调管理,管理体现的是以人为本,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经验,关键在于怎么把它统起来。政府牵头,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4,(4):F0004-F0004
<正>人社部门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参与者、社会管理的重要执行者,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维护者,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民生幸福、事关发展稳定。近年来,徐州人社局紧紧围绕徐州"两快两带三先"的战略目标,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抓改革促创新,举善政惠百姓,连续两年在徐州绩  相似文献   

8.
如何创新基层社会管理,这是淮安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基层社会管理全过程,这是淮安市创新社会管理开创的新思路。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谐,淮安市连续两年荣获  相似文献   

9.
周易管理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在管理主体上,它肯定了"人"是管理的主体,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管理对象,都应该是"以人为本";在管理价值上,它重视伦理管理,将"以德治平"作为管理的主要价值取向;在管理目的上,它强调主要是社会群富而非"独富",认为真正的善治是天下为公,有德的人来掌握社会财富的分配。周易管理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座城市的干净有序,与城管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嘉善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解决城市管理难题上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以服务性管理方式塑造了"亲民城管的新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连续5年社区群众满意率随机测评在  相似文献   

11.
基层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管理的重要一环,是历代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的过程,其本质就是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最终走向"善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王礼人 《乡音》2011,(12):14-17
自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以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2011年2月,中共中央专门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研讨有关加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问题;5月底,中央政治局又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中央今年这两次会议都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到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的高度来对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省政协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参政议政。11月1日召开"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协商议政会,省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代表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会议共收到70余篇大会发言材料,7位同志在会上作口头发言。  相似文献   

13.
田禾 《公安学刊》2007,(4):F0003-F0003
近年来,海宁市公安局以打造"平安海宁"、"法治海宁"、"和谐海宁"为总目标,紧紧围绕"把公安主业做实,把基层基础做实,把队伍管理做实"的工作思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目前,该局有9个集体获得了全国级荣誉,有连续九年被评为"全国一级看守所"的市看守所,"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硖石派出所,"全国一级责任区刑侦队"硖石刑侦队,"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刑侦大队、硖石派出所和市看守所等。2005年、2006年该局连续两年获全省公安机关打防控工作考核优胜单位和执法质量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14.
陈若萱  周松 《人民政坛》2014,(10):14-17
黄素玉浑身散发着精干的气息——"大数字"城市管理、"三规合一"、网格化管理、智慧城市等新兴理念,她脱口而出、娓娓道来,社会管理、城乡发展、教育均衡等问题,她分析得头头是道、颇有见解。作为连任两届的厦门市人大代表,厦门市海沧区政务信息中心主任,黄素玉对于如何当好人大代表有自己的感悟:"我觉得做代表应该像海绵,善于吸收各方面的信息,方方面面都要接触,尽可能做到‘博大精深’。‘博’就是博学,涉及面广;‘大’就是要有大局观念;‘精’就是精益求精,通过调研形成真知灼见;‘深’就是要通过调研深入问题,深入实际。"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1,(7):53-54
如何创新基层社会管理,这是淮安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基层社会管理全过程,这是淮安市创新社会管理开创的新思路。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谐,淮安市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和谐管理城市”奖,2010年荣膺“全国城市管理人民满意城市”称号,涌现出“亲民淮安”、“平安淮安”、“和谐城管”、“阳光信访”等一批基层社会管理的创新亮点。精神文明建设为什么能融入、为什么要融入、怎么样融入基层社会管理,这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作简要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政》2012,(12):49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民政局李从健安建强王云岩认为,在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加强社会组织的管理,是各级民政部门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社会组织的管理,使其更加科学、规范,并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应在社会组织管理的"进"与"出"两个方面做好文章。"进"就是"请进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就像一把  相似文献   

17.
正十年平安建设,为浙江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本刊从2005—2012年度连续8年获得平安市县称号的57个市、县(市、区)中约请了部分县(市、区)委书记,围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深化平安浙江建设"主题,谈成功经验和未来实践,供参考借鉴。平安促进和谐,平安推动发展,平安绘就幸福。我们秉承"让每一寸土地都有精细化管理,让每一户人家都有心贴心服务"理念,建立"平安365"社会服务管理机制和"17654"民主民生互动平台,全面推进社会协同治理。——中共杭州市上城区委书记缪承潮  相似文献   

18.
王海超 《今日浙江》2013,(13):34-35
过去5年,浙江连续在具有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的政府部门和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公共事业单位及所属的基层站所(服务窗口)开展"优环境促发展"专项活动,机制日趋成熟,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经验表明,发展软环境是浙江最大的优势和软实力所在。今后我省经济要继续走在前列,仍然要紧紧扭住改善发  相似文献   

19.
陈岳堂  胡扬名 《求索》2012,(10):237-238,82
"两个率先"是指努力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和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它具有丰富的社会管理意蕴。围绕"两个率先",抓住社会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搞好政府职能建设;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坚持和深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其实现途径是改革和完善承载社会管理职能的组织体系;创新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实现的方式和手段;完善履行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个社会组织的管理离不开制度和文化,制度和文化是组织发展的两个驱动力,根据组织的生产方式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各组织发展动力的侧重点则因组织而异。大学是一个文化性组织,以追求真理为己任,学术活动是其基本的生产方式,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者共同体是其历尽沧桑的文化基因,没有学术或学术性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也不可能有能力为社会提供服务。因此大学的"管理"(极端意义上说,大学的历史与生存肇启都表明大学本应无须"管理",世俗的介入才有了"管理"活动)在制度建设与文化营造方面更应该重视文化营造,制度的制定更应该切合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