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关键词是"稳定"和"搞活",即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核心是维护农户家庭承包土地的法定主体地位及其权利,一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长久不变;二是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流动起来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必然要求,"搞活"农村土地经营权,一是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  相似文献   

2.
<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切实担起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责任,以农村发展成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果,六盘水"三变"做出积极探索。2013年以来,六盘水创新集体资产管理、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探索出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发展模式。资源变股权,即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形式,把资产转换为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股权,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盘活资源要素,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兴义市敬南镇创新扶贫工作方法,探索发展引导群众多形式入股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销售,让贫困户变股东、享红利,实现脱贫致富扶贫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农村改革新路。一、激活农村沉睡资源,激发农村发展潜力(一)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夯实发展基础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坚持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改变"四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近年来,贵州省在坚持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开展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探索,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行集体化以来,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的集体资产。近几年,土地的资本价值凸现,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也使农村资产增大。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使农民获得的土地承包权也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6.
<正>去年底,农业部会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等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下发了《关于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和试验任务的批复》,全国34个县市将参与本轮改革试验,贵州省湄潭县再次扛起改革大旗,承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改革试验任务。建立产权明晰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管理机制、创新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完善土地流转激励机制,形成"落实土地所有权、稳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半年来,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但仍有不少难题亟需解决6月11日午后,骄阳高挂。在简阳市莲花蔬菜专合社基地,五六名务工村民正把刚摘下的大棚茄子装框打包待运。丰收的景象让专合社负责人陈华容颇感欣慰:"今年的收成不错,行情也很好。银行的100万元贷款一到账,我们就立即启动实施草莓种植项目。"陈华容所说的贷款,正是当前我省试点推广的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截至目前,资阳市的简阳、安岳两县(市)共发放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5笔,贷款总额665万元。今年1月,我省在成都、德阳、资阳等8个市的9个县(市、区)试点开展农村土地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25日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他强调,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这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涉及全局的改革,要审慎稳妥。习近平在这次座谈会上为农村改革划出四条"红线",其中第一条就是"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处  相似文献   

9.
丽水市集体林权改革创新紧紧抓住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资源公开拍卖等关键环节,在"盘活促流转、资源变资本"上做文章,解放了林业生产力,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决策层和学界的高度重视。丽水市集体林权改革创新之所以引起关注,其本质上就是一场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综合改革,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它给新形势下的中国农村改革带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2011年以来,贵州省启动了第五轮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各试验区、试点县探索出了一些富有特色、行之有效的做法,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1月13日,贵州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推进会暨试验区试点县工作交流汇报会在贵阳召开。会议总结了全省第五轮农村改革试验试点成果,同时在全省启动推广六盘水市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简称"三变")改革试验,全面推动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作为贵州第五轮农村改革试验试点的重要成果之一,"三变"改革将  相似文献   

11.
“三变”改革是农村产权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盘活农村资源,增强发展活力,涌现出了长安镇前进村、党寨镇下寨村、上秦镇徐赵寨村等一批先进典型,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兴村富民之路. 主要做法 推进资源变资产,盘活资源要素.致力于挖掘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提升农村资源要素潜在价值,激活农村发展动力,围绕盘活农村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要素,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形式,积极推进集体资产入股,充分盘活集体农林场、荒滩等集体资源,引导农民以土地人股形式加入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资源资本化.  相似文献   

12.
广西梧州市长洲区通过全面开展资产清查、民主界定成员身份、科学量化股权、成立股份合作社、搭建监管平台,开展了"资金+资产+资源"型、"资源+资金"型、"经营性资产"型、"集体资源"型、"土地经营权入股"型等几种形式的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探索出了赋予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强化集体资产管理、通过改革将资源转化为资本等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探索》2017,(5)
正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创新,由改革前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到改革后的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开,再到现在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形成了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三权分置"的政策体系的推进在保障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创新我国农村土  相似文献   

14.
正当代贵州:塘约村的深化改革带来"山乡巨变",其关键就是促进资源变资产,让"沉睡资源"变成"活资源"。在盘活农村资源方面,塘约有何经验?芦忠于:一是确权明资产。率先对全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  相似文献   

15.
正湄潭县结合实际探索出了"四确五定"改革新模式,明晰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完善集体产权权能,实现"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人人能就业,月月有分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大举措。在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日益突出的历史阶段,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农民变“花农” 往年,农民们都认为种地如种“金”,最怕土地长花草。如今,大余农民的田间地头不仅种起了草,还种起了花,发起了花草财。梅关镇新余村农民钟书纯,是花农中的“花痴”,自20世纪80年代下岗后就专心养花,如今已拥有花卉基地面积2000多亩。他还在广东建了500余亩的花卉种植基地,产品远销广东、福建,还出口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现在田里种花不种粮,已成为多数农民的取向,全县花卉面积达2万多亩,农民仅种养花卉一项,人均增收12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出了部署。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这是深化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大创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农村改革,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现在,再把经营权从承包  相似文献   

18.
陶世祥 《探索》2011,(5):86-90
农村“三权”抵押融资是当下解决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三大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重庆农村“三权”融通配套改革的实践考察,剖析了制约深化农村“三权”融通配套改革的因素,并提出完善建议,以期达到既最大限度盘活农村“沉睡”资产,有力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又创新金融制度,防止信贷风险,实现农业与金融共同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5,(3)
<正>促进投资稳定增长。抓住国家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类项目向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优先布局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加快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加大政府性担保资金投入,积极开展排污权、收费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质押贷款,推进土地、矿业权抵押融资。  相似文献   

20.
正如何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注重公平,突出效率?六盘水在土地确权、土地经营权"两权"抵押方面进行了探索。2017年9月,六盘水被确立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这是继1987年、1988年湄潭、毕节进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30年后,贵州省又一个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六盘水成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十分不易!要以此为重大机遇,在既有改革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