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治海西     
《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和《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的出台,是把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福建人民的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要求融入海西建设的实际行动,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在一个全新的角色定位和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上来推进。中共福建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之后,省人大常委会就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准确站位、主动融入、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2.
《人民政坛》:国务院正式颁发《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海峡西岸经济区由省际发展思路提升至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对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什么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动员全省人民为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而努力奋斗的决议》,对贯彻实施国务院《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意义重大。《决议》准确把握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对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及司法机关、人大代表及人民群众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今年国务院正式把“海峡西岸”写入“十一五”规划,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从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特别是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视察时,鼓励福建人民要全面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出新的贡献,再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海峡西岸建设的支持、对福建工作的充分肯定、对福建发展的极大关心。全省上下欢欣鼓舞,海内外反响热烈,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改革与发展共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既是一…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经贸委、信息化局、通信管理局: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是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支持福建省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国改革发展大局、加强两岸经贸合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标志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进一步发挥福建省的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叉快发展;对于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对于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都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7.
《政协天地》2009,(5):1-1
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8.
建设武夷新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精神,着力先行先试的重大部署;建设武夷新区,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融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大局,培育新经济增长极,实现闽北跨越发展的战略抉择。建设武夷新区,  相似文献   

9.
福建是重要革命老区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福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继承老区红色遗产,对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全团审议时,宣布了一个重大喜讯: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编制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下称《海西发展规划》)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复。4月8日,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全文公布了《海西发展规划》。《海西发展规划》首次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地域范围,  相似文献   

11.
<正>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福建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殷切希望,为我们抓住历史机遇,加快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先行先试,在促进  相似文献   

12.
张郁 《人民政坛》2010,(4):6-11
三月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众瞩目。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海西"再次强力吸引全国人民的目光。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高度重视、极大关怀和殷切期望。这是福建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更是福建人民肩负的重要历史责任。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载着全国人民厚重的期待,海西需要击鼓踏歌,满帆前行。各地发展风生水起,区域经济千帆竞发。竞争面前,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面临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福建靠什么赢得先机?靠什么快人一步?出席大会的60位福建代表团代表,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谋发展之计、建肺腑之言、献务实之策,向全国人民传递来自福建3600万人民的共识——抢抓机遇,敢于突破,加快福建发展和海西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13.
罗豪才 《政协天地》2009,(11):29-29
海西是以福建为主体的国家区域经济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4.
如何破解福建的“边缘化”难题?福建上下一直在苦苦地探索。在2004年1月举行的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福建正式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思路。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2006年3月,“支持海峡西岸”正式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这对于福建确立和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极为有利,福建的发展态势引起海内外经济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深耕海西     
海峡西岸经济区,从一个地方发展战略上升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重大战略部署。来之不易!海西,将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宏伟蓝图已经呈现。我们要做的是张开翅膀尽情翱翔。飞向更宽广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地处福建沿海中部的湄洲湾, 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具有突出的优势和重大的历史责任。为此, 应站在全省经济大发展的高度,加大湄洲湾的建设步伐。一、立足福建大局审视湄洲湾。湄洲湾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湄洲湾港口是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桥头堡:湄洲湾是我省对台文化经贸活动的重要窗口:湄洲湾是我省与中南地区区域经济联动的枢纽。二、群策群力重视支持湄洲  相似文献   

17.
《人民政坛》2009,(9):1-1
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中央立足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福建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实施意见》和原则同意的《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全面贯彻国务院的部署要求,阐明了我省加快海西建设的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将成为我省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春节期间考察福建、《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的实施意见的出台,给莆田市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市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即与台湾宝岛隔水相望,闽台两地一衣带水,历史上两岸文化、经济和交往依海洋而兴盛、繁荣。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支持和推动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该地区又好又快持续发展。2010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着眼于促进福建又好又快发展。在新时期,围绕闽台海域的海洋环境发展,尤其是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知识产权战略",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海峡西岸”第一次写入了中央文件,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是对福建干部群众呼应中央对台工作总体部署,积极探索和实践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充分肯定,极大提升福建在全局中的地位。极大地激励福建干部群众建设海峡西岸,服务统一大局的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