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楠  杨亚楠  王韫华  乔媛媛  朱静 《学理论》2013,(12):310-312
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作为会议的主题,提出"文化兴国"战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主张弘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增强国家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来分析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问题以及对策,以其寻求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开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根本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确立灵魂核心;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党员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突显的正能量,有助于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持;促进党内建设和纯洁性建设;能促进大量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先进模范涌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员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者、示范者,他们行为的好坏,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还会影响国家建设,所以要加强党员思想道德建设,提倡党员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突显正能量,从党员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监督机制、提高党员科学文化水平三个方面加强党员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2004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从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发展红色旅游的重大决策。10多年来,在中央的高度关注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红色旅游工作成效显著,成为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战略举措,成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成为振兴老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动力牵引。  相似文献   

6.
宋丽萍 《学理论》2012,(10):233-234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教育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过程中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方面。基于此,探讨了有效开展这一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诸多困境,高校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落实和提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占领校园网络舆论的主阵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魂"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8.
吴苓  王绍森  丰仕琪 《求知》2013,(8):30-32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时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认真领会这一重要战  相似文献   

9.
李月 《学理论》2012,(13):174-175
"北京精神"是北京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总结,它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还体现了北京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培育弘扬和实践"北京精神"是北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战略举措,是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重大理论。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总结我国文化建设经验教训和继承发展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基础上,重申文化发展"双百"方针,提出新"二为"方向;正确处理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间的关系;构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放型文化范式;提出并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邓小平的这些举措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品质和深层的精神追求,其中,"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涵,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陈云纪念馆是经中央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系统展示陈云生平业绩的纪念馆,突出展示了陈云同志在我党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基地,陈云纪念馆围绕弘扬陈云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开展党性教育和红色文化主题宣传。本期,我们特别采访了陈云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陈麟辉同志。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也理应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的重大责任。统一认识,明确责任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就是  相似文献   

13.
论五四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晓颖 《学理论》2013,(7):17-19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五四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把握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1)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民生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着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发扬创新精神,进行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7)
文化自信理论的提出是中共文化建设思想不断发展的结果,是中共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正面回应社会需求和人民呼声的体现。在当代中国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中国,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蕴含着重大而深远的时代意义。文化是民族的灵 魂,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是主阵地、教育是主战场、学生是生力军。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优秀文化+"育人模式,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载体。"三个到位"夯实基础思想认识到位。思想决定认识,认识决定态度。2011年  相似文献   

18.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4)
杨虎城将军是"西安事变"的发动者之一,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民主将领。学习杨虎城将军爱国主义思想,可以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中具有总揽全局的地位,并把民生福祉作为"落脚点"。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包含的目标为主线,民生幸福意蕴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维度中: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根本转变,建成世界经济强国承载民生幸福的物质维度;政治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建成社会主义民主国家蕴含民生幸福的政治维度;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囊括民生幸福的精神维度;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民生幸福的社会维度;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初步建成绿色中国内含民生幸福的生态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